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8, Vol. 17 >> Issue (3): 414-414.
余世鹏| 杨劲松*| 刘广明| 李冬顺
YU Shipeng| YANG Jinsong| LIU Guangming| LI Dongshun
摘要:
通过布置土壤水盐动态监测网开展长江河口地区土壤水盐动态数据监测、采集和统计分析,研究该区不同水文年土壤水盐变化特征及水盐动态因子关系,结果表明该区不同水文年土壤水盐变化都有春秋季土壤积盐的季节性特点,但其枯水年份夏季土壤积盐更剧,土壤水盐动态各因子间存在明显相关性。针对三峡调蓄如何影响河口水情及土壤水盐动态这一问题,分析2003年6月三峡进入调蓄过渡期后河口土壤水盐实际动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蓄水试运行后的3年,三峡调蓄对河口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尚不明显,气候因素对河口土壤水盐动态影响占主导地位,河口江水位偏低20 cm左右,河口咸潮入侵势头加强,雨季土壤和地下水积盐严重,影响作物生产,为此需采取各种水利农耕措施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1] | 卓海华, 吴云丽, 刘旻璇, 郑红艳, 兰静. 三峡水库水质变化趋势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6): 925-936. |
[2] | 布乃顺, 胡悦, 杨骁, 张雪, 王俭, 李博, 方长明, 宋有涛. 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河口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1): 100-109. |
[3] | 潘晓洁, 黄一凡, 郑志伟, 邹曦, 朱梦灵, 胡莲, 万成炎. 三峡水库小江夏初水华暴发特征及原因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11): 1944-1952. |
[4] | 方 芳, 翟端端, 郭劲松*, 李 哲, 周| 杨 艳. 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03): 323-. |
[5] | 刘腊美 龙天渝 李崇明. 三峡水库上游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污染负荷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4): 320-. |
[6] | 张信宝,曹植菁, 艾南山. 溪洛渡水电工程拦沙对三峡水库富营养化潜在影响的初步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2): 170-. |
[7] | 应 铭, 李九发, 虞志英, 徐海根, 恽才兴. 长江河口中央沙位移变化与南北港分流口稳定性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4): 476-476. |
[8] | 曾 辉,,宋立荣,于志刚,陈洪涛. 三峡水库“水华”成因初探[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3): 336-336. |
[9] | 董前进,王先甲,吉海,王建平. 三峡水库洪水资源化多目标决策评价模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2): 260-260. |
[10] | 阚平,李崇明|吕平毓,张晟,张勇. 重庆市“禁磷”绩效评估[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1): 62-65. |
[11] | 李崇明,黄真理,张晟,常剑波. 三峡水库藻类“水华”预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1): 1-6. |
[12] | 张磊,董立新,吴炳方,周万村. 三峡水库建设前后库区10年土地覆盖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1): 107-112. |
[13] | 时连强,李九发,应 铭,左书华,徐海根. 长江口没冒沙演变过程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响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4): 458-464. |
[14] | 张 远,郑丙辉,刘鸿亮. 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浮游植物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2): 254-258. |
[15] | 李崇明,黄真理. 三峡水库入库污染负荷研究(Ⅱ)——蓄水后污染负荷预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1): 97-1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