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3): 558-572.doi: 10.11870/cjlyzyyhj202503008
魏伟1,2,3,益西才措1,尹力1,薄立明2*
WEI Wei1,2,3, YI Xi-caicuo1, YIN Li1,BO Li-ming2
摘要: 衔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空间用途管控需求构建西藏自治区国土空间分类体系,采用空间转移矩阵,地形位分析和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规模格局—地形梯度”两大维度解析1990~2020年西藏自治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城镇空间“小规模—大比例”剧烈扩张、农业空间“小规模—小比例”收缩和生态空间内部剧烈的动态转型是近30 a西藏国土空间时空演化的典型特征;城镇空间“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愈发显著,“一江两河”地区城镇—农业矛盾凸显,地区“畜—耕—林”空间布局正在进行深刻重构,同时由于冰川融化导致西藏涉水生态空间猛烈扩张。(2)西藏国土空间分布和交叉转换的地形梯度差异显著,城镇、农业空间“下谷”、生态空间“上山爬坡”现象明显,第3级是错位城镇发展和耕地保护的重要地形位节点。(3)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政策工程、交通区位4类因子共同制约西藏国土空间演化结果,各类型因素在不同转换方向上的作用强度和显著因子数量有明显差异。基于研究提出:疏解城镇—农业空间资源矛盾,注意生态服务价值的提升及生态修复工程的持续有效性,科学引导国土空间顺应地形梯度布局,将对西藏自治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起到积极影响。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