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08): 1662-.doi: 10.11870/cjlyzyyhj202508003
孔阳1,2,何伟军1,2,袁亮1,2,彭青玲3
KONG Yang1,2,HE Wei-jun1,2,YUAN Liang1,2,PENG Qing-ling3
摘要: 当前我国水安全保障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供给不足转变为环境承载过度,不少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正处于超载或临界超载状态,难以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支撑,亟需探究水环境承载力约束下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策略。基于此,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在辩证分析水环境承载力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适配机理的基础上,分别构建模型研判该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构建水环境承载力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二维脱钩适配模型,探究不同水环境承载力水平下的适配状态并开展区域划分,旨在为区域差异化“以水定产”政策制定提供重要指导。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水环境承载力水平普遍偏低且未呈现明显改善趋势,总体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分布特征;水环境承载力省际差异明显且不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此外,四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并未对长江经济带的水环境承载力形成制约,而生态环境用水率和产业结构是对该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2)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但产业结构升级效果并不显著;11省(市)的水环境承载力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共呈现出6种二维脱钩适配状态,“高-适配”这一最理想状态并未实现。研究不仅丰富了“以水定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而且为区域差异化“以水定产”政策制定和水环境承载力分区调控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