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08): 1767-.doi: 10.11870/cjlyzyyhj202508011
姚侠妹1,祁慧敏1,盛雨恬1,李蕙竹1,偶春2*
YAO Xia-mei1, QI Hui-min1, SHENG Yu-tian1, LI Hui-zhu1, OU Chun2
摘要: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地表植被群落生长状况和评估区域生态质量的重要指标,探究淮河生态经济带植被变化及其气候驱动因素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淮河生态经济带2000~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淮河生态经济带气候时空变化趋势与突变情况进行分析,辅以小波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Sen+Mann-Kendal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研究淮河生态经济带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淮河生态经济带植被覆盖度呈现出波动增长的趋势,多年植被覆盖度平均值为0.754,总体上自西南向东部递减。(2)淮河生态经济带植被覆盖水平整体较高,2000~2010、2010~2020以及2000~2020年3个不同阶段的植被覆盖度改善面积均大于退化面积,占比分别为89%、44.25%、71.6%。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信阳市、驻马店市、安徽省北部以及江苏省苏北等地。(3)21a间淮河生态经济带气候环境逐步趋向暖湿化,植被覆盖度与降水量正相关的区域面积高于相对湿度、气温和太阳辐射,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偏相关关系地区差异性明显。(4)区域内各驱动因子交互作用显著高于单个驱动因子,大部分呈现出非线性增强趋势,降水量的交互作用最大,高于其他驱动因子进行的交互作用。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