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10): 2185-.doi: 10.11870/cjlyzyyhj202510004
2,徐文杰1,俞阳1*,赵锐1,闵雪峰1,杨适1,朱良瀚1
MOU Qin1, LI Min2, XU Wen-jie1, YU Yang1, ZHAO Rui1, MIN Xue-feng1, YANG Shi1, ZHU Liang-han1
摘要: 我国碳排放量随着经济的扩张而上升,提高城市碳排放效率是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键。首先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核算了成渝城市群2005~2022年的能源碳排放效率,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随后,基于构建的能源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成渝城市群16个城市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的能源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5~2022年,成渝城市群的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为3.92%;成渝城市群的逐年能源碳排放效率呈先下降后波动上升趋势。绵阳、宜宾和南充的能源碳排放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成渝城市群的能源碳排放效率呈核心高-外围低的差异化分布模式,且存在多极化现象,表现在成都和重庆为高值区域,周围城市为低值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人口分布是影响成渝城市群各类城市能源碳排放效率提升的共性因素,而投资规模、空间布局和城市规划对城市能源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会因城市类型和发展阶段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城市碳减排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成渝城市群及其他城市群的低碳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