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10): 2222-.doi: 10.11870/cjlyzyyhj202510007
姜楠1,杨颖3,戴雨婷3,宁洋1,渠俊峰1,2,3,4*
JIANG Nan1, YANG Ying3, DAI Yu-ting3, NING Yang1, QU Jun-feng1,2,3,4
摘要: 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与耦合效应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以沂沭泗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DPSIR框架构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uper-SBM-DEA、耦合协调度与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探索2013~2022年流域水土资源承载力、协调利用效率及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研究表明:(1)2013~2022年期间,沂沭泗流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变化主要受响应层(0.271 4)和驱动力层(0.268 6)影响,压力层(0.083 4)的影响最小;(2)流域8个主要地级市的水土资源协调利用效率态势良好,平均效率值大于1,但徐州市、枣庄市、济宁市和日照市可能受不良气候的影响,个别年份的效率值较低;(3)流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且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临沂市的耦合协调度最高,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014~2018年间,南北方向呈“U”型曲线变化;(4)人均GDP(48.58%)、居民生活用水(94.96%)与人均粮食产量(86.54%)是耦合协调度的核心影响因子,且因子两两间交互作用对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演变的影响大于单一因子。基于研究结论,从优化流域水土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协同合作和加强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