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10): 2249-.doi: 10.11870/cjlyzyyhj202510009
傅晓华1,2,3, 王佳成1,2, 殷海龙1,2, 赵旭虹1,2, 丁香1,2, 黄静1,2, 方迎春2,3*
FU Xiao-hua1,2,3, WANG Jia-cheng1,2, YIN Hai-long1,2, ZHAO Xu-hong1,2, DING Xiang1,2, HUANG Jing1,2, FANG Ying-chun2,3
摘要: 生态旅游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探寻二者间的共生关系可为区域生态旅游的有序发展、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基于洞庭湖区特征构建的生态旅游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评价体系,通过加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湖南省内24个县区2014~2022年的生态旅游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数,并分析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湖南省内洞庭湖区生态旅游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质量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性呈上升态势,但县域之间差距较大;(2)生态旅游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二者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呈现出“中心高、外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生态旅游发展的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3)根据生态旅游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及发展阶段特点,可将湖南省内洞庭湖区24个县域分成3种发展类型:协调平衡型、磨合良好型、失调滞后型。优化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促进各县域间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将有利于乡村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助推洞庭湖区在其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通过生态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