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10): 2352-.doi: 10.11870/cjlyzyyhj202510017
谢贤健1,2,3,黄安3
XIE Xian-jian1,2,3, HUANG An3
摘要: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视角下碳排放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关系,对于深入理解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机制、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四川省2000~202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整合能源消费指标,采用网格化分析并结合空间自相关统计模型,剖析碳排放与ESV的时空格局和二者间的交互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22年间,四川省林地和建设用地扩张,而耕地、草地及未利用地收缩,水域面积相对稳定。(2)四川省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逐年增长,由 2000 年净碳排放量的19 844.67万 t 激增至 2022 年的39 810.95万 t;碳排放强度高值区主要集中于四川盆地以及攀西城市群的城市中心地带,且不断向四周延伸,低值区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以西的山区及城市边缘区,面积整体呈逐年减少趋势。(3)四川省 2000 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7 078.44亿元,2022 年为17 277.19亿元,价值上升缓慢,林地和草地对 ESV贡献率最多;ESV的空间格局差异显著。(4)四川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与 ESV强度存在明显负相关,即随着土地利用产生的碳排放强度升高,相应的ESV强度呈现出下降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四川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为制定兼顾土地利用规划相关工作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