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11): 2515-.doi: 10.11870/cjlyzyyhj202511011
蒋乔峰1,高鸣远2,盛路遥3,蔡永久3,程晨3
JIANG Qiao-feng1, GAO Ming-yuan2, SHENG Lu-yao3, CAI Yong-jiu3, CHENG Chen3
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背景下,湖泊由“草型”向“藻型”稳态转换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湖泊系统退化现象。以滆湖为研究对象,基于1986~2022年水文气象、水质、草—藻特征指标以及围网养殖面积监测数据,分析生态系统稳态转换节点、驱动因子及其阈值。结果表明:草—藻特征指标频数在不同营养水平的多峰现象,以及草—藻特征指标与典型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明显跃变现象,表明滆湖生态系统多稳态性的存在。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结果表明总磷(TP)和透明度是滆湖草—藻特征指标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基于滆湖水文、气象、水质和草—藻特征指标变化,以及TP和透明度阈值分析结果,可将滆湖生态系统转变分为3个阶段:(1)1986~2000年滆湖处于草型稳态,此阶段TP浓度<0.078 mg/L,透明度≥0.6 m;(2)2000~2007年滆湖处于草—藻过渡态,此阶段0.078 mg/L≤TP≤0.13 mg/L;(3)2007~2022年滆湖处于藻型稳态,TP>0.13 mg/L,透明度<0.6 m。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浅水湖泊稳态转换机制,为滆湖水生态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