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1): 1-13.doi: 10.11870/cjlyzyyhj202501001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下一篇
刘宝涛,李瑞华
LIU Bao-tao,LI Rui-hua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融入党的“二十大”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融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RITIC-熵值法组合赋权、TOPSIS方法与ESDA空间统计模型揭示2005~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质量时空分异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化质量呈现“波动提升—平稳提升—显著提升”三阶段时序演化特征;6个维度排序为协调有序、绿色发展、共享繁荣、经济支撑、开放程度、创新驱动;城镇化质量的持续、稳步提升主要得益于其协调发展水平有序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持续优化、公共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以及绿色发展理念有力践行,未来时期应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拓展开放型经济为城镇化质量提升注入创新活力与新质动能。(2)城镇化质量呈现以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为内核的“核心—边缘”梯度递减空间格局特征;高质量区为上海、南京等核心城市、省会城市,较高质量区集中于核心城市、省会城市外围地区,较低、低质量区分布于长三角西北内陆偏远地区。(3)城镇化质量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征且空间集聚态势趋于增强,具有相邻连接协同发展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以高-高集聚型和低-低集聚型为主。(4)城镇化质量由多核心因子驱动演化,核心因子数量增加、解释能力q值逐年增强且因子间交互作用能够更高程度地解释其时空分异特征;驱动机制表现为以经济支撑发挥持久动力、协调有序铸牢平稳动力、科技创新与共享繁荣彰显后续动力、绿色发展与开放程度作为潜在动力的6维度交互演化。基于此,得出相关政策启示,以期为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平稳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重要参考。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