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6): 1193-.doi: 10.11870/cjlyzyyhj202506004
李健1,2,高荣泽1,王晓祺1*,刘天麒1
LI Jian1,2, GAO Rong-ze1, WANG Xiao-qi1,LIU Tian-qi1
摘要: 摘要: 绿色发展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体系,对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2001~2021年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分异进行测算剖析,进而选择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机制,最后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考察不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效应。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38个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整体呈“M”趋势,即上游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略高于中下游城市,成长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低于其他三类城市;(2)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在数量上趋近于正态分布,其空间非均衡性较为严重,其中上游资源型城市的变化是产生绿色发展效率差异的主导因素;(3)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投入强度、人口密度以及教育投入水平对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作用明显,存在“人口-开放-教育”和“人口-开放-教育-科技”两种驱动机制以及“经济-交通-污染”和“经济-交通-资源”两种制约机制;(4)人口密度与对外开放程度和科技投入强度交互作用效果最好,在保持人口密度的基础上,提升对外开放程度和科技投入强度都能促进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注重因子间协调发展,加强区域间协同治理,以期为提升长江经济带各类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