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4): 851-861.doi: 10.11870/cjlyzyyhj202504013
陈天鹏1,2,张樨2,谢阳村3,王晓慧1,张晶2*,张霄林4
CHEN Tian-peng1,2,ZHANG Xi2,XIE Yang-shu3, WANG Xiao-hui1, ZHANG Jing2, ZHANG Xiao-lin4
摘要: 阳澄湖是太湖平原上第三大淡水湖,基于2019~2023年阳澄湖水质逐月监测数据和2023年阳澄湖汛期水环境现场调查数据,分析阳澄湖汛期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并从外源输入、内源释放及水生植被的污染削减等角度分析了阳澄湖汛期污染特征的形成成因。结果表明2019~2023 年间汛期阳澄湖主要表现为Ⅳ类水质,水质指标浓度变化在一年之中的变化具有一定周期性,汛期水体污染程度同比加重。总磷是阳澄湖水质主要超标因子,湖区中总磷主要以溶解性无机磷为主。从空间分布来看,阳澄湖东湖水质优于西湖及中湖,各典型区域水质表现为非修复养殖区及水生植被修复区优于围网养殖区水质。河口点位的污染物浓度对阳澄湖湖区水质影响较为明显,河口点位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等指标含量明显高于湖体区域,是影响阳澄湖水质的关键因素。沉积物总磷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围网养殖区沉积物磷含量较高。汛期温度升高,水体溶解氧下降,沉积物总磷具有较高释放风险。此外,水生植被种植对透明度提升、高锰酸盐指数削减及叶绿素a削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水生植被对磷的削减可能主要与溶解性总磷相关。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