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了新时期南京城郊结合部拓展的特征与机制。南京城郊结合部拓展的特征表现为以下方面:在经济发展上,城郊结合部发展速度高于远郊县,但低于城区;在人口城市化上,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在土地利用上,城郊结合部粗放发展。就拓展机制而言,认为当前南京城郊结合部的拓展主要是由城市向郊区分散发展的新战略、巨型工程的建设和行政区划调整等力量的驱动。目前,快速发展的南京城郊结合部也面临很多问题,诸如用地粗放、城中村问题、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对生态和开敞空间的侵占等。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两个方面——城乡双轨体制造成的政策缺位和郊区政府的企业化行为。最后,对优化南京城郊结合部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创新制度,消除城乡壁垒;有机疏散,有效控制城市蔓延;引导城郊结合部房地产和大学城的发展;加强外来人口管理,采用激活的方式改造城中村。
[1] | 彭霞, 郭冰瑶, 魏宁, 佘倩楠, 刘敏, 象伟宁. 近60 a长三角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2): 1917-1926. |
[2] | 黄亚林, 丁镭, 张冉, 刘超, 曾克峰. 武汉城市圈城市化发展与环境空气质量关系探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12): 2117-2124. |
[3] | 朱希扬, 潘晨, 刘敏, 杨芳, 贾文晓, 象伟宁. 上海春季近地面大气CO2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9): 1443-1450. |
[4] | 易予晴, 龙腾飞, 焦伟利, 彭剑威, 刘慧婵, 凌赛广. 武汉城市群夏季热岛特征及演变[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8): 1279-1285. |
[5] | 杨芳, 潘晨, 贾文晓, 刘敏, 义白璐, 象伟宁. 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分异性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7): 1094-1101. |
[6] | 柳云龙, 章立佳, 庄腾飞, 韩晓非, 卢小遮. “城郊乡”梯度下土壤Cu、Zn、Pb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7): 1207-1213. |
[7] | 丁镭, 方雪娟, 赵委托, 程胜高. 城市化进程中的武汉市空气环境响应特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6): 1038-1045. |
[8] | 肖 平, 秦朝钧. 城市化背景下中国水电移民安置的政策选择——以龙滩水库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04): 358-. |
[9] | 葛成军, 俞花美. 南京市典型工业区耕地中多环芳烃源解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9): 843-. |
[10] | 纪昌品, 欧名豪. 湖北省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化的关系[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8): 693-. |
[11] | 杜 江, 刘 渝. 城市化与环境污染: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6): 825-825. |
[12] | 姚士谋,陈 爽,解晓南,陈振光.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水土资源利用问题的认识[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5): 723-723. |
[13] | 龙开胜, 陈利根, 李明艳. 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数量变化影响差异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4): 579-579. |
[14] | 叶 浩,濮励杰,张 健,涂小松.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综合质量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3): 366-366. |
[15] | 孟爱云, 濮励杰. 区域耕地数量变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互关系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2): 237-2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