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0, Vol. 29 >> Issue (2): 499-510.doi: 10.11870/cjlyzyyhj202002023
陈丽莎,熊康宁*,陈起伟,舒田,吴俊
CHEN Li-sha,XIONG Kang-ning,CHEN Qi-wei,SHU Tian,WU Jun
摘要: 喀斯特地区土壤保持功能是衡量石漠化生态治理成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InVEST模型,利用“3S”技术对2005、2010、2015年的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的石漠化进行解译,研究石漠化与土壤保持量两者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2005~2015年石漠化程度总体减缓,面积由3 773.56 hm2减少至3 474.23 hm2,土壤保持总量相继上升,从29.29万t提高至37.29万t,2005~2010年单位面积土壤保持增量集中在6~30 t·hm-2·a-1,后五年增量在0~6 t·hm-2·a-1。(2)由于土地利用方式、坡度、土层厚度等差异,土壤保持功能并未呈现简单式下降,而是表现为强度>中度、轻度>潜在、非喀斯特>无石漠化。其中轻度与潜在差值最大,可达5.53 t·hm-2·a-1,说明了潜在石漠化是今后治理的重点。(3)2005~2010年石漠化恢复型土壤保持增量为10.27 t·hm-2·a-1,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以及治理时效性在2010~2015年降低为3.01 t·hm-2·a-1。稳定型石漠化变化土壤保持变化最为平稳,强度石漠化减缓区土壤保持功能上升快,轻度最为平缓,表明了治理期长且需循序渐进。因而,在治理过程中需考虑不同等级石漠化具有的土壤保持功能特性及其恢复的时效性。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