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0年 第2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2-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效应测度与交互胁迫关系验证
    马 艳
    2020, (2):  275-286.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01
    摘要 ( 586 )   PDF (1110KB) ( 5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00~2017年数据,建立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交互胁迫模型,探究二者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2000~2017年,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整体处于良好耦合协调阶段。研究期初,生态环境综合指数高于城镇化综合指数;研究期末,城镇化综合指数高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在空间格局上,二者的协调发展态势存在由东部区域沿中西部区域下降的空间差异特征。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交互胁迫关系,演变状态符合双指数函数特征。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各省市存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动态耦合关系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经济较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受恶化风险较大。
    人地挂钩视角下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为例
    唐宇娣, 朱道林, 程 建, 宋 洋, 李瑶瑶
    2020, (2):  287-295.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02
    摘要 ( 612 )   PDF (1795KB) ( 2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地挂钩制度是促进城乡之间劳动力与土地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创新,对于解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失衡问题有重要作用。研究从中国特殊体制制度框架下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出发,基于“人地挂钩”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式,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弹性系数法和重心移动模型,对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成效显著,空间“抱团”特征逐步显化;(2)研究区西部人口城镇化发展更快,东部则相反,黔中城市群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热点,但土地城镇化发展更快,有城镇化发展失衡倾向;(3)研究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基本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末期与初期相比,二者协调关系提升明显。据此建议,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西部,要继续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严格控制土地城镇化;地区东部尤其是黔中城市群,要杜绝“大开发”,注重产业培养,提升城市魅力,以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最终实现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
    长三角高铁网络时空演化格局及区域经济影响测度研究
    宋 欣, 孙 伟, 王 磊
    2020, (2):  296-309.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03
    摘要 ( 621 )   PDF (6147KB) ( 2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大大改善了交通通达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空间资源再配置过程,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长三角被纳入铁路网的40个设区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对比分析高铁开通前后(2009和2018年)铁路网络客流点强度和城际联系强度变化基础上,尝试构造改进生产函数模型,刻画了近10年间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1)高铁快速发展使得长三角各城市平均最短时间可达性年均提高0.257 h,10年来网络连通性提高近一倍,区域间城际联系更为密切;(2)近10年间高铁发展对长三角各城市点强度提升及城际联系强度的影响有明显区域差异,且城市可达性和连通性的变化模式截然不同,位于长三角边缘地区的城市可达性提升最大,而发展水平高的城市连通性改善最大,中心城市的枢纽地位持续强化,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3)2018年基于铁路客流的城市点强度分布格局比2009年更加不均衡,这主要是由于强度大的极端节点(中心城市)较多造成的;(4)高铁网络演化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且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更为显著,使区域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分布更为极化。本研究可为区域发展与一体化政策制定、高铁建设与客运服务管理规划编制等提供参考。
    基于空间贝叶斯识别城市扩张与生态保护潜在的兼容区和冲突区——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危小建, 谢亚娟, 孙显星
    2020, (2):  310-321.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04
    摘要 ( 537 )   PDF (7931KB) ( 1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快速城市扩张在提高社会经济水平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何合理协调城市扩张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识别城市扩张与生态保护的冲突是其基础。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空间贝叶斯方法识别城市扩张与生态保护潜在的兼容区和冲突区。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扩张适宜性区域分布较为集中,最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南昌市主城区周边县域、余江县和乐平市,较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新建区、瑞昌市、高安市和都昌县,较不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武宁县以及鄱阳湖东岸,不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鄱阳县、浮梁县与武宁县。(2)生态保护适宜性区域分布较为分散,最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武宁县、瑞昌市、鄱阳县和浮梁县,较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主城区东北部、东南部、余江县和湖口县,较不适宜区域主要分布较为分散,各区(市)县均有分布,不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南昌市周边区域和鄱阳湖东岸。(3)综合分析城市扩张和生态保护适宜性评价结果得到的冲突区主要分布在瑞昌市、南昌县和新建区;兼容区中城市发展适宜性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昌市的东南部以及永修县、星子县、余江县,生态保护适宜性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鄱阳湖东岸和武宁县;城市扩张和生态保护适宜性都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鄱阳县、余干县、都昌县。研究结果可为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安全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基于BRT模型的南昌市城市扩展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陈 蕾, 郭 熙, 韩 逸, 朱 青
    2020, (2):  322-333.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05
    摘要 ( 806 )   PDF (2891KB) ( 2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城市扩展的时空特征以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了解城镇化规律,为制定具有区域化特色的城市空间规划提供方案。研究以南昌市为例,基于多期Landsat遥感影像(2000、2008、2017年)获取南昌市城镇用地变化的时空信息,采用扩展强度指数、景观扩展指数、重心指数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城市扩展的时空特征,进而应用增强回归树模型(Boosted Regression Tree,BRT )探究影响城市扩展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7年,南昌市城镇用地面积增加了252.81 km2,第一阶段(2000~2008年)增长的强度和速度大于第二阶段(2008~2017年);(2)两阶段南昌市城镇用地扩展模式均以边缘式扩展为主,以填充式及飞地式为辅,扩展方式缺乏集约性,存在“摊大饼”式问题;(3)从整个研究期来看,南昌城市发展重心总体上往西南方迁移了2.19 km,第一阶段南昌市城市扩展重心向西迁移了1.50 km,第二阶段又继续向西南方迁移了1.35 km;(4)南昌市城市扩展的16个方向中,以SW及SWW方向上较大,而在NW、N、NNE、SE、SSE方向上因受到梅岭山脉以及军山湖泊的阻隔导致扩展强度较小;(5)利用BRT分析邻域因素(距2000年城区距离,距河流距离,距路网距离),社会因素(土地利用类型,GDP,城镇人口),自然因素(高程,坡度,海拔)可知,南昌市城市扩展主要受邻域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中仅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扩展影响较大,而自然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贵州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演变及环境成因
    应 奎, 李旭东, 程东亚
    2020, (2):  334-345.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06
    摘要 ( 902 )   PDF (5448KB) ( 8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口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老化的人口渐趋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研究贵州人口老龄化县域差异,可为老龄化问题解决和人口政策合理制定提供科学参考。选取1990、2000和2010年贵州县域老龄系数为人口老龄化指标,采用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探求人口老龄化变化特征和环境成因。得出如下结论:(1)1990~2010年,贵州省县域老龄系数总体由东北向西南递减,2000年后空间内部组团明显;贵州老龄系数变动大致以贵阳分界,以东老龄系数递增较快,以西递增较慢。(2)贵州老龄人口空间集聚不断增强,区域间差异逐渐扩大;老龄系数低低区域增长显著,同时冷热点空间出现明显扩散与转移。(3)环境成因对人口老龄化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总体上降水是促进老龄人口聚集的主要自然因素,地形起伏度和气温对人口老龄化具有负向作用,石漠化的改善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由弱变强。
    成渝城市群城市空间扩展冷热点格局演化趋势模拟
    和秀娟, 官冬杰
    2020, (2):  346-359.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07
    摘要 ( 1313 )   PDF (3876KB) ( 2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空间扩展作为城镇化在空间上最显著的特征,不仅可以衡量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还可以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以成渝城市群(Chengdu-Chongqing Urban Agglomeration, CCUA)为例,基于夜间灯光遥感数据,首先,分析了成渝城市群城市空间扩展的冷热点分布特征;其次,结合研究区域生态空间约束条件,构建了最小累积阻力面模型,模拟了成渝城市群城市空间扩展冷热点格局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成渝地区空间扩展的冷热点在不同的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在1992~1996、1996~2002、2002~2009、2009~2015年4个时间段内,城市空间扩展的自相关性逐渐减弱,冷热点分布的全局特征逐渐趋于随机化,局部特征体现出城市空间扩展的多样性,具体表现为热点区域经历了“点状扩张-点环扩张-点轴扩张-轴带辐射”的格局转变过程。成渝城市群空间扩展的冷热点演化趋势在不同规模的城市扩张模拟中,热点区域不断增加。在城市空间扩展5%时,只有4个以成都、绵阳、达州、眉山为主的热点城市,当在城市空间扩展20%时,所有城市(共16个)其空间扩张强度均超过10%,发展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热点区域。
    自然资源
    大冶湖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邹沈娟, 尹立强, 赵博礼, 肖思进, 陈培培, 魏蒲生, 马徐发
    2020, (2):  360-368.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08
    摘要 ( 534 )   PDF (1082KB) ( 4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大冶湖浮游细菌的群落结构,探究其环境影响因素,于2018年2月和2018年7月,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了大冶湖水体中枯水期和丰水期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差异,并通过冗余分析(RDA)探讨水体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冶湖的浮游细菌具有较高的菌群多样性(枯水期和丰水期的Shannon指数分别为3.856±0.642和4.165±0.608)。大冶湖水体的主要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绿菌门(Chlorobi)、绿弯菌门(Chloroflexi)。其中,枯水期优势菌群为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44.73%),丰水期优势菌群为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31.39%)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1.37%)。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硝酸盐(NO-3-N)、温度(T)和总氮(TN)为影响细菌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武汉市湖泊水域利用转变及其碳排放影响
    马海良, 丁元卿, 庞庆华
    2020, (2):  369-375.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09
    摘要 ( 536 )   PDF (1030KB) ( 1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虑到湖泊水域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相互变迁进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仅次于化石能源燃烧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的客观现实,首次尝试分析特定区域湖泊水域的变化以及间接产生的碳源碳汇影响。根据2005、2010和2015年遥感影像获取武汉市湖泊水域利用转变的数据,采用国际通用的土地碳排放测算模型,评估武汉市湖泊水域转变为4类用地产生的碳排放量及碳强度变化情况。研究显示:(1)2005~2015年武汉市湖泊水域面积整体减少超10 km2,且2010年后呈现加速萎缩趋势, 2010~2015年的减少值约为2005~2010年减少值的2.04倍;(2)虽然部分耕地、林地和草地转化为湖泊导致湖泊水域的增加,但湖泊大面积转变为建设用地导致水域面积的显著较少;(3)从碳排放总量来看,变动面积区域内呈碳源区,后5年碳源值是前5年的1.45倍;前后5年湖泊水域变化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03和0.04 t/km2,碳排放强度明显增加。针对武汉市湖泊水域利用的现实状况,提出把“山水林田湖草”放到统一的管理机制中进行考虑、规范土地资源利用、限制建设用地过度扩张等措施。
    洞庭湖通江水道鱼类资源周年动态及其洄游特征研究
    刘艳佳, 高 雷, 郑永华, 段辛斌, 陈大庆, 刘绍平
    2020, (2):  376-384.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10
    摘要 ( 373 )   PDF (1122KB) ( 2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洞庭湖通江水道鱼类资源的周年动态及其洄游特征,2017年5月~2018年6月,对洞庭湖通江水道的仔鱼和幼鱼、成鱼进行了逐月调查。(1)共采集仔鱼19种,数量以鱼餐(Hemiculter leucisculus)最多(占总数的76.6%),其次为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占8.8%)和似鳊(Pseudobrama simoni )(占4.3%);仔鱼主要出现在4~9月,密度以6月最高(848.8 Ind./1 000 m3)。(2)采集幼鱼、成鱼42种,数量以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 )(占总数的30.3%)最多,其次为贝氏鱼餐(Hemiculter bleekeri)(占15.3%)和鱼餐(占12.2%);幼鱼、成鱼丰度以8月最高(为729尾/船/日)。(3)4~7月,江湖洄游型鱼类的运动指数在0.1~0.7之间,呈现入湖趋势;9~次年3月,江湖洄游型鱼类的运动指数在-0.4~-0.1之间,呈现出湖趋势;径流量是幼鱼、成鱼出、入湖的主要驱动因子。
    基于决策树—山体阴影模型的植被信息提取研究
    符雅盛, 张利华, 朱志儒, 刘丹丹, 吴宗钒, 马永明
    2020, (2):  385-393.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11
    摘要 ( 384 )   PDF (2114KB) ( 1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被是土地覆被分类的重要内容,植被分类对研究流域生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鄂西犟河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该区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剧烈,导致遥感影像存在大量阴影,制约了植被分类的精度。基于LandSAT OLI影像,使用ArcGIS的Hillshade模块,输入DEM数据和传感器具体参数,计算得到影像成像时刻阴影的准确分布;统计野外采集地物样本点在MNDWI、NDVI和RVI等指数上的差异;结合决策树分类法,分别设定阴影和非阴影下6类样本的阈值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该方法总分类精度能够达到92.93%,Kappa系数为0.912;(2) 阴影和非阴影区植被具备明显的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特征,表现为阳面的植被指数整体高于阴面;3类林地的RVI值由高往低依次为:灌木,混交林和针叶林。(3) 传统经验模型在不同纬度的适用性不同,无法精确提取阴影的范围,降低了分类精度;决策树—山体阴影模型作为一种智能分类方法,能够还原Landsat OLI影像准确的阴影分布,提高山地和丘陵等阴影面积大、形状复杂区域的植被分类精度。
    农业发展
    基于MaxEnt模型荔枝在中国的潜在种植区预测
    李宏群#, 刘晓莉#, 汪建华, 符勇耀, 金冬桂
    2020, (2):  394-400.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12
    摘要 ( 639 )   PDF (728KB) ( 1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荔枝是典型亚热带常绿果树,其果实被称为“水果之王”,在国内外水果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析荔枝在中国的潜在种植区,为荔枝扩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32个分布点和22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模拟荔枝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并检测其主要影响因子及其阈值。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荔枝潜在生境分布的精度高。对预测结果贡献较大的环境因子是最干季度降雨量、全年平均温度、最冷月份最低温、温度季节性变化和最暖季度平均温度,其适宜的取值区间分别为60~110 mm、21℃~24℃、7.5℃~14℃、31℃~37℃和28℃~30℃。适宜分布区域主要在四川的东南、重庆的西南、广西的中南部、广东和福建的沿海地区、海南的北部、台湾的西北部及贵州的西北和西南部分等。中度区域是以上这些高分布值区域的向外扩展。同时,云南中南部分地区、西藏靠近印度边界林芝地区及湖北、湖南、江西及安徽的零星地区也进入该分布值。不同省份适宜区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广西>广东>重庆>四川>福建>海南>台湾>云南>贵州;中度适生区依次为云南>广西>四川>广东>贵州>福建>重庆>海南>台湾。以上信息反映出荔枝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范围,同时,除传统广西、四川、广东、福建、海南、台湾和云南外,贵州和重庆等适生区和中度适生区也是扩大种植区域。
    邻里效应与农技推广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互补效应与替代效应
    刘可, 齐振宏, 杨彩艳, 叶孙红, 刘玉孝
    2020, (2):  401-411.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13
    摘要 ( 387 )   PDF (842KB) ( 1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稻虾共养生态农业技术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但由于有效技术来源不足、较高的技术与经济风险给农户采纳带来多重约束。以稻虾共养技术为例,利用湖北省与江苏省605份农户调研数据,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了邻里效应与农技推广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的影响及二者的互补与替代效应。研究发现:(1)邻里观察性学习、交流感受均显著正向促进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2)通过农资企业的经营性农技推广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3)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的影响上,观察性学习、社会规范均与农技推广存在部分替代效应,邻里农户交流感受与农技推广存在部分替代与互补效应。基于上述研究结论,该文认为应该有效结合邻里效应与农技推广的互补与替代效应,提高各农技推广主体的运行效率和实际影响力,进而提高农户的采纳规范性和效率。

    江西省农用地生态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面源污染、碳排放双重视角
    黄和平, 王智鹏
    2020, (2):  412-423.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14
    摘要 ( 461 )   PDF (2103KB) ( 1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科学剖析农用地生态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机制,对实现农用地利用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及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将农用地面源污染、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农用地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BM-Undesirable模型对1990~2017年江西省农用地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差异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探讨相关因素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1990~2017年间江西省农用地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均值为0.749,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2)各设区市农用地生态效率空间格局演变轨迹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扁平“U”型特征,高效率地区由“连片”分布向“点状”分布再向“连片”分布变化,空间格局趋于非均衡化发展;(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复种指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和劳均播种面积对农用地生态效率产生显著正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则产生显著负影响。最后,从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摒弃过度依赖资源要素投入与环境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走“精耕细作”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农用地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
    基于时空融合NDVI及物候特征的江汉平原水稻种植区提取研究
    赵亚杰, 黄进良, 王立辉, 池泓, 阴海明
    2020, (2):  424-433.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15
    摘要 ( 440 )   PDF (3657KB) ( 1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江汉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高精度的水稻种植面积的获取对国家的农业发展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南方区域云雨天气较多,光学遥感影像缺失严重,同时受卫星重访周期的影响,可用数据较少,进而影响水稻种植面积提取的精度。为解决高时空分辨率影像缺失问题,基于ESTARFM (enhance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模型开展Landsat 8 OLI与MODIS数据的融合研究,获取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Landsat NDVI时序数据。利用时序数据分析水稻的物候特征并结合关键物候期参数,采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对水稻种植区域进行提取。结果表明:利用该种方法能较好地提取研究区水稻种植的面积,并且在采用SVM方法分类时效果最好,水稻种植区域提取的总体分类精度为93.31%,Kappa系数为0.920 2。该研究为多云雨地区农作物种植信息提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城市周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研究——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
    曾亚, 赵伟, 杨柳娇, 张正伟, 刘欣珂
    2020, (2):  434-441.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16
    摘要 ( 437 )   PDF (1558KB) ( 9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以重庆市南岸区为研究对象,从基础地力、利用条件、区位条件3方面筛选出12个指标,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引入熵权法、障碍度模型等测算各评价单元的建设潜力和建设难度系数,最后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耦合两者评价结果,提出了南岸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结果表明:南岸区已基本具备高标准基本农田条件的耕地面积约76.6 hm2,占永久基本农田总量的11%,其余624.19 hm2耕地可通过土地整治逐步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在空间上,建设潜力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广阳镇,建设难度等级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规律,按照先易后难的建设原则,建设时序也需遵循从北向南的规律依次开展整治工程。研究结果可为南岸区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生态环境
    “城-郊-乡”土壤环境磁学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李琼琼, 柳云龙
    2020, (2):  442-448.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17
    摘要 ( 429 )   PDF (3039KB) ( 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城-郊-乡”梯度上城市土壤磁性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对上海市徐汇、闵行、奉贤3区进行系统的磁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磁性明显增强且处于较高污染水平,受外源输入影响较大。土壤磁性主要受低矫顽力软磁性的亚铁磁性矿物控制,磁性矿物颗粒较粗,以多畴MD和粗粒SSD为主。不同磁学参数χlf、SIRM、χarm、HIRM呈现相似的空间变化特征,出现明显高值区,分别位于徐汇区北部、闵行区东南和西南以及奉贤区北部和南部。磁性增强高值点均位于工业区,城市土壤磁性增强主要受人类活动中的现代工业活动影响,并以污染型企业为源点使污染范围向外扩散。
    崇南水陆交错带景观整体适应性评价与提升
    姜允芳, 武雅芝, 丁冬琳
    2020, (2):  449-458.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18
    摘要 ( 554 )   PDF (10984KB) ( 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陆交错带存在自然和人文要素复合影响作用,其景观系统整体适应能力亟需提升。以崇明南部水陆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系统本底评价,借鉴景观特征评价(LCA)方法,探讨岛屿水陆交错景观整体适应性评价方法。从自然资源保护重要程度、土地资源利用适宜状况、环境安全压力显著特性3个子目标层,构建12个指标因子的评价体系;并进行要素层面和目标层面的适应性评价分析;确定研究区6类适应性特征分区,提出其景观资源适应性发展提升策略。研究为水陆交错带景观系统整合发展提供保护性开发的评价方法和决策支持路径。
    江苏污水处理差别定价政策对地表水质的影响——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研究
    郝枫, 杨丹丹, 孙梦迪
    2020, (2):  459-467.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19
    摘要 ( 415 )   PDF (928KB) ( 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我国工业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水污染事件频发,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为扭转这一局面,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众多环保政策。利用2013~2016年周度省级面板数据,选取高锰酸盐(CODMn)、溶解氧(DO)、氨氮(NH3)等3类单项指标,基于合成控制法(SCM) 评价江苏省污水处理差别定价政策的效果,并借助熵权法构建综合指标以评价其综合效应。研究发现:政策实施后,江苏省地表水质整体上取得明显改善;溶解氧指标提高,表明地表水体自净能力显著提升;但由于不易监管,以高锰酸盐和氨氮衡量的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反而有所恶化。为确保实现预期目标,政策制定及动态调整必须保证激励约束相容。
    化工搬迁场地地下水中氯苯三维空间分布特征
    陈展
    2020, (2):  468-478.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20
    摘要 ( 409 )   PDF (5968KB) ( 1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浙江省绍兴市某化工搬迁场地为例,通过建设丛式井组(1~5 、5~9 和10~14 m)进行地下水中氯苯浓度的三维空间调查,在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普通克里格、反距离权重、改进反距离权重和最邻近点插值法进行地下水中氯苯浓度的三维空间插值计算,对比了不同插值模型及参数的预测精度、不同计算方法获取的超标地下水方量和氯苯的浓度特征,并选择最优插值方法进行氯苯的三维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氯苯浓度在不同深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随着深度增加浓度逐渐降低,最大检出浓度为8 050 μg/L,3个不同深度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84.45、230.43和23.08 μg/L;地下水中氯苯浓度存在一定的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关系;改进反距离权重插值法预测精度高于其他方法,并在水平与垂直异性比系数为3和权函数为6时插值精度最高,该方法估算的污染地下水超标方量和氯苯的总体平均浓度适中,能够较好反映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三峡工程运行前后荆江三口水文情势的变化
    高耶, 谢永宏, 邹冬生
    2020, (2):  479-487.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21
    摘要 ( 552 )   PDF (1234KB) ( 3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1980~2015年荆江三口五站逐日流量数据,采用IHA指标体系分析度量三峡工程运行前后荆江三口水文情势的变化。除新江口和弥陀寺在枯水期1~3月有小幅增长外,三口各站点月均流量值均减小,汛期下降幅度较大。最大日流量值持续下降,但2003年后变化趋势相对平缓。沙道观和管家铺站断流天数显著上升,各站流量变化率明显降低。荆江三口水文情势变化受长江干流径流量减少、径流过程改变以及干流与口门河段河道冲淤不一致的共同影响,对长江中游四大家鱼种群以及洞庭湖苔草草洲的发展产生一定负面作用。
    鄂西北山区耕层土壤pH值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吴正祥, 周勇, 木合塔尔·艾买提, 李晴
    2020, (2):  488-498.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22
    摘要 ( 402 )   PDF (1914KB) ( 3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土壤pH值是耕地质量表征的重要指标之一,精确估算土壤pH值具有重要意义。以鄂西北山区十堰市为研究区,采集了701个耕作层土样,测定分析土壤pH值,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探讨了鄂西北耕层土壤pH值的空间变异特征,利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为6.46±0.84,变异系数为13.00%,属中等变异强度。全市土壤pH值空间分布总体特征表现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西南部,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南部;整体上呈现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成土母质是研究区土壤pH值空间变异的主控因素,能够独立解释空间变异的13.6%,其次是海拔高度,独立解释能力为6.30%,较弱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独立解释能力仅为1.4%,坡度几乎没有独立解释能力。说明目前影响研究区耕层土壤pH值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结构因素,土地利用方式和生产方式将是研究区土壤pH值进一步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下土壤保持功能对石漠化的响应机制
    陈丽莎, 熊康宁, 陈起伟, 舒田, 吴俊
    2020, (2):  499-510.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23
    摘要 ( 370 )   PDF (4124KB) ( 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喀斯特地区土壤保持功能是衡量石漠化生态治理成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InVEST模型,利用“3S”技术对2005、2010、2015年的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的石漠化进行解译,研究石漠化与土壤保持量两者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2005~2015年石漠化程度总体减缓,面积由3 773.56 hm2减少至3 474.23 hm2,土壤保持总量相继上升,从29.29万t提高至37.29万t,2005~2010年单位面积土壤保持增量集中在6~30 t·hm-2·a-1,后五年增量在0~6 t·hm-2·a-1。(2)由于土地利用方式、坡度、土层厚度等差异,土壤保持功能并未呈现简单式下降,而是表现为强度>中度、轻度>潜在、非喀斯特>无石漠化。其中轻度与潜在差值最大,可达5.53 t·hm-2·a-1,说明了潜在石漠化是今后治理的重点。(3)2005~2010年石漠化恢复型土壤保持增量为10.27 t·hm-2·a-1,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以及治理时效性在2010~2015年降低为3.01 t·hm-2·a-1。稳定型石漠化变化土壤保持变化最为平稳,强度石漠化减缓区土壤保持功能上升快,轻度最为平缓,表明了治理期长且需循序渐进。因而,在治理过程中需考虑不同等级石漠化具有的土壤保持功能特性及其恢复的时效性。
    自然灾害
    1.5℃温控目标背景下地球工程对中国不同区域气温影响的预估研究
    孔锋
    2020, (2):  511-525.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24
    摘要 ( 377 )   PDF (8140KB) ( 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BNU-ESM模式的地球工程(G4实验)和非地球工程(RCP4.5)情景下的2010~2099年中国日值平均气温数据,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诊断地球工程实施对中国不同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0~2099年两种情景下中国不同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均呈增加趋势。地球工程实施的2020~2069年,地球工程有效降低了中国不同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增加趋势。(2)地球工程实施的2020~2069年,中国多数地区的年平均气温降温幅度超过了1.0℃,对《巴黎协定》制定的1.5℃温控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且地球工程实施结束后的2070~2099年中国不同区域的气温并未出现报复性反弹。(3)2010~2099年两种情景下的中国不同区域年平均气温均发生了突变。地球工程的实施使得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气温突变推迟了11~19 a。(4)基于交叉小波变换的中国不同区域年平均气温序列的高能量波谱区振荡表明,两种情景下的高频年均气温在1~4 a尺度上存在反位相关系,表明地球工程短期内改变了气温变化方向。基于小波相干的中国不同区域年平均气温序列的低能量波谱区振荡表明,地球工程并未从根本改变气温长期变化趋势。
    基于HEC-RAS模型的无定河万年尺度洪水水文学研究
    李晓刚, 黄春长, 张玉柱
    2020, (2):  526-534.  doi:10.11870/cjlyzyyhj202002025
    摘要 ( 280 )   PDF (2207KB) ( 1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无定河流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其下游SJGT河段发现夹有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的全新世剖面。古洪水SWD厚度30 cm,含有微薄平行层理,且直接覆盖在东汉文化层之上。古洪水SWD粒度以粉沙为主且分选良好,磁化率低,具有与2012年洪水SWD相似的沉积学特征,是全新世大洪水地质学记录。对东汉文化层OSL测年显示,古洪水发生在1 900~1 700 a B.P.。运用HEC-RAS模型法恢复其流量为15 460 m3/s。同时用相同方法和水文参数模拟了2012年洪水洪峰流量,与水文站实测值误差为1.0%,说明参数选择与洪峰流量恢复合理准确。将古洪水水文数据加入实测洪水与历史洪水序列中,建立万年尺度洪水洪峰流量与频率关系,将百年一遇、千年一遇洪水由外延转变为内插,提高了洪水频率分析的精度。研究结果对无定河流域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设计洪水提供了重要水文资料。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