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4, Vol. 33 >> Issue (8): 1821-1832.doi: 10.11870/cjlyzyyhj202408018
• 农业发展 • 上一篇
杨青青1,2,穆麒麟1,刘越1,胡玉婷1,刘洋旋1,严鹏1,陈龙周1,田小海1,3*,黄永平2*
YANG Qing-qing1,2,MU Qi-lin1,LIU Yue1,HU Yu-ting1,LIU Yang-xuan1,YAN Peng1,CHEN Long-zhou1,TIAN Xiao-hai1,3,HUANG Yong-ping2
摘要: 湖北省优质稻灌浆期常在高温下完成,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开展优质稻气候适宜性区划,规划优质稻在不同地区的合理灌浆期,是发展优质稻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湖北省7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5d滑动平均法确定各地水稻灌浆期的高温、缓温和适温等3类适宜界限日期;以各地缓温和适温栽培期时长为主指标,采用模糊聚类统计方法完成湖北省不同区域优质稻适宜栽培期类型划分,并对不同区域影响优质稻的主要气象资源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适宜栽培期的季节分布和时间长短各不相同,湖北省全域上适于优质稻灌浆的时间普遍较短,是其发展优质稻的一个重大缺陷。湖北省优质稻适宜栽培期可分为4个区域,分别为鄂西山地短季优质稻区,鄂西北适温高光优质稻区,鄂中东高温秋短优质稻区和鄂东南高温秋长优质稻区。该区划图在地理上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的鱼鳞状次第衔接分布。其中,前二区域适于和较适于优质稻。不同区域发展优质稻在气候上的差异,主要可以归结为气温及其适宜性栽培期限和日照时数及光热熵等参数的差异。总之,湖北省优质稻产业应将抗热避热和区域合理布局作为其技术发展的重点。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