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2): 383-394.doi: 10.11870/cjlyzyyhj202502013
王延杰1,梁启斌2,王艳霞1,侯磊2,陈奇伯1,李晓琳1*,王伟3,高俊淑1
WANG Yan-jie1, LIANG Qi-bin2, WANG Yan-xia1, HOU Lei2, CHEN Qi-bo1, LI Xiao-lin1*, WANG Wei3, GAO Jun-shu1
摘要: 精准定量湖泊流域总磷(TP)污染源结构是有效评估湖泊环境风险的重要前提。以典型高原湖泊抚仙湖为例,通过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结合TP污染负荷源解析模型,分析了抚仙湖25个子流域1990~2020年TP污染负荷。通过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别评估1990~2020年抚仙湖全流域和子流域尺度TP环境风险。结果表明:(1)1990~2020年抚仙湖流域TP污染负荷范围为59.38~239.05 t,点源污染占比有所上升,但面源污染仍是TP污染最大来源。TP污染主要来自化肥施用和畜禽散养。其中化肥污染主要来自抚城河和河外直钩河子流域,畜禽散养污染主要来自大提坎清河和大箐河子流域。(2)1990~2020年抚仙湖全流域环境风险呈现先增后减特征,其中2005年风险最高;河外直钩和抚澄河子流域环境风险程度较高,2000~2010年间一直处于高风险水平(风险值>0.55)。由于磷矿关闭,东大河子流域2005~2010年环境风险程度从极高降至极低风险。子流域尺度风险评估可以提供更加精准的环境风险信息,基于子流域尺度的湖泊污染源解析及环境风险评估结果可为抚仙湖流域TP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实施和水质恶化预警提供科学参考。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