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2): 395-409.doi: 10.11870/cjlyzyyhj202502014
张家铮1, 2,聂俊成3,朱大明1,戴祚敏1, 2,王德智2, 4*,张全发2, 4
ZHANG Jia-zheng1, 2, NIE Jun-cheng3, ZHU Da-ming1, DAI Zuo-min1, 2, WANG De-zhi2, 4, ZHANG Quan-fa2, 4
摘要: 水电是重要的清洁能源,但水电站建设周期长、影响范围广,水电站不同阶段对周边植被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基于MODIS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以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为运算平台,利用LandTrendr算法精确分析植被扰动的年份、强度,耦合Theil-Sen Median和Hurst指数研究金沙江中段不同调节方式的水电站2000~2022年间对区域植被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NDVI主要突变点与相应大坝的蓄水年份一致(观音岩:2015年;鲁地拉:2013年;龙开口:2013年;阿海:2013年)。周调节水电站的影响范围(0~13 km)广于日调节水电站(0~9 km),正向突变面积(37.21%~54.53%)也高于日调节水电站(22.35%~38.07%),影响程度垂直于河岸向外逐渐减弱;(2)在2000~2022年期间,4大水电站NDVI总体呈现上升趋势(0.001~0.004/a),在建设前、建设中、运营后分别呈现“升—降—升”现象。水电站的运营可以促进周边植被恢复,且周调节水电站对植被的积极影响(NDVI上升率0.007~0.008/a)高于日调节水电站(NDVI上升率0.005~0.007/a);(3)水电站周边植被变化受到气候与水电站运营的双重影响,水电站运营对植被的影响高于气候的影响;(4)水电站对周边植被的影响呈外溢效应(呈现向外扩散的趋势),且未来消极影响同样有扩散的可能性,其影响具有延后性。研究为区域植被生长可持续发展和水电站可持续运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及理论技术支持。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