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08): 1708-.doi: 10.11870/cjlyzyyhj202508006
褚克坚1,2,3,杨煊2*,刘朗4,秦硕2,叶福竹2
CHU Ke-jian1,2,3,YANG Xuan2,LIU Lang4,QIN Shuo2,YE Fu-zhu2
摘要: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密集,河道纵横、湖荡棋布,水系连通性作为区域河湖物流、能流交互能力的关键表征,对其状况的科学评估,是构建长三角流域水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环节。针对长三角地区河网水系连通性指标之间的强非线性关联本质,引入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构建河网水系连通性评价模式,以实现对非线性结构数据的有效降维与解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涵盖物理结构、发育特征、分形拓扑3个方面,共12项指标的河网水系连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KPCA的长三角地区河网水系连通性评价模型。选择区域典型河网—句容河北支流域水系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探查1960~2016年不同时期的水系连通性状况,结果表明,1970年以来,句容河北支流域水系连通性相对1960年近天然情形的变异度呈现持续上升情势,到2000年到达顶峰,而2016年则有所恢复,评价结果客观反映了该流域水系结构的演变过程;通过敏感性分析识别出驱动该流域水系连通性变化的关键因子为:水面率、河网复杂度、河网密度与湖、库、塘面积,发现了支流河道的损失是该流域水系连通性退化的重要发生机制。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