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09): 2132-.doi: 10.11870/cjlyzyyhj202509019
• 农业发展 • 上一篇
朱从谋1,2,张宇1,2,骆宇3,钱潇瑢4,苑韶峰1,2*,张晶5
ZHU Cong-mou1,2,ZHANG Yu2,LUO Yu3,QIAN Xiao-rong4, YUAN Shao-feng1,2,ZHANG Jing5
摘要: 探究不同主体功能区划下乡村发展潜力空间格局及其障碍因素对于优化主体功能落地和乡村差异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运用多源数据从乡村发展能力、发展活力和生态承载力3个维度综合评价乡村发展潜力,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乡村发展潜力结构、空间格局和障碍因素差异。结果表明:(1)研究区乡村发展潜力总体表现出城镇化潜力区、城镇化优势区向生态经济区和重点生态区梯级递减特征,高值集聚区以块状形态分布在各主体功能区核心村镇周边,低值集聚区主要沿南北边界地带分布;(2)乡村发展潜力3个维度在各类主体功能区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差异性和集聚性,城镇化优势区和重点生态区乡村发展潜力各维度的协同作用强于城镇化潜力区和生态经济区;(3)不同主体功能区内乡村发展潜力的障碍因子呈趋同态势,信息流、乡村工业经济产值、物流和林地流转率4项指标是各主体功能区内乡村发展潜力的公共障碍因子,人均耕地、购物便利度和公交通达度等因子对不同主体功能区乡村发展潜力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乡村发展潜力内涵和测度方法,可为差异化制定乡村振兴策略提供决策参考。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