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11): 2377-.doi: 10.11870/cjlyzyyhj202511001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下一篇
邢文婷,李利娟,刘明珠
XING Wen-ting,LI Li-juan,LIU Ming-zhu
摘要: 剖析生态建设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是引导区域协同共治的前提,是实现“双碳”目标愿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综合运用CRITIC权重法、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标准差椭圆、泰尔指数及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2010~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演化特征、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生态建设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协同等级从轻度不协同逐步转变为良好协同;(2)减污降碳协同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整体呈“东北—西南”空间分布格局,分布重心呈“西南-东北”向交互折返迁移的趋势;(3)减污降碳协同水平区域总体差异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区域间差异小于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整体表现为“中游>下游>上游”;(4)能耗强度、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与政府环境保护力度对减污降碳协同水平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其中能耗强度、经济发展对二者协同水平提升表现为负向约束作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政府环境保护力度对其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