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11): 2500-.doi: 10.11870/cjlyzyyhj202511010
孔江涛1,曹罗丹1,朱骁1,傅慧珊1,李加林1,2,3
KONG Jiang-tao1,CAO Luo-dan1,ZHU Xiao1,FU Hui-shan1,LI Jia-lin1,2,3
摘要: 水环境对生态系统健康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长江下游地区水环境治理具有长期复杂性。因此推动现代水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治理效率,是实现长江下游水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2013~2022年长江下游水环境治理效率时空差异及动态演变特征,并利用Tobit模型探究长江下游水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长江下游水环境治理的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793 1,整体效率处于中高水平,但区域差异明显。纯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呈协同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是导致整体效率起伏的主要原因。(2)长江下游水环境治理综合效率整体发展趋势仍然向好。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然而,技术水平变化是导致长江下游水环境治理效率ML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成为制约该区域及内部环境治理全要素增长率较低的关键因素。(3)长江下游水环境治理效率空间差异较大,其中组间差异是整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相比之下,长江下游水环境治理效率呈现出“偏东北至偏西南”方向的收缩趋势,意味着稳定性和相关性增强,其重心始终集中在南京、镇江和常州附近。(4)技术创新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了正向影响。而工业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发展,城镇化推进则对长江下游地区环境治理效率起到了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长江下游地区环境治理效率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