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5, Vol. 24 >> Issue (10): 1799-1804.doi: 10.11870/cjlyzyyhj201510024

• 生态环境 • 上一篇    

气象因子与地理因子对长江三峡库区雾的影响

王林1, 陈正洪1, 代娟1, 汤阳2   

  1. 1.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4;
    2.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4
  • 收稿日期:2015-04-15 修回日期:2015-07-20 出版日期:2015-10-20
  • 通讯作者: 陈正洪,E-mail:chenzh64@126.com E-mail:chenzh64@126.com
  • 作者简介:王林(1986~),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应用气象研究.E-mail:sealiang@126.com
  • 基金资助:
    长江航道局2013年年度重点课题"长江山区航道可视距离监测技术研究"和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青年项目(2014Q06)

INFLUENCE OF METEOR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ON THE FOG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OF THE YANGTZE RIVER

WANG Lin1, CHEN Zheng-hong1, DAI Juan1, TANG Yang2   

  1. 1. Hubei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enter, Wuhan 430074, China;
    2. Wuhan Regional Climate Center, Wuhan 430074, China
  • Received:2015-04-15 Revised:2015-07-20 Online:2015-10-20

摘要: 为研究长江三峡库区气象因子与地理因子对雾情(能见度)的影响程度,定量描述以厘定影响雾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和地理因子,为能见度监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选用2011~2012年长江三峡航道湖北宜昌至重庆宜宾段29个人工观测雾情台站资料和12个能见度观测仪资料,首先采用判别分析法寻找不同月份对雾情等级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进一步采用通径分析法对量化的雾情资料分析地形地貌及气象因子对其的直接、间接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常规气象要素对判断站点中雾和大雾的符合率在50%以上。风速、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秋末和冬季雾情等级的最主要气象因子。气象要素中的1 000 hPa湿度对能见度值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518 2,而地理要素中山体与河面的落差对雾的滋生有间接作用。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雾情等级, 能见度, 判别分析, 通径分析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s on fog (visibil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Three Gorges Reservoir from meteor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were studied. We provide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visibility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article selected 9 artificial fog observation stations and 12 visibility observation instrument data from Yichang to Yibin in 2011-2012. First, the discriminan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find the key meteorological influencing factors in different months. The path analysis method is further used for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 on the fo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g compliance rate is more than 50% judged by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Wind spee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were found to affect the fog level in late fall and winter. Humidity at 1000 hPa directly affected the maximum visibility value with a path coefficient of -0.5182. Geographic features of the mountain and the river drop-on played an indirect role in the breeding of fog.

Key word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fog situation, visibility, discriminant analysis, path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 P4
[1] 虞 俊,王遵娅,张 强.长江三峡库区大雾的变化特征分析及原因初探[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15(1):97-105.
[2] 俞香仁,苏毛茂,姚杨苑.长江雾的考察与分析[J].气象,1990,16(1):46-49.
[3] 黄志勇,牛发奔,叶丽梅,等.长江三峡库区极端大雾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5):646-652.
[4] 罗菊英,周建山,刘 健,等.鄂西南不同地形地貌环境下大雾气候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1,31(4):51-58.
[5] 李子华,仲良喜,俞香仁.西南地区和长江下游雾的时空分布和物理结构[J].地理学报,1992,47(3):242-251.
[6] 李子华,张利民.论山风对重庆雾形成和发展的作用[J].重庆环境科学.1992,14(3):7-11.
[7] 周自江,朱燕君,姚志国,等.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序列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J].应用气象学报,2006,17(5):567-573.
[8] 田 兵.Fisher判别分析及其应用[J].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2014,29(23):9-11.
[9] 颜可珍.基于Fisher判别分析法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J].公路,2010,1:1-4.
[10] 赵丽娜.Fisher判别法的研究及应用[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1] 王 昕,范九伦.基于多样本的多核Fisher判别分析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1):73-76.
[12] 赵益新,陈巨东. 通径分析模型及其在生态因子决定程度研究中的应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1):120-123.
[13] 敬艳辉,邢留伟.通径分析及其应用[J].统计教育,2006,2:24-26.
[14] 刘亚琦,刘加珍,张金萍,等.基于通径分析的黄淮海平原粮食产量驱动因素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5,47(1):153-156.
[15] 张聪聪,陈政民,张 勇,等.气象因子对太湖地区旱作农田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1):4454-4463.
[16] 杨小华. 长江中上游山区和平原辐射雾边界层结构及雾过程演变规律[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7] 黄智勇,牛 犇,杨 军,等.湖北西南山地一次辐射雾和雨雾气象要素特征的对比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2,17(5)532-540.
[18] 石红艳,王洪芳,齐琳琳,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次辐射雾的数值模拟[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4):404-408.
[19] 李子华,黄建平,孙博阳,等.辐射雾发展的爆发性特征[J].大气科学,1999,23(5)623-631.
[20] 黄 健,吴 兑,黄敏辉,等.1954~2004年珠江三角洲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J].应用气象学报,2008,19(1):61-70.
[21] 江玉华,王 强,李子华.重庆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J].气象科技,2004,32(6):450-455.
[22] 吴 兑.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J].环境化学,2008,27(3):327-330.
[23] 吴 兑.再论相对湿度对区别都市霾与雾(轻雾)的意义[J].广东气象,2006,1:9-13.
[24] 林 建,杨贵明,毛冬梅.我国大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发生的环流形势[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15(1):171-181
[25] 曹志强,吴 兑,吴晓京.1961~2005年中国大雾天气气候特征[J].气象科技,2008,36(50):556-560.
[26] 邓雪娇,吴 兑,唐浩华,等.南岭山地一次锋面浓雾过程的边界层结构分析[J].高原气象,2007,26(4):881-889.
[27] 邓雪娇,吴 兑,叶燕翔,等.南岭山地浓雾的物理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02,18(3):227-236.
[28] 邓雪娇,吴 兑,史月琴,等.南岭山地浓雾的宏微物理特征综合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7,23(5):424-434.
[1] 刘莲, 刘红兵, 汪涛, 朱波, 姜世伟. 三峡库区消落带农用坡地磷素径流流失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11): 2609-2618.
[2] 黄亚男, 纪道斌, 龙良红, 刘德富, 宋林旭, 苏青青. 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春季特征及其水华优势种差异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3): 461-470.
[3] 应弘, 李阳兵. 三峡库区腹地草堂溪小流域土地功能格局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2): 227-237.
[4] 祖波, 周领, 李国权, 刘波. 三峡库区重庆段某排污口下游污染物降解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1): 134-141.
[5] 刘均卫, 刘涛. 三峡库区支流常年库区航道通航尺度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1): 1711-1719.
[6] 刘睿, 周李磊, 彭瑶, 嵇涛, 李军, 张虹, 戴技才.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分布格局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6): 932-942.
[7] 王晓荣, 程瑞梅, 肖文发, 潘磊, 曾立雄.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初期主要优势草本植物生态位变化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3): 404-411.
[8] 杨杉, 吴胜军, 周文佐, 吕明权, 张德微, 黄平. 三峡库区典型土壤酸碱缓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1): 163-170.
[9] 刘振波, 张明明, 葛云健, 邱斌. 基于MODIS AOD数据的南京市大气能见度估算[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9): 1451-1457.
[10] 徐建霞, 彭刚志, 王建柱. 三峡库区香溪河消落带植被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8): 1345-1350.
[11] 施鹏程, 彭道黎, 黄国胜, 王雪军, 曾伟生, 马炜, 叶林妹. 三峡库区乔木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估算[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6): 1052-1059.
[12] 吕明权, 吴胜军, 温兆飞, 陈吉龙, 姜毅, 甘捷. 基于SCS-CN与MUSLE模型的三峡库区小流域侵蚀产沙模拟[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5): 860-867.
[13] 付晓辉, 肖刚, 姜玉印, 高亮. 近53年宜昌市霾的演变特征及气象因子诊断[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2): 164-.
[14] 韦 杰, 贺秀斌. 人类活动对嘉陵江流域泥沙负荷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2): 196-.
[15] 刘晓冉, 杨茜, 程炳岩, 张天宇. 三峡库区21世纪气候变化的情景预估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01): 4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李 娜,许有鹏, 陈 爽. 苏州城市化进程对降雨特征影响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3): 335 -339 .
[2] 张 政, 付融冰| 杨海真, 顾国维. 水量衡算条件下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3): 363 .
[3] 孙维侠, 赵永存, 黄 标, 廖菁菁, 王志刚, 王洪杰. 长三角典型地区土壤环境中Se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1): 113 .
[4] 许素芳,周寅康. 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及实践研究——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4): 453 -457 .
[5] 郝汉舟, 靳孟贵, 曹李靖, 谢先军. 模糊数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Sup1): 83 -87 .
[6] 刘耀彬, 李仁东. 现阶段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1): 12 -17 .
[7] 陈永柏,. 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2): 109 -113 .
[8] 时连强,李九发,应 铭,左书华,徐海根. 长江口没冒沙演变过程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响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4): 458 -464 .
[9] 翁君山,段 宁| 张 颖. 嘉兴双桥农场大气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1): 129 .
[10] 王书国,段学军,姚士谋.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4): 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