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3, Vol. 32 >> Issue (2): 260-272.doi: 10.11870/cjlyzyyhj202302003
李光亮1,2,李效顺1,2*,和伟康1,2,倪 衡1,2,王月香1,2,李奕菲1,2
LI Guang-liang1,2, LI Xiao-shun1,2, HE Wei-kang1,2, NI Heng1,2, WANG Yue-xiang1,2, LI Yi-fei1,2
摘要: 实现碳达峰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关键举措。按照“理论-模型-实证”逻辑框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城市土地-经济-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江苏省城市碳达峰路径进行多情景仿真模拟。结果表明:(1)江苏省未来经济总量、结构持续增长优化,增加第三产业投资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2)城市用地呈不断增长趋势,但其增长动力持续减弱,在减碳发展情景下,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在2033年达到峰值 5 514.96 km2,出现“城市收缩”现象;(3)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优化能降低城市能耗需求,但其仍保持增长趋势,在减碳发展情景下,江苏省最快于2025年达到CO2排放量峰值65 790万t,相对于持续上涨的CO2排放量,现有碳汇用地对实现碳达峰目标作用有限。因此,针对实现碳达峰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从提升能源和用地效率入手降低能源需求和碳汇用地损失,加快技术创新优化能源供给结构,进而实现碳达峰目标。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