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5, Vol. 24 >> Issue (09): 1514-1520.doi: 10.11870/cjlyzyyhj201509011
乔伟峰1,2,3, 王亚华1,3, 方斌1,3
QIAO Wei-feng1,2,3, WANG Ya-hua1,3, FANG Bin1,3
摘要: 变更平衡表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历年实地调查、汇总所得,精度高,目前的研究中对其深入的应用较少,基于变更平衡表的应用方法研究可为区域土地利用演变信息提取与预测提供帮助。推导了由连续年份的年度变更平衡表求多年周期的平衡表的方法,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分析土地利用有序程度的思路,探讨了利用连续年份的变更平衡表预测任意年份土地利用结构的方法,并基于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利用矩阵开方法求预测概率矩阵。应用苏州市一定时期的连续年份的年度变更平衡表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信息提取方法有效,预测结果可信;在分析期内(1998~2008年),苏州市耕地大量减少的去向是各类建设用地增加的来源,区域土地利用有序程度较高;预测显示至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仍将维持农用地、耕地不断减少和建设用地总量不断增加的趋势,但转化的速率将有所放缓;对变更平衡表的深入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
[1] 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蔡运龙.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J].地理研究,2001,20(6):645-652. [3] 任志远,张艳芳.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 张希彪.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地域分异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6):435-439. [5] LAMBIN E F,TURNER B L,GEIST H J,et al. The causes of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moving beyond the myth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1,11(4): 261-269. [6] GEIST H J,LAMBIN E F. What drives tropical deforestation? A meta-analysis of proximate and underlying causes of deforestation based on subnational cale case study evidence[R]. LUCC Report Series NO.4,Louvain-la-Neuve,Belgium,: LUCC International Project Office,2001. [7] 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51(6):553-558. [8] 洪 军,葛剑平,江 南.上海市1985-2000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6):814-819. [9] 刘 俊,陆玉麒.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变——以苏锡常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4):307-313. [10] 刘 俊,董 平.1996年以来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2):79-84. [11] 葛全胜,赵名茶,郑景云.20世纪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0,55(6):698-706. [12] LÓPEZ E,BOCCO G,MENDOZA M,et al. Predicting land-cover and land-use change in the urban fringe: a case in Morelia city,Mexico[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1,55(4): 271-285. [13] WENTZ E A,STEFANOV W L,GRIES C,et al.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mapping from diverse data sources for an arid urban environments [J]. Computers,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06,30(3): 320-346. [14] 牛 星,欧名豪.基于MARKOV理论的扬州市土地利用结构预测[J].经济地理,2007,27(1):153-156. [15] 苏海民,何爱霞.基于RS和地统计学的福州市土地利用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91-99. [16] 涂小松,濮励杰.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及其生态环境响应[J].地理研究,2008,27(3):583-594. [17] 赵锐锋,陈亚宁,李卫红,等.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覆被变化与景观格局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1):95-106. [18] 何英彬,陈佑启,李志斌,等.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2):313-318. [19] 刘淑燕,余新晓,李庆云,等.基于CA-Markov模型的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1):297-303. [20] 王友生,余新晓,贺康宁,等.基于CA-Markov模型的藉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2):330-336. [21] 陈 莹,尹义星,陈 爽.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预测及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8):765-770. [22] 朱会义,李秀彬.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J].地理学报,2003,58(5):643-650. [23] 刘 瑞,朱道林.基于转移矩阵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方法探讨[J].资源科学,2010,32(8):1544-1550. [24] 岳东霞,杜 军,刘俊艳,等.基于RS和转移矩阵的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评价[J].生态学报,2011,31(9):2550-2558. [25] 李小雁,许何也,马育军,等.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2):285-296. [26] 除 多,张镱锂,郑 度.拉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J].地理研究,2005,24(6):869-877. [27] 乔伟峰,孙在宏,邵繁荣,等.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化与驱动因素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5):557-564. |
[1] | 李杨, 李海东, 施卫省, 何俊德, 胡亚文. 基于神经网络的土壤重金属预测及生态风险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4): 591-597. |
[2] | 刘倩倩, 陈岩. 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的流域水资源脆弱性预测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9): 1317-1327. |
[3] | 龚艳冰, 戴靓靓, 胡娜, 刘高峰, 张继国. 基于云推理和模糊逻辑关系模型的干旱等级预测方法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8): 1273-1278. |
[4] | 韩玉刚, 曹贤忠. 皖江区域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测度和发展趋势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6): 909-916. |
[5] | 胡鸿兴, 何伟, 沈虹, 王钰. 湖北“两圈”区域发展可持续性评价与预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04): 351-. |
[6] | 庄建琦, 崔鹏. 基于BP神经网络泥石流沟发育阶段的判定[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9): 849-. |
[7] | 秦建成. ArcGIS支持下的样本稀疏山区空间插值模拟探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5): 489-. |
[8] | 叶 浩,濮励杰,张 健,涂小松.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综合质量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3): 366-366. |
[9] | 罗璐琴, 周敬宣, 李湘梅. 生态足迹动态预测模型构建与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3): 440-440. |
[10] | 杨 松, 曾永年, 吴桂平, 齐庆超, 杨 凯. 改进的最优组合人口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3): 346-346. |
[11] | 彭刚华,黄良英. 长江水质评价和预测模型探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Sup1): 77-82. |
[12] | 胡宏昌. 用Markov模型预测长江水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6): 728-728. |
[13] | 李 娜,许有鹏, 陈 爽. 苏州城市化进程对降雨特征影响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3): 335-339. |
[14] | 杨丽霞,杨桂山,苑韶峰. 数学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3): 287-291. |
[15] | 李 娜,夏永久. 宁波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与预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2): 136-1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