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1世纪“轴—辐”物流网络作为合理高效的空间系统,已经成为开放型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安徽沿江地区为案例地进行“轴—辐”物流网络的理性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在分析国内外“轴—辐”物流模式研究概况的基础上,诠释了“轴—辐”网络系统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和空间效益等竞争优势及其负面效果。依据现有的资料、实地考察情况,选取了10项指标,运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安徽沿江地区41个中心城镇的物流中心性指数进行定量计算、评价,依此遴选合肥、芜湖和安庆三市作为安徽省沿江地区物流中心。最后依据三轴和完全覆盖原则、时间最短原则、多重枢纽配置原则等构建了干线通道和支线通道,形成安徽沿江地区中心城镇“轴—辐”物流网络。
[1] | 张雪茹, 尹志强, 姚亦锋, 胡美娟, 洪永胜. 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4): 544-551. |
[2] | 刘超琼, 彭开丽, 陈红蕾. 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时空规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9): 1584-1590. |
[3] | 李 彬,武 恒. 安徽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12): 1115-. |
[4] | 赵彦锋,孙志英,张学雷,陈 杰,. 江苏沿江地区20年来农业土壤资源缩减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6): 847-847. |
[5] | 吴开亚.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方法[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2): 317-317. |
[6] | 王宜虎. 江苏沿江各市工业绿色化程度的模糊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2): 170-170. |
[7] | 李宗尧,|杨桂山.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环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以安徽沿江地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1): 124-124. |
[8] | 金志丰,赵海霞,陈 雯. 海门沿江地区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1): 16-16. |
[9] | 吴 威,曹有挥,曹卫东,徐 建,王 玥,. 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构建对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6): 726-726. |
[10] | 赵 静,焦华富,宣国富. 安徽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及其调整[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5): 556-560. |
[11] | 朱 青,李如海,王黎明,黄劲松,周生路. 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用地资源质量评价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2): 188-194. |
[12] | 潘成荣,徐家声,张之源,殷福才,王晓辉. 安徽省自然资源态势与对策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6): 546-550. |
[13] | 孙 军, 顾朝林. 江苏沿江开发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5): 403-407. |
[14] | 徐 琪.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产业化地域类型与发展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4): 349-353. |
[15] | 王志宪, 虞孝感. 江苏沿江地区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构想[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4): 305-3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