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6年 第1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6-07-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德国空间规划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周 颖,濮励杰,张芳怡
    2006, (4):  409-414. 
    摘要 ( 14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对德国空间规划的概念、规划原则、规划体系及其法律基础等进行初步研究,总结了德国空间规划的特点。德国空间规划体系与相关法律体系结合紧密,清晰完善,既有法律规定的三大层面的综合空间规划,又有针对不同问题受不同相关法律约束的专项规划,既有具法律效力的正式规划,又有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的的非正式规划;各层面和各类型规划责任与目标明确;与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在整个规划体系中,贯彻可持续空间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并且从规划的制定到实施注重公众参与。德国空间规划的这些特点,对我国的规划有借鉴意义,对目前我国规划体系中存在的如法律基础不完善、规划体系比较混乱、各种规划间缺乏协调与整合、区域间空间发展及规划间同样缺乏协调以及规划缺少公众参与等问题提出了改善的可能性和建议。
    江苏服务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分析——兼评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应用
    杨向阳,陈 超
    2006, (4):  415-420. 
    摘要 ( 19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重视发展服务业不仅对促进江苏省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提高江苏省制造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运用改进后的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市和浙江省为参照系,实证分析了1990~2002年江苏服务业的结构效益和竞争力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服务业在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效益上略优于上海和浙江,但竞争力显著低于上海和浙江,这将是今后制约江苏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江苏省服务业产业结构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服务业发展,今后应努力解决服务业的发展定位、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竞争力提高以及服务业的深化改革等4个方面的问题。
    安徽沿江中心城镇“轴—辐”物流网络构建研究
    潘坤友,曹有挥,曹卫东,魏鸿雁
    2006, (4):  421-426. 
    摘要 ( 24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21世纪“轴—辐”物流网络作为合理高效的空间系统,已经成为开放型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安徽沿江地区为案例地进行“轴—辐”物流网络的理性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在分析国内外“轴—辐”物流模式研究概况的基础上,诠释了“轴—辐”网络系统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和空间效益等竞争优势及其负面效果。依据现有的资料、实地考察情况,选取了10项指标,运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安徽沿江地区41个中心城镇的物流中心性指数进行定量计算、评价,依此遴选合肥、芜湖和安庆三市作为安徽省沿江地区物流中心。最后依据三轴和完全覆盖原则、时间最短原则、多重枢纽配置原则等构建了干线通道和支线通道,形成安徽沿江地区中心城镇“轴—辐”物流网络。
    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分析
    郭长雷,王丽婧,梅凤乔,郭怀成
    2006, (4):  427-433. 
    摘要 ( 22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当前形势下,如何实现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是当地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阐述了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的特征,在引入和结合系统动力学、情景分析和协调度分析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贵阳市协调发展策略分析的研究框架。遵循框架中的思路和方法,构建了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仿真模拟模型,围绕GDP增长、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环保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5个情景的情景预测和协调度分析,通过反复模拟、反馈、调整及分析,识别出情景5为较理想的一种发展模式,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基本策略方向。研究结果是贵阳市未来发展的科学参考和决策支持。
    自然资源
    西洞庭湖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
    胡军华,胡慧建,何木盈,彭平波,杨道德
    2006, (4):  434-441. 
    摘要 ( 30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现存仅有的两大通江湖泊之一,研究其鱼类资源对了解湖泊通江的生态作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在2002年9月~2004年6月每月定期定点在西洞庭湖区开展鱼类调查,结果如下:① 实地调查到鱼类111种,隶属9目20科,包括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物种;②鱼类物种数年动态波动较大,最高月份达69种,最低为26种,月均50±13种;③物种多样性指数年动态与物种数年动态大体一致,最高达3.34,最低为1.89,月均2.84±0.38;④空间分布上,位于入湖口的调查点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高于内湖,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在数量上,湖泊定居型鱼类占50%以上,其中,鲫数量最多,占16%左右。可见:西洞庭湖作为通江湖泊在鱼类多样性的保护上起到避难所和交流场所的作用;目前,西洞庭湖鱼类在生态组成上,湖泊定居型鱼类比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春季禁渔对常熟江段渔业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张敏莹,刘 凯,徐东坡,施炜纲
    2006, (4):  442-446. 
    摘要 ( 24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2000~2004年4~6月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为依据,分析研究了3年春季禁渔(2002~2004)对常熟江段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6月间常熟江段出现的鱼、虾、蟹类渔获物共有11目、18科、46种;春禁后,该江段总CPUE(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显著增加;优势种更替不明显,历年以刀鲚、鲻鱼、长春鳊等经济鱼类为主;刀鲚CPUE有所回升,资源衰退受到遏制;小型鱼类、幼鱼在渔获物中的比例明显上升; 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Wilhm改进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均匀度指数J′、优势度数Dw在窄幅范围波动。春禁对常熟江段渔业资源保护的生态效果较明显,春禁后渔业资源群落种间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生物多样性上升。
    沱江源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垂直格局研究
    吴 勇,苏智先,方精云
    2006, (4):  447-452. 
    摘要 ( 26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野外样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沱江源头九顶山植被生物多样性随海拔而变化的规律,并简要分析了植被生物多样性垂直格局的影响因子。从河谷到林线,乔木占据群落上层,其郁闭度对林下灌草层群落发育影响很大,生物多样性体现出乔木层与灌草层的相互关系:乔木盖度大的群落其灌木和草本层稀疏,而盖度小的次生林和林线上的高海拔区域灌木和草本种类与个体都迅速增加。多样性指数Hill指数及N1、N2指数变化规律基本相似:林线以下乔木层多样性指数最高,灌木层次之,草本层多样性指数最小,尤其在中度海拔体现明显,海拔3 500 m以上,草本多样性指数最高,灌木次之,而乔木已退出竞争。
    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及实践研究——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许素芳,周寅康
    2006, (4):  453-457. 
    摘要 ( 26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前国内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县域尺度,关于开发区这一特殊经济区域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开发区是我国当前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所具有的良好示范和带动作用可促进其腹地甚至其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评价和监测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从土地开发利用状况、社会影响和环境质量三方面构建了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该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对中度可持续的隶属度0.539最大,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该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为中度可持续。
    长江口没冒沙演变过程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响应
    时连强,李九发,应 铭,左书华,徐海根
    2006, (4):  458-464. 
    摘要 ( 27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南槽没冒沙演变规律,可以为筑库引淡蓄水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该海区近百年来各个时期的海图和20年来的实测水文泥沙等资料以及2003、2004年的现场观测数据,探讨了没冒沙的形成及形成后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没冒沙的形成和发育经历了局部边滩冲刷、边滩沙嘴发育和沙脊形成3个阶段;近半个世纪来,沙体中轴位置在稳定强劲的涨落潮流作用下呈现出西北—东南走向的良好的稳定性,具有潮流脊性质。而蓄淡水库工程建设将有可能使南槽成为适应进出水沙量的新型河槽。
    水市场双边叫价贝叶斯博弈模型及机制设计研究
    李长杰,王先甲,范文涛,郑旭荣
    2006, (4):  465-469. 
    摘要 ( 28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水权交易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配置效率,实现水资源最优配置。水权和水市场理论研究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研究课题,而水权交易模型是水市场理论与实践中水权交易的核心。针对水权交易市场最常见的双边交易,采用双边拍卖的交易模式,通过对水权交易市场的双边交易进行描述分析,建立了水权交易买卖双方叫价拍卖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给出双方叫价拍卖的机制设计。该机制具有有效性和激励相容性,最后给出算例。
    农业发展
    土壤侵蚀经济损失分析及价值估算——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
    许月卿,蔡运龙
    2006, (4):  470-474. 
    摘要 ( 26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土壤侵蚀的经济损失内在机制,估算土壤侵蚀的经济损失,揭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分布的空间格局,为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每年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为36 602.44×104元,其中土壤养分损失占总损失的89.46%,土地废弃损失占总损失的4.64%,土壤水分损失占总损失的1.05%,泥沙损失占总损失的4.85%。旱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最大,占土壤侵蚀经济损失的61.94%。从各县来看,清镇市土壤侵蚀经济损失最大,占总经济损失的32.87%。研究区平均单位面积经济损失为1 174.86元/hm2,北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土壤侵蚀单位面积经济损失价值较大。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实行生态补偿制度势在必行。
    基于ANN的土壤重金属分布和污染评价研究
    胡大伟,卞新民,许 泉
    2006, (4):  475-479. 
    摘要 ( 29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备受关注的农产品安全问题有密切联系,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意义重大。以江苏省南通市为研究区,利用采样点实测数据,借助神经网络模型(ANN)并结合3S技术对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动态分布进行描述,并对各个空间位点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智能地学习各个样点的空间位置与该点各重金属含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和预先设计好的分类评价模式,并能够稳健地对各个空间插值点处的重金属含量和各个位点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预测和评价。结论显示,南通市大部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较轻,但也存在局部地区的严重污染。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生态环境
    氮素在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滞留研究进展
    毛战坡,单保庆,彭文启,王洪军
    2006, (4):  480-484. 
    摘要 ( 24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河流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主要连接通道,氮素在河流生态系统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生态过程,氮素的滞留影响输出形态、负荷,人为活动改变滞留过程,加剧水体富营养化。总结了国内外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氮素滞留方面研究。滞留主要受控于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需要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加强氮素滞留,改善区域水环境。
    横沙岛潮滩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与累积
    沈 军,刘尚灵,陈振楼,毕春娟
    2006, (4):  485-489. 
    摘要 ( 30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长期以来,长江流域的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排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必将对下游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的威胁。因此,针对横沙岛目前的潮滩环境进行研究,并就潮滩质量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价非常必要。通过对横沙岛潮滩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与累积的统计学分析,得知横沙岛潮滩环境总体比较清洁,但多年来受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城市汽车尾气和工业粉尘干湿沉降的影响,局部地区表现出较严峻的污染形势,Cu、Zn、Cr、Pb的最高浓度分别达到背景值的2.34、4.24、2.74和1.63倍。通过对潮滩表层沉积物粒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分析,指出水动力条件、潮滩生物活化作用是影响重金属空间分布和累积的主要因素。
    典型城内过富营养湖泊沉积物和间隙水中各形态磷的相关性研究
    赵 颖,王国秀,章北平
    2006, (4):  490-494. 
    摘要 ( 28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了武汉市繁华市中心典型过富营养湖泊沉积物—间隙水体系磷形态的相关性。对沉积物—间隙水中磷形态的连续提取分析发现,自然粒度下,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与沉积物中有机/细菌聚合磷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说明沉积物中有机质是有机/细菌聚合磷的源;沉积物中总磷决定间隙水中总溶解性磷和溶解性磷酸盐的含量,并且总磷与间隙水中总溶解性磷和溶解性磷酸盐存在很好的相关性;沉积物中FeP和AlP分别与间隙水中的Eh和溶解性磷酸盐存在相关性,说明Eh的大小严重影响FeP和AlP的含量,但是FeP和AlP含量之和又主导着间隙水中溶解性磷酸盐的含量。对典型市内过富营养湖泊的沉积物-间隙水体系中形态磷的相关性研究,旨在为控制这种典型过富营养湖泊沉积物中磷向水体释放提供理论参考。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与调控对策研究
    范小华,谢德体,魏朝富
    2006, (4):  495-501. 
    摘要 ( 30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三峡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调度引起库水位周期性的涨落,在库区两岸形成周期性变化的水陆交错区域即消落区。消落区是水、陆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具有生态脆弱性、变化周期性和人类活动频繁性等特点。随着三峡工程逐步投入使用,人类活动对消落区的影响也逐渐增加,并且消落区自身存在生态脆弱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它将影响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整个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消落区的水、土环境变化特点,分析了消落区土壤与水环境的相互影响,提出了利用生物缓冲带、复合生态、坡地农业、流域生态学、人工湿地及生态河堤等技术来对消落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调控的措施。
    月湖底栖动物的空间格局及其对水草可恢复区的指示
    姜苹红,梁小民,陈 芳,周易勇,王洪铸
    2006, (4):  502-505. 
    摘要 ( 27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底质适宜是富营养湖泊恢复沉水植物(水草)的重要前提。大型底栖动物可综合指示底质的污染程度,于2002~2003年在武汉月湖开展了底栖动物水平分布对水草可恢复区指示作用的研究。首先通过月湖底栖动物与环境的相关分析,选择颤蚓科寡毛类作为底质营养状况的指示类群,然后利用同类湖泊群颤蚓与水草数据分析阈值,初步确定颤蚓密度≤100 ind/m2的底质适合水草生长,最后绘制月湖颤蚓分布的水平等值线,显示水草恢复的合适区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应用底栖动物空间格局指示水草恢复区的技术原理框架。
    岷江上游退耕还林与生态恢复的问题和对策
    刘世梁, 傅伯杰,刘国华,马克明
    2006, (4):  506-510. 
    摘要 ( 25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退耕还林因地域的差异存在不同的问题。长江上游山区本质属于受干扰山地系统,生态恢复需从多尺度和多角度入手。作为一个契机,退耕还林对生态恢复的作用在持续性和生态性上存在着矛盾和统一,同时也存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针对岷江上游区域,在分析了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对比,讨论了人工林种植后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抚育较好的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质量指数增加,人工林需要加强人为的干预,并根据在该区域的社会经济调查,指出了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岷江上游土地岭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特征研究
    王永健,陶建平,张炜银,臧润国,王 微,李宗峰
    2006, (4):  511-516. 
    摘要 ( 29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岷江上游土地岭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群落外貌、物种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恢复后群落外貌以小型叶、单叶、非全缘、草质的高位芽植物为主,表现出与演替前期相符的类似温带针阔混交林特征。恢复形成的四类不同群落组成有一定差异,造林并封育效果最好,干扰下的恢复效果最差。在恢复的进程中,四类群落垂直结构层次更复杂,川莓在各灌木层都占优势地位。放牧干扰是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与均匀度较低及灌丛难以实现进展演替的主要原因。恢复后群落的上层盖度影响下层盖度,放牧引起了少数口食性差的草本迅速占优。从径级结构上看,处于演替前期的华山松林有被云杉类取代的趋势,加入演替后期种的封育造林是更理想的恢复模式。
    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下蚀率对比研究
    高玄彧,李 勇
    2006, (4):  517-521. 
    摘要 ( 27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岷江中、上游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穿入第二阶梯,是中国西部地质、地貌、气候的陡变带,因而研究其下蚀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利用河流阶地与阶地形成年龄间的线性关系分别研究了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河流下蚀率,通过计算分别得出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河流下蚀率,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和中游的几个河段的下蚀率作了对比,得出岷江上游几个河段的年平均下蚀率(1.40 mm/a)大于岷江中游几个河段的年平均下蚀率(1.08 mm/a)的结论,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葛洲坝对长江径流过程的影响
    陈启慧,郝振纯,夏自强,姜翠玲,崔 鹏
    2006, (4):  522-526. 
    摘要 ( 25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水流是河流生境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影响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河流径流过程及特征可以通过水文参数值及其统计特征来反映,包括水文值的大小、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发生频率和变化特征等。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天然径流过程。采用IHA法对葛洲坝的河流径流过程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总体上葛洲坝水利枢纽对河流天然径流的改变不大,但其一定的削峰坦化作用可能是上涨率和下降率等参数值在建坝后发生一定变化的原因。
    基于相空间神经网络耦合模型的径流降尺度分析
    黄 胜,梁 川
    2006, (4):  527-530. 
    摘要 ( 25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基于混沌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研究水文科学的尺度问题,将混沌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径流的降尺度分析。首先通过对年径流量分解到月径流量的分解系数的分析,证明了分解系数具有混沌特性;其次利用相空间BP神经网络模型对分解系数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月径流量的降尺度计算。实例研究表明,用神经网络拟合分解系数相空间的相点演化非线性关系和用相空间神经网络模型对径流作降尺度分析是可行的。
    长江流域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
    丁 斌,顾显跃,缪启龙
    2006, (4):  531-536. 
    摘要 ( 30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分析了1951~2000年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在20世纪50年代明显偏高,60~80年代波动下降,80年代中后期以后有所上升,90年代较80年代增温0.3℃~0.6℃之间;同时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气温呈现不同的态势,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在60年代以后呈上升趋势,而平均日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夏季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均以降温为主。
    数值预报产品在长江干流段面雨量概率预报中的释用
    付晓辉,肖稳安,龙利民,熊传辉
    2006, (4):  537-540. 
    摘要 ( 20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运用2003年6~8月国家气象中心T213L31、武汉暴雨所MAPS数值预报产品,读取一定经纬度范围内的格点资料进行处理,得到最初因子。应用统计软件对最初因子与面雨量实况值进行聚类分析,并依据最优化的原则,将因子分为若干“段”,面雨量实况值(R)分为4个等级:无雨、0<R≤5 mm、5 mm<R<15 mm和R≥15 mm。针对不同的等级,分别求出因子各“段”的降水频率作为X样本序列;相应地,R取“0”或“1”形成Y样本序列,用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建立长江干流段面雨量概率预报方程。
    自然灾害
    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暴雨频次的时空分布特征
    王龙学,寿绍文,杨金虎
    2006, (4):  541-545. 
    摘要 ( 30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1960~2003年81个台站汛期(5~9月)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出了不同台站近44年逐年汛期暴雨事件的发生频次,并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汛期暴雨事件最频发的区域在皖南到赣北一带,而北部的鄂北和皖北是最少发的区域;一致性异常特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暴雨事件发生频次的最主要空间模态;汛期暴雨事件发生频次可分为以下5个主要的空间分型:两湖平原型、北方型、长江沿江型、南方型、沿海型;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两湖平原型、长江沿江型和沿海型暴雨事件发生频次表现为较明显的增加趋势,南方型基本没有长期变化趋势,但有先降后升的特点,而北方型表现为弱的减少趋势;近44年来暴雨事件发生频次各分区的周期振荡不太一致。
    基于GIS技术的洪水淹没计算分析系统建立与应用
    韩用顺,杨命青,蒋宗立,袁 会,姜 军
    2006, (4):  546-550. 
    摘要 ( 25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洪水淹没范围的计算分析是防汛救灾管理和灾害损失评估的核心任务,而利用高新技术对洪水进行监测管理、计算分析和灾害损失评估,一直是防汛应急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为此,探讨防洪流域洪水淹没计算分析系统的解决方案和实现方法,对应用系统的软硬件环境、体系结构、系统内容、系统功能和技术特点等进行详细说明,采用较为成熟的模型技术和计算机手段,研究建立基于GIS技术的洪水淹没计算分析系统,实现多源数据管理、洪水演进模拟、淹没范围计算和灾害损失评估等功能,并在海子水库防汛救灾管理工作中运行良好。应用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分析模型能准确地计算模拟洪水淹没范围;洪水淹没面积的计算精度以及灾害评估和预测分析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空间数据精度的优劣和相关统计数据的完备程度。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