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5, Vol. 14 >> Issue (4): 397-404.

•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下一篇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边界界定研究

于涛方(1), 吴志强(2)   

  • 收稿日期:2004-07-06 修回日期:2004-11-30 出版日期:2005-07-20
  • 通讯作者: 于涛方

BOUNDARY ANALYSIS OF THE YANGTZE DELTA MEGALOPOLIS REGION

YU Tao-fang(1), WU Zhi-qiang(2)   

  • Received:2004-07-06 Revised:2004-11-30 Online:2005-07-20
  • Contact: YU Tao-fang

摘要: 都市连绵区的边界界定对象包括两个方面,都市连绵区的整体空间范围边界界定和内部结构边界界定。对长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所有的238个县、市、区的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相应都市区的结构特征以及都市区的空间组合特征等,进而确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整体范围边界和内部结构边界。其结论包括①长三角都市连绵区的整体空间范围包括苏州、无锡、宁波的全部以及上海、南京、常州、杭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和绍兴、舟山的部分县市区;②长三角的内部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以上海为中心的环太湖城镇密集区,以南京为中心形成沿长江城镇区,以杭州、宁波为中心形成环杭州湾城镇密集区,其内部边界界线分别以镇江丹徒区、嘉兴—湖州为边界地带。从核心城市上海角度看,整个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内部结构呈现“圈层推进+轴线延伸”的空间特征。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都市连绵区, 边界界定, 都市区, 区域结构类型, 行业门类人口

Abstract: The Boundary analysis of megalopolis contains mainly the whole spatial boundaries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boundaries. With the method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the cluster analysis, 238 counties, cities and districts in the Yangtze areas were explored of the structure features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s of metropolis. Then the above two kinds of boundaries of the megalopolis is analyzed. The findings include, first, the whole spatial boundaries of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 containing Suzhou, Wuxi, Ningbo, and Parts of Shanghai, Nanjing, Changzhou, Hangzhou, Zhenjiang, Yangzhou, Taizhou, Nantong, Shaoxing, Zhoushan. The second is that the megalopoli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HuanTaihu Lake Regions with the core city of Shanghai, the Yangtze River Regions with the core city of Nanjing and the Hangzhou Bay Regions with the core city of Hangzhou and Ningbo.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boundaries are locate at Dantu and JiaxingHuzhou. With the perspectives of Shanghai,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of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s have features of consenters and axes characters.

Key words: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 megalopolis, boundaries, metropolis, regional types, employment populace

[1] 汪聪聪, 王益澄, 马仁锋, 王静敏. 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的空间计量研究——以长三角洲地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28(01): 1-11.
[2] 叶潇潇, 赵一飞. 基于聚类分析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Z1): 17-24.
[3] 潘坤友, 曹有挥, 吴威, 梁双波, 魏鸿雁. 长江三角洲班轮公司挂靠港选择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1): 1704-1710.
[4] 王坤, 黄震方, 曹芳东, 陈晓艳.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7): 1016-1023.
[5] 温康民, 史军, 马井会. 1961~201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霾日季节特征及变化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4): 621-629.
[6] 陈肖飞, 姚士谋, 张落成. 199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耕地资源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9): 1521-1527.
[7] 乔伟峰, 王亚华, 项灵志. 基于知识与规则的土地利用信息分层提取研究——以南京市都市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7): 1079-1085.
[8] 吴国清. 上海都市旅游与长三角区域旅游的互动响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7): 597-.
[9] 尚正永, 张小林.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城市体系的分形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11): 997-.
[10] 许乃政 , 张桃林, 王兴祥, 刘红樱, 梁晓红.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无机碳库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11): 1038-.
[11] 陈多长. 长江三角洲局部地区土壤污染的社会经济原因及其对策探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10): 943-.
[12] 向云波,徐长乐,彭秀芬.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5): 661-661.
[13] 肖亚丽, 蒋大和.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城市建设定量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5): 549-549.
[14] 李书恒, 郭 伟, 施晓冬, 朱大奎. 舟山群岛海洋环境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4): 425-425.
[15] 赵言文,, 施毅超,胡正义, 牛高华| 孙 燕.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保护探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4): 461-46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李 娜,许有鹏, 陈 爽. 苏州城市化进程对降雨特征影响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3): 335 -339 .
[2] 向 波,纪昌明,蓝霄峰,罗庆松. 地下水非稳定流问题的有限分析五点格式[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6): 721 .
[3] 刘传江,朱劲松.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4): 522 .
[4] 孙维侠, 赵永存, 黄 标, 廖菁菁, 王志刚, 王洪杰. 长三角典型地区土壤环境中Se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1): 113 .
[5] 肖思思, 黄贤金, 彭补拙, 濮励杰, 陈 逸. 经济发达县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5): 674 .
[6] 陈 逸,黄贤金,彭补拙,濮励杰,张 健 . 经济发达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镉的含量特征——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3): 391 .
[7] 魏显虎|杜耘,蔡述明,薛怀平,刘韬,. 清江流域1995~2000年土壤侵蚀时空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Sup1): 120 -124 .
[8] 姚书春,薛 滨,夏威岚. 洪湖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环境响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4): 475 -480 .
[9] 林建伟,王里奥, 赵建夫,张 军,袁 辉. 三峡库区生活垃圾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1): 104 -108 .
[10] 时连强,李九发,应 铭,左书华,徐海根. 长江口没冒沙演变过程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响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4): 458 -4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