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4年 第23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4-02-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基于改进灰靶模型的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张俊凤| 花盛| 刘友兆| 孟展
    2014, (02):  153.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01
    摘要 ( 745 )   PDF (1840KB) ( 1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土地整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重大举措。基于改进的灰靶模型和改进的熵值法,从土地整治应具备资源经济的实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的力度、促进环境友好的程度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江苏省土地整治的可持续性,为后续土地整治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从评价结果来看,江苏省土地整治基本处于可持续状态,但区域间的差异较大,苏北明显好于苏中和苏南地区,其中徐州达到Ⅳ级高度可持续的全省最高等级;土地整治的单层面可持续性表明,全省土地整治保障粮食安全能力的可持续性均在Ⅱ级水平以上,但多数存在社会和谐与环境友好不可持续的问题。为了提升土地整治的可持续性,应将土地整治工作的重点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防范社会和生态风险方向倾斜,建立相应的公众参与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苏南和皖北平原地区乡村聚落分形特征对比分析——以镇江丹阳市和宿州埇桥区为例
    吴江国| 张小林| 冀亚哲
    2014, (02):  161.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02
    摘要 ( 780 )   PDF (855KB) ( 1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聚落规模和空间结构的研究历来是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分形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聚落的定量研究,而相对于城镇体系分形研究,乡村聚落体系的分形研究是一块“短板”。为定量对比分析苏南地区与皖北地区的聚落体系的分形特征,以ArcGIS93软件为平台,在县域尺度上选取镇江丹阳市和宿州埇桥区平原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豪斯道夫维数对比分析了聚落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差异,通过计算关联维数和集聚维数,从聚落要素的空间相关性和聚落随机集聚的向心性两方面,分析了聚落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差异,对聚落体系的空间集聚性的多级分形特征差异作了重点探讨。结果表明:丹阳市和埇桥区规模分布分形的判定系数R2分别为0966和0962、空间结构的相关系数R2在0990左右,表明苏南地区和皖北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在规模分布和空间结构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分形特征,表现出自相似结构,且皖北地区聚落体系处低水平发展阶段;苏南地区和皖北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的空间集聚性存在多级分形的特征,苏南地区的城市的集聚性强于皖北地区,而镇(乡)和中心村的集聚性(分维数D平均值为2162和2029)则明显小于皖北地区(分维数D平均值为1916和1592);平原地区聚落体系的分形特征与其城市化阶段密切相关。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分形思想进行聚落体系规划,有效地利用地理空间资源,优化区域聚落体系结构

    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拓扑通达性的时空演化
    刘承良| 余瑞林| 段德忠| 张红
    2014, (02):  170.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03
    摘要 ( 911 )   PDF (1746KB) ( 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基于1989~2010年加权城乡道路网拓扑空间数据库和网络发育评价模型,对武汉城市圈20多年来城乡道路网发育程度进行动态分析和空间演化的研究。结果表明:20多年来武汉城市圈高速城乡道路网发育程度明显改善,经历了由树状网络—回路网络—网络拓展阶段,但路网空间生长尚未饱和,外向拓展和内部充填的潜力较大;通达性重心和中心的空间迁移变化不明显,囿于武汉市城区,宏观上保持高度的稳定性,但其微观格局存在跳跃性和突变性;圈域城乡节点拓扑通达性指数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相对均衡”的动态变化,但整体上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和集聚;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通达性分布与城乡节点发育、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空间上已开始打破“核心-边缘”的特点,呈现等级圈层发展的趋势

    自然资源
    基于游客支付意愿的生态补偿经济价值评估
    石玲| 马炜| 孙玉军| 朱曦| 晏中强
    2014, (02):  180.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04
    摘要 ( 842 )   PDF (1541KB) ( 1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意愿调查法,通过支付卡式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武汉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573%的受访者愿意为环境进行补偿性的支付;问卷调查结果认为,支付意愿值随年龄、个人月收入和文化程度等不同而变化,年龄大、文化程度和收入高,而且游览次数多的游人,支付愿意值更高。支付意愿分布范围是44~78元,平均值和多元线性回归两种方法估计得到支付意愿值分别为61元/人和77元/人。以2011年游客量43万人次计算,总支付意愿为2967万元

    城市水足迹对比分析——以上海和重庆为例
    邓晓军| 韩龙飞| 杨明楠| 于志慧| 张媛
    2014, (02):  189.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05
    摘要 ( 947 )   PDF (798KB)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虚拟水和水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城市水足迹的概念,构建了城市水足迹的计算模型,并对上海和重庆1999~2008年的水足迹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两市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近10 a来上海和重庆的水足迹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且两者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重庆的水足迹结构变化不大,而上海的虚拟水净输入量所占比例快速增长;上海的水资源利用呈严重超载状态,重庆的水资源利用尚处于安全范围;上海的水资源自给能力较低,对外依赖的程度远高于重庆;重庆的水资源利用效益比上海低得多。最后,分别从消费者、生产者和管理者的角度提出了保障城市水资源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水资源效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基于文献的述评
    魏楚| 沈满洪
    2014, (02):  197.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06
    摘要 ( 770 )   PDF (693KB) ( 1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高水资源效率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根本途径。按照水资源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物质循环流,可以划分为水资源生产性部门和水资源消费性部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需要分别从改善供水效率和提高用水效率两个层面进行。通过对文献的集成式梳理和归纳,识别出水资源生产性部门的供水效率同生产经营规模、企业所有制、政府管制手段存在联系,而水资源价格、产业和产品结构、技术水平以及地区和行业间差异则是水资源消费部门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未来对水资源效率的相关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领域:加强对水资源效率的科学界定、水资源效率的测度方法的创新、水资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的研究、促进水资源效率提高的政策设计等

    农业发展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民投资意愿及额度
    吴九兴| 杨钢桥
    2014, (02):  205.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07
    摘要 ( 810 )   PDF (690KB) ( 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筹措是保障后期管护效果的重要前提。利用武汉城市圈5个县区390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受访农民对后期管护的认知状况和投资意愿,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参与后期管护投资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分析支付意愿分布,测算受访农民的平均支付意愿额度。研究结果表明,村干部身份、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人均收入、耕地经营规模、非农收入比例、对后期管护工作内容的认知水平6个因素显著影响农户参与后期管护投资的意愿;研究区农户投资后期管护的年平均支付意愿金额为21962元/户,7个农地整理区的农户投资后期管护的支付意愿总额数量可观。最后,提出要重视村干部的带头作用,培训农民提高其人力资本,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鼓励耕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而筹措管护资金则必须同时考虑农民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

    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的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非市场价值研究
    何可| 张俊飚, 丰军辉
    2014, (02):  213.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08
    摘要 ( 1369 )   PDF (693KB) ( 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但相关的实证研究却较为缺乏。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估算了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的非市场价值,并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PB)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户对生态环境认知程度较低,但对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的态度积极。(2)685%的农户愿意为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所带来的生态福利付费,年平均支付意愿为13008~18984元/(a·户)。(3)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蕴含较大的非市场价值。湖北省农户愿意支付的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金额年现值总额为1394~2036亿元,相当于湖北省2011年农业生产总值的033%~048%。(4)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以及家庭年纯收入是影响农户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支付意愿的主要决定因素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安徽省水资源评价
    刘民士|刘晓双|侯兰功
    2014, (02):  220.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09
    摘要 ( 1090 )   PDF (744KB) ( 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安徽省2011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了该省2010年水足迹,并对水资源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安徽省总的水足迹为72898亿m3,人均水足迹为1 06779 m3/人,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3144 m3/人,水资源的消耗已明显超出其水资源可利用量,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2)安徽省水足迹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占全省水足迹总量的9949%;(3)此外,安徽省万元GDP水足迹值相对较高,反映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现实状况。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农业生产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开发利用过境水来实现安徽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结果可为全省水资源科学利用和管理提供有利的参考

    生态环境
    如东县不同年限滩涂围垦区土壤pH与养分相关性研究
    张晶|濮励杰|朱明|许艳
    2014, (02):  225.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10
    摘要 ( 873 )   PDF (833KB) ( 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滩涂围垦是沿海地区开拓土地资源和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措施,土壤环境也因此发生剧烈变化。以江苏如东县沿海不同年限的垦区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壤pH值、有机质和氮、磷、钾速效养分的分布情况,pH值、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相关性随垦区围垦年限而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如东滩涂围垦区土壤呈碱性,土壤养分较为缺乏;随着围垦年限的增加,垦区土壤pH值下降,土壤养分呈增加趋势,垦区围垦年限对土壤pH值、有机质与速效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影响,其中10 a围垦期是pH与有机质、速效磷之间相关性变化的转折点。围垦年限不仅对垦区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绝对含量有着明显影响,还影响土壤pH值、有机质与土壤速效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随着垦区围垦年限的增加,人为活动影响程度加深,土壤逐渐从自然的滨海盐土向农业土壤演化,土壤要素间的相关关系逐渐向一般耕作土壤靠近

    基于灾变理论的盐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王亮|卞正富
    2014, (02):  231. 
    摘要 ( 1220 )   PDF (779KB) ( 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土地生态安全关系到区域的可续发展。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与灾变理论相结合,根据盐城市的土地利用特点,分别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盐城市2002~2011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变化情况,找出其中的问题,能为盐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研究表明:盐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等级除了2003年和2007年为安全等级外,其余8 a均为中等安全、不安全和极不安全等级,而且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人口、环保投入和城镇化是导致盐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等级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这种现实状况应该引起政府相关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农业发展
    巢湖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镉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杨晓辉|尹爱经|高超
    2014, (02):  237.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12
    摘要 ( 1052 )   PDF (1731KB) ( 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集巢湖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样品33个,研究镉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主要来源及影响因素,揭示沉积物中镉的富集规律及其生态风险。研究表明:巢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镉空间分异特征明显,镉的富集主要集中在流经合肥城区、郊区以及部分中小城镇的河段,南淝河、店埠河等城市河流沉积物中镉的平均含量是杭埠河、丰乐河等非城市流域的2倍以上。沉积物镉含量与钙呈显著正相关,显示二者在成因上的密切联系。粒度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沉积物中镉的含量。南淝河上的部分采样点镉的富集系数超过100,达到严重污染的程度。城区下游采样点人为污染贡献均超过50%,部分达85%以上。说明流经合肥市区的南淝河向巢湖输送的沉积物中,镉的生态风险大,是巢湖流域镉等重金属污染控制的重点

    生态环境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COD和氨氮工业污染源解析
    雷沛|张洪|单保庆|张高科
    2014, (02):  243.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13
    摘要 ( 682 )   PDF (2840KB) ( 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2010年工业污染源普查更新数据,以COD和氨氮为分析对象,从排放总量、排放经济强度以及石化、冶金等13类工业行业分类来综合解析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工业污染源排放特征和行业贡献。结果表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工业点源COD、氨氮排放量分别为17 9197 t、2 8413 t;十堰、汉中、商洛工业源COD和氨氮贡献率分别为397%、226%、194%和188%、359%、381%,是COD、氨氮排放贡献率最大的3个地级市。制药、食品和石化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COD排放贡献较高的行业,贡献率分别为40%、19%和16%;而石化、采掘和冶金分别为氨氮排放贡献了45%、20%和17%,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高氨氮排放行业。皮革、造纸2个行业的万元工业产值COD及氨氮排放量均位于前列,分别为335 kgCOD/万元、251 kgCOD/万元和470 kg氨氮/万元、227 kg氨氮/万元。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区域污染防治与管理应从流域层面综合考虑,实施“分区管理、重点控制,分期执行,长久监管”措施

    汉江中下游流域工业污染源解析
    曾祉祥|张洪|单保庆|杨红刚
    2014, (02):  252.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14
    摘要 ( 689 )   PDF (4122KB) ( 1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2010年污染源普查更新数据对汉江中下游流域工业污染源的废水、COD及氨氮排放量按不同行政区划级别进行分类统计和归纳,描述流域工业污染源的地域分布及各行政区划内工业源排污力度。同时结合流域各企业工业经济生产总值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对工业污染源排放强度特征与行业贡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襄阳市废水、COD、氨氮排放量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53%、45%、25%;工业源行业解析显示石化行业对废水、COD、氨氮排放贡献突出,相应的贡献率分别为49%、34%、81%;造纸、纺织和石化行业分别为万元工业产值废水、COD及氨氮排放最高的行业,其值分别为721 t废水/万元、132 kgCOD/万元和079 kg氨氮/万元

    多重组合神经网络模型在湖库总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崔东文
    2014, (02):  260.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15
    摘要 ( 752 )   PDF (1117KB) ( 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湖库总磷(TP)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往往并不显著,导致总磷预测精度不高,效果不理想。为提高总磷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BP、Elman、RBF、GRNN(以下简称BP等4种)神经网络算法原理的组合预测模型,将影响总磷预测精度的NH+4N、CODMn和透明度3个相关因子作为BP等4种模型的输入向量,总磷实测值作为输出向量,构建3输入1输出的单一预测模型;以BP等4种单一模型预测结果作为下一BP等4种模型的输入向量,总磷实测值作为输出向量,从而构建4输入1输出的一次组合预测模型;再以一次组合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作为下一BP等4种模型的输入向量,总磷实测值作为输出向量,构建4输入1输出的二次组合预测模型;依次类推,构建8种方案的多重组合预测模型。并构建GABP模型作为对比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BP等4种单一模型及GABP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组合模型随着组合重数的增加,预测精度显著提高,表明多重组合模型用于湖库总磷预测是合理可行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是提高预测精度的有效方法;(2)方案2~8中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均优于GABP模型(除方案2中的GRNN外),表明组合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其中,方案3中的BP模型、方案4~8中的BP、Elman和RBF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0%,预测精度均令人满意,尤以方案6~8中的BP、Elman和RBF模型的预测精度为最高(平均相对误差均在9%以内),均优于其他组合模型

    江西千烟洲木荷液流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涂洁|刘琪璟|王辉民|廖迎春|李燕燕
    2014, (02):  267.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16
    摘要 ( 832 )   PDF (1078KB) ( 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Granier热扩散式探针对江西千烟洲木荷(Schima superba)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监测,并对气象因子进行同步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木荷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晴天为宽峰型曲线,阴天为单峰型曲线,雨天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月份木荷树干液流速率大小以及液流启动、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各月平均液流速率(cm/s)大小关系依次为7月(0001 663)>8月(0001 56)>6月(0.001 472)>9月(0.001 314)>5月(0.001 216)>4月(0001 101)>10月(0000 847)。6月液流启动时间最早, 5、7、8、9月均推迟 05~1 h,4、10月最迟。7月液流最早达到峰值,5、6、8月次之,9、10月最迟。液流启动和达到峰值均滞后太阳辐射1 h,而与冠层温度、相对湿度不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包含与不包含时滞效应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液流速率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平均净辐射呈显著正相关,与冠层温度相关性较弱。气象因子对木荷液流速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平均净辐射(0677*〖KG-*2〗*)>冠层相对湿度(-0417*〖KG-*2〗*)>冠层温度(0088)和平均净辐射(0752*〖KG-*2〗*)>冠层相对湿度(-0325*〖KG-*2〗*)>冠层温度(0158)。建立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的相关性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均良好,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3和095

    自然资源
    基于日降雨数据的湖北省降雨侵蚀力初步分析
    张家其|龚箭|吴宜进
    2014, (02):  274.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17
    摘要 ( 785 )   PDF (1969KB) ( 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日降雨数据估算降雨侵蚀力,以此评估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通过分析湖北省及周边26个气象台站1957~2008年逐日降雨量数据,基于日降雨侵蚀力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多年降雨侵蚀力,初步分析了其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湖北省降雨侵蚀力总体上呈现从东南地区向西北山区逐渐递减的趋势,鄂东南、西南较高,而西北部最低,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分布特征类似;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在年际变化上都呈现微弱上升趋势,1978年以来降雨侵蚀力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和2~3a的主周期变化;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分布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的77.42%,其中最大月降雨侵蚀力出现在7月份,占年降雨侵蚀力的22.3%。研究结果对水土流失预报及科学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
    三峡库区典型常绿阔叶林冠层降雨截留模拟研究
    王 冉|王玉杰|王云琦|刘春霞|郭 平
    2014, (02):  281.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18
    摘要 ( 684 )   PDF (963KB) ( 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验证修正的Gash模型对三峡库区内缙云山典型常绿阔叶林冠层截留模拟的适用性,基于2012年4~7月的气象和林分特征资料以及实测的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等资料,分析缙云山常绿阔叶林林外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特征,并应用修正的Gash模型对林冠截留量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周降雨累计截留量和单次降雨截留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分析模型参数对截留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34次降雨,总降雨量为5221 mm,平均降雨强度为13 mm/h,大部分为低雨强、低雨量级、长历时的降雨;穿透雨量、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的实测值分别为4509、96和616 mm,模拟值分别为4461、77和682 mm,模拟的截留量约高出实测值108%,模型能够较好适用于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场降雨截留总量的模拟。此外,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以林冠郁闭度c对模拟结果影响最大,其次为平均降雨强度R、林冠持水能力S和林冠平均蒸发速率E,而以树干茎流系数pt和树干持水能力St这2个参数对林冠截留总量影响很小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N2O排放及反硝化研究
    方芳|孙志伟|高红涛|郭劲松|李哲
    2014, (02):  287.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19
    摘要 ( 779 )   PDF (877KB)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C2H2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研究了三峡库区腹地忠县境内两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N2O排放及反硝化速率的变化及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消落带土壤N2O排放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农耕区消落带土壤N2O排放速率均值为2371±3161 g N/hm2·d,为人工植被恢复区土壤N2O排放速率均值的348倍,农耕区反硝化速率均值为10551±12660 g N/hm2·d,为人工植被恢复区反硝化速率均值的539倍,二者反硝化速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N2O排放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低高程消落带土壤反硝化作用相对较强。相关性分析表明,农耕区消落带N2O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和Eh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其反硝化速率与土壤温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消落带土壤N2O排放和反硝化作用受土壤温度影响明显。研究区域N2O/(N2O+N2)介于009~052,表明N2为消落带土壤反硝化作用的主要产物,但N2O的排放量也不容忽视。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消落带土壤N2O排放和反硝化作用有重要影响,而耕种等人类活动可显著提高消落带N2O排放量和反硝化损失量

    西南5省市极端气候指数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刘琳|徐宗学
    2014, (02):  294.  doi:10.11870/cjlyzyyhj201402020
    摘要 ( 759 )   PDF (2635KB) ( 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西南5省市的33个气象站,采用MK检验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西南5省市60 a来极端降水指数除PRCPTOT和CDD外均呈现出较弱的上升趋势,表明虽然该地区降水总量略有减少,但最大日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却有所增加;极端气温指数中TN10、TX10和DTR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他7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表明西南5省市有变暖的趋势,且昼夜温差变小;极端降水指数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生突变。在空间尺度上,西南5省市与降水量相关的极端降水指数呈现出西北到东南递增的分布规律,四川和云南部分地区处于低值区,而其连续干旱日数(CDD)却处于高值区,因此这两省的干旱风险较高;极端气温指数分布规律不明显,冷、暖系列指数表明云南省气温最高,贵州省最低,结合气温日较差(DTR)和暖期持续天数(WSDI)分析发现云南省发生极端气候事件的风险较大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