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3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2-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一体化与绿色化视角下江苏沿江地区的制造业空间重构研究
    张 鹏, 陈 雯, 袁 丰, 王 晖
    2021, (2):  257-268.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01
    摘要 ( 281 )   PDF (5169KB) ( 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造业重构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经济发展转型期区域一体化与绿色化如何共同影响制造业空间重构有待探究。运用区域分工指数、行业专业化指数、区域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等分析了1990~2016年江苏省沿江县域制造业在区域一体化与绿色化影响下的重构特征与驱动机理。研究发现:随着区域一体化与绿色化不断深入,沿江地区间制造业地区结构差异呈现先小后扩大再缩小,地区间产业同质化先减弱后增强的演化特征。制造业空间聚散格局整体呈现先集聚后扩散的态势;区域一体化初期“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制造业开始集聚;伴随一体化水平提高与绿色化发展深入,制造业开始向外扩散。污染密集的化工产业不断向长江以北、沿海、远离岸线、乡村与行政边界等地区扩散。区域一体化和绿色化通过政策扁平化与环境规制、企业主动扩张与被动迁移、技术扩散与绿色创新等相互作用驱动制造业空间重构。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企业创新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国家高新区企业的验证
    储姗姗, 汪 涛, 夏四友, 杨雪梅, 陈 静
    2021, (2):  269-279.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02
    摘要 ( 313 )   PDF (927KB) ( 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新区企业创新增效提质是增强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内生动力。从创新价值链视角出发,将企业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阶段和经济转化阶段,运用两阶段DEA模型分别对2016年江苏省12个国家高新区、11个技术领域以及各高新区内不同技术类型企业的整体和分阶段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回归模型探究每个阶段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江苏省国家高新区整体创新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技术开发效率表现优于经济转化效率。(2)高创新效率的技术领域集中在电子与信息、新材料等,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和光机电一体化等技术领域整体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3)以各阶段创新效率均值为分界,划分创新资源利用的四种模式,大部分高新区企业处于高开发-低转化和低开发-高转化型模式,存在技术创新与经济转化联系不够紧密的现象。(4)资本投入水平、劳动力的“质”和“量”、政府支持力度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阶段差异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强化知识交流网络、集聚多元化人才、调整资源投入产出评估方式及采取扬优补短式效率提升路径四个方面给出提升高新区企业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碳排放约束下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梓瑛, 王兆峰
    2021, (2):  280-289.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03
    摘要 ( 232 )   PDF (919KB) ( 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境因素对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是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对2011~2017年长江经济带旅游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传统DEA模型和非径向SBM模型分析碳排放对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程度,进一步探究碳排放约束下旅游产业效率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论为:(1)长江经济带整体旅游碳排放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上海市始终保持最大,其次是四川省,而安徽省是唯一一个碳排放总量下降的省份;(2)碳排放对旅游产业效率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从时序上看,长江经济带环境约束下旅游产业综合效率较低,贵州省始终处于高效状态,上海市降幅较大。从空间格局上看,上下游地区空间差异较大,中游地区逐渐缩小,主要原因在于分解指标的不协调发展,特别是规模效率。(3)从影响因素上看,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专门化程度、城市化水平和能源消耗水平对碳排放约束下的旅游产业效率呈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旅游产业专门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影响程度较大。而产业资本和交通发展水平不利于碳排放约束下旅游产业效率的提升。
    基于百度指数的长江三角洲虚拟旅游流流动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
    杜家禛, 徐 菁, 靳 诚
    2021, (2):  290-301.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04
    摘要 ( 396 )   PDF (3201KB) ( 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旅游流是游客在空间区域内的集散过程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效应,是旅游系统的神经中枢和纽带。传统旅游流研究多集中于现实旅游流,对虚拟旅游流涉及较少,数据获取多依靠调查问卷与景区提供,具有局限性。文章基于百度指数,在保证数据容量与准确度的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构建O-D虚拟旅游流矩阵探究区域虚拟旅游流流动特征,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从流入市域、流出市域两方面,分析不同市域的虚拟旅游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江三角洲虚拟旅游流空间分布不均,流动性较强,形成以合肥、南京、苏州、杭州、上海为核心节点的放射状网络。(2)A级景区数量、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以及公路里程可以较好的解释流入虚拟旅游流市域分布。其中,A级景区对流入虚拟旅游流影响最为显著,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展对长江三角洲西北部虚拟旅游流的流入具有推动力,而公路里程对整个长江三角洲流入虚拟旅游流影响最小。(3)私人汽车拥有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互联网宽带用户接入量对流出虚拟旅游流有较强的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的经济因素是市域虚拟旅游流流出的决定因素,经济越发达的区域,人们的出游意愿越强烈,也更愿意利用网络抓取旅游信息流追求高质量旅游出行行为。
    公众对古树名木认养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
    杨 娱, 田明华, 吴成亮, 黄三祥
    2021, (2):  302-309.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05
    摘要 ( 229 )   PDF (744KB) ( 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在北京市的实地调研数据为依据,采用排序logit模型论证了公众认养古树名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公众对于古树名木保护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以及年龄、职业、职业与资源保护的相关性、住所附近是否有古树名木等人口学特征,对公众出资认养古树名木意愿和出劳认养古树名木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为提高公众认养古树名木意愿,提出应首要考虑增强公众参与保护的愉快性,同时加强身边人的支持、克服公众认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加强对认养能获得的益处的宣传、增加古树名木认养等信息的宣传渠道、针对特定人群开展宣传等对策。
    自然资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治理成效
    朱捷缘, 卢慧婷, 郑天晨, 章 文, 唐立娜, 严 岩, 詹云军, 唐明方
    2021, (2):  310-320.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06
    摘要 ( 260 )   PDF (9804KB) ( 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土保持治理成效,从而为现阶段制定水土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遥感数据分析了水源区39个区县2010~2015年的生态系统变化,基于InVEST模型研究了水源区的土壤保持功能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式,2010~2015年水源区的自然生态空间面积、格局得到了提升优化,水土保持治理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1)水源区湿地、灌丛、森林等减缓泥沙流失的“汇”景观类型的面积增幅分别为11.49%、0.29%、0.11%,同时连通性升高,破碎化降低;农田、裸地等促进泥沙流失的“源”景观类型面积减幅分别为2.24%、2.39%,同时连通性下降,破碎化增强;(2)整体上植被恢复显著,植被覆盖度均值从63.06%提高到72.33%;(3)单位面积生态系统土壤保持能力增加了2.74 t/hm2,增幅为0.73%,总体上79.34%的区域土壤保持能力提升。值得重视的是,在人口分布较密集汉中盆地、丹江口库周、淅川中部和南部等农田平原地区,还需加强土壤保持治理,可通过在农业景观区域实施植物篱、栽植经济果林等措施,降低耕地、裸地的空间连接度,从而增强土壤保持能力。
    基于Landsat多光谱与PALSAR/PALSAR-2数据的汉江流域森林覆盖变化研究
    贾小凤, 朱红春, 凌 峰, 张一行, 王立辉, 杜 耘
    2021, (2):  321-329.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07
    摘要 ( 272 )   PDF (5172KB) ( 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森林覆盖对于保障水源地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监测汉江流域2007~2017年森林变化情况,以Landsat多光谱数据与ALOS(Advanced Land Observation Satellite)雷达遥感数据为基础,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区域特点,选取9个特征指数,利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提取2007和2017年森林分布,监测汉江流域森林覆盖变化。结果表明:结合Landsat多光谱数据与ALOS雷达遥感数据的分类精度最高,2007年森林分类整体精度为98.0%,2017年森林分类整体精度为98.6%,精度明显高于单独使用Landsat多光谱数据或ALOS 雷达数据的森林分类结果;2007~2017年十年间汉江流域森林面积增加了5 653.21 km2;森林呈现增多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西峡县、南召县和丹江口水库附近,而森林呈现减少的区域在荆门市、十堰市和汉中市附近区域。
    丹江口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人类活动时空关联分析
    王庭辉, 王 喜, 秦耀辰, 高 攀, 王海楠
    2021, (2):  330-341.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08
    摘要 ( 288 )   PDF (3217KB) ( 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良好的生态系统和协调的人地关系对丹江口库区水质的保证以及南水北调中线的顺利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为研究对象,以1991、2000、2010、2018年四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基于样本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解译获得四期土地利用数据,基于土地利用数据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流向损益模型、人类活动强度指数评估模型,并利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8年间,丹江口库区建设用地、水库河流和林地总体呈增长趋势,耕地、灌草地、内陆坑塘、湿地和未利用地总体呈减少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波动变化趋势,总体增加了43.93×108元,价值量的亏损主要来自于林地转化为耕地和建设用地,灌草地转化为耕地,价值量的增益主要来自于耕地转化为林地和水库河流。人类活动以低影响强度为主,中高影响强度在库区东部成片式分布,高影响强度区域呈零星块状分布且一直呈增加趋势。丹江口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人类活动强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
    抚河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响应
    傅 春, 毛安琪
    2021, (2):  342-350.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09
    摘要 ( 263 )   PDF (3206KB) ( 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揭示近十几年抚河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响应过程,通过2003、2010和2017年三期遥感影像图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土地利用图,基于SWAT模型,定量分析和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3~2010年和2010~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一致,林地和城镇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其余类型则呈现减少的趋势;(2)SWAT模型在抚河流域径流模拟中适用性好,李家渡水文站率定期和验证期结果R2和ENS均大于0.85,沙子岭水文站除了验证期ENS为0.77外,R2和ENS均大于0.80,两处站点相对误差|Re|均小于20%;(3)在气象数据同为2010~2016年及其他阈值设置相同的条件下,仅改变输入的土地利用图,发现林地面积的增加,耕地和草地面积的减小导致了2010年比2003年的多年平均月径流量降低0.65 m3/s,2017年的多年平均月径流量较2010年相比降低0.41 m3/s,后段时期的差异与前者相比较小与林地的增长减缓和城镇用地快速增长有关;(4)在第一阶段2003~2010年和第二阶段2010~2017年,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径流系数都处于降低状态,林地和草地面积的增加对径流系数有降低的效果,而径流系数升高一般是因为耕地、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或者林地面积减少导致的。
    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地表温度季节性空间分布与驱动力分析
    葛静茹, 王海军, 贺三维, 黄鑫鑫, 洪 松
    2021, (2):  351-360.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10
    摘要 ( 444 )   PDF (2597KB) ( 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2015年武汉市都市发展区30 m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8遥感影像反演近地表温度(LST),运用地统计学、地理加权回归(GWR)等方法,分析都市发展区、生态绿楔以及主城区四季LST时空分布规律和各驱动因子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更全面、科学地规划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和缓解热岛效应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与单一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OLS)相比,线性逐步回归(LSR)可以寻找最优的多驱动因子组合模型,与LSR拟合的结果相比,GWR模型R2值提高了0.04~0.09,且AIC值均明显减小;(2)LST存在空间聚集关系,“高-高”聚集主要发生在主城区、新型城镇发展区、主要交通干线沿线等更容易造成高温聚集的人工表面,其中夏季“高-高”聚集网格数最多且占比最大,而“低-低”聚集四季均主要发生在各大湖泊水系;(3)绿楔生态用地降温幅度各异,春季降温幅度不明显,夏季降温幅度最显著,各绿楔生态用地降温均超过2℃,且在一定范围内,LST随着与绿楔距离增大而升高,达到一定距离时,会随着与绿楔距离增加而趋于平缓或呈下降趋势;(4)与前人研究相比,景观格局对LST变化的解释程度整体较低,其原因可能是快速城市化导致人工表面积增加,相应的人工绿地也将增加,使得城市景观格局更加零散,导致LST受多种相互作用因素的影响;(5)影响四季LST的驱动因子空间差异较大,夏季土地覆盖和景观格局与冬季土地覆盖、景观格局和人为活动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说明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这些驱动因子对全域升温作用明显。
    长江上游流域水位长期变化特征分析
    施艾琳, 覃 军, 陈正洪
    2021, (2):  361-370.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11
    摘要 ( 916 )   PDF (2639KB) ( 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江上游地区的水能资源对于我国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长江上游水文的周期和突变规律,可以提前预防旱涝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长江上游清溪场水文站的水位资料进行插补延长,然后用小波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方法对三峡大坝蓄水前的1890~2002年旱季1~3月份和雨季6~8月份的水位序列的周期性、阶段性和突变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旱季水位在1890~1940年偏高,1940~2002年偏低;雨季水位在1965年以后持续偏低。(2)清溪场水文站旱季的水位存在5~8年的年际变化主周期,其中1900~1950年间5~8年的周期变化是显著的;清溪场水文站雨季水位的主周期为35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周期,1940~1960年存在8年左右的年际变化显著周期。(3)旱季水位在1933年发生突变,1933年以后水位由高向低转变,1940年以后水位持续偏低;雨季水位在1957年以后水位由高变低,1965年水位下降趋势加大,到1993年雨季水位显著降低,1997年以后雨季水位有升高的趋势。(4)长江上游流域面雨量与清溪场水位变化趋势相一致,明清小冰期东亚夏季风偏弱长江上游气候偏湿润水位整体较高,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全球气候相对变暖而东亚夏季风偏强,导致雨带偏北,长江上游气候转而偏干水位整体偏低。
    基于遥感影像序列的建设占用农用地时空信息提取
    郝玉珠, 陈振杰, 侯仁福, 王贝贝
    2021, (2):  371-381.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12
    摘要 ( 229 )   PDF (3388KB) ( 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深入,大量农用地被建设占用,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因此,农用地保护刻不容缓,而及时获取建设占用农用地时空信息是其重要基础。利用长时间序列Landsat影像,构建了一种基于时序异常值分段检测的建设占用农用地信息提取方法。首先构造多种指数的原始时间序列和年际变化率时间序列,根据年际变化率时间序列选择能够显著表征建设占用农用地的指数,然后采用异常值检测算法对年际变化率时间序列进行异常值检测以获取发生土地利用变化的像元及其变化时点,最后根据变化时点将原始时间序列分割为三段子序列,并分别与建设用地原始时间序列、农用地原始时间序列对应的子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识别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像元。实验证明,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快速获取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变化时点和空间位置信息,变化时点检测的总体精度为89.35%,Kappa系数为0.88;空间位置检测精测精度为93.49%,Kappa系数为0.91。
    生态环境
    长三角PM 2.5和O 3变化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陈优良, 李亚倩
    2021, (2):  382-396.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13
    摘要 ( 221 )   PDF (5422KB) ( 2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2017年长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小时数据,结合同期ECMWF气象资料,采用GIS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数理统计研究了区域O 3、PM 2.5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O 3浓度在5和9月值最高,O 3_8 h日变化特征呈拉伸型 S曲线,在19:00、20:00达到浓度峰值,峰值浓度最大的地区是滁州,为111 μg/m 3;O 3空间分布由北到南逐渐降低,并且春季(136.57 μg/m 3)>夏季(117.35 μg/m 3)>秋季(83.23 μg/m 3)>冬季(77.06 μg/m 3);O 3与其前体物CO、NO 2相关性较强;当15<T≤20℃,100<PRS≤100.5 kpa时,O 3浓度超标最严重。(2)PM 2.5浓度月均值呈不规则U型分布,低谷期在7、8月;上海浙江区域日均浓度第一个峰值在9:00~10:00,安徽江苏区域是11:00~12:00,第二个峰值均在21:00;PM 2.5空间分布内陆城市高于沿海城市,冬季(62.21 μg/m 3)>春季(44.70 μg/m 3)≈秋季(44.14 μg/m 3)>夏季(31.33 μg/m 3);与NO 2、SO 2相比,PM 2.5和CO相关性更强;O 3与温度、相对湿度是正相关,与风速、风向、气压、边界层高度、降水量则是负相关,PM 2.5与风向、气压是正相关,与其他因素是负相关;当温度低于5℃,100<PRS≤100.5 kpa时,长三角城市群PM 2.5超标率最高。
    气候变暖背景下安徽省月NDVI动态变化研究
    徐光来, 杨先成, 徐晓华, 李爱娟, 杨强强
    2021, (2):  397-406.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14
    摘要 ( 234 )   PDF (5587KB) ( 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表植被覆盖时空动态变化能很好地反映气候变化。基于2000~2016年MODIS NDVI逐月数据及同期内格点降水和气温数据,探讨了安徽省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安徽省NDVI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全省平均增速为5.7~11.3×10-3/a,其中,旱地增长较快,阔叶林和灌丛增长较缓。时间上,除水田外,10月至翌年3月具有显著增加趋势,6~9月增加趋势不明显。空间上,皖南山区、江淮之间大别山区和淮北平原增长较快;(2)各种植被类型月均NDVI与气温或降水具有相关性。且NDVI均为与前一个月的气温或降水相关性最高的时滞特点;(3)像元尺度NDVI与气温的偏相关系数较大,其中正相关达到0.01显著性水平的面积占92.2%。而与降水的偏相关性较小,其中正相关达到0.01显著性水平的面积仅占8.2%。月尺度NDVI的驱动类型分析结果表明,气温驱动型占75.0%,降水气温共同驱动型占15.3%。研究结果可为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
    岳伟, 陈曦, 伍琼, 陈金华, 蒋跃林, 王晓东, 王珍
    2021, (2):  407-418.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15
    摘要 ( 358 )   PDF (1565KB) ( 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安徽省淮北地区24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及对应市(县)1961~2014年夏玉米产量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玉米生长季太阳总辐射、≥10℃积温、气温日较差、降水量等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夏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61~2018年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玉米全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并进期、生殖生长期太阳总辐射和日较差均呈极显著减少趋势(P <0.01),≥10℃积温和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太阳总辐射和气温日较差由北向南逐渐减少,≥10℃积温空间差异小,降水量总体呈径向分布,高值区位于淮北东部。(2)近58 a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玉米生长季太阳总辐射和日较差分别在1981和1982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突变后较突变前分别减少了220.1 MJ·m -2和0.7℃;≥10℃积温、降水量无明显突变点。(3)降水量是影响淮北地区夏玉米气象产量的主要因子,并与气象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10℃积温对夏玉米气象产量影响为负效应,其中并进期达显著水平(P <0.05);太阳总辐射和气温日较差影响不显著。气候资源变化对夏玉米气象产量综合影响在全生育期和并进期达到显著水平(P <0.05),在营养生长期达极显著水平(P<0.01)。(4)安徽省淮北地区在夏玉米种植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分调节能力,提高夏玉米气象产量。
    2000~2018年鄂西山区植被E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地形效应
    陈亮, 王学雷, 杨超, 刘昔, 吕晓蓉, 范韦莹
    2021, (2):  419-426.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16
    摘要 ( 238 )   PDF (5634KB) ( 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鄂西山区植被EVI的空间分异、时空演变及地形效应,可为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与分区保护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植被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MOD13Q1 EVI数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对2000~2018年鄂西山区EVI时空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高程、坡度和坡向数据等探讨了其对地形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鄂西山区EVI值整体上呈现北部低,中部和南部高,东部低西部高的空间分布特点。2000~2018年鄂西山区EVI平均值介于0.57~0.66之间,整体呈现改善态势。(2)EVI变化趋势主要以基本不变为主,占鄂西山区总面积的85.74%;轻微减少和显著减少区分别只占总面积的0.23%和0.17%,分布零散;轻微增加和显著增加区域分别占8.35%和5.51%,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中部的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县、谷城县、南漳县、神农架等地区。(3)海拔<700 m以及坡度<14°区域是植被主要退化区;中海拔区域(700~1 700 m)以及坡度>14°区域是植被主要改善区。建议鄂西山区未来注重对低海拔、缓坡区域的植被保护。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甬江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缪鑫辉, 梁勤欧
    2021, (2):  427-438.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17
    摘要 ( 256 )   PDF (5079KB) ( 1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定量地评价生态环境变化。选取2000、2009、2017年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湿度、绿度、干度、热度4个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SEI(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对17年间甬江流域进行生态环境变化定量分析和动态监测评价。结果表明:(1)2000~2017年间甬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00、2009和2017年的RSEI均值分别为0.724、0.651和0.687,17年来下降了5.11%。(2)2000~2009年甬江流域生态逐步恶化,而2009~2017年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明显变差的面积为1 392.49 km 2,约占29.63%,明显好转的面积仅为699.1 km 2,仅占14.88%,呈现老城区变好,城市外围地带变差,林地、农田等保持稳定的特点。(3)在4个指标中,绿度指标的影响力较大,受建筑因素作用的热度指标影响力最具潜力,说明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与不透水面的增加以及绿地景观的消减有关。
    云南喀斯特关键带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与人为影响因子解析
    何云玲, 余岚, 屈新星, 闫文波
    2021, (2):  439-447.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18
    摘要 ( 429 )   PDF (4512KB) ( 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受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滇东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严重,当地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基于MODIS-NDVI数据通过像元二分模型提取植被覆盖度FVC,采用回归与残差分析等方法对2000~2016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其变化的气候和人为因子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近17年研究区FVC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增长速率为春季(0.005 0/a)>冬季(0.004 3/a)>秋季(0.004 0/a)>夏季(0.000 3/a),年增长速率0.003 6/a。2000年以来FVC呈增加趋势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比例在85%以上,而在市域、县域中心区以减少为主。研究区分别有56.41%、61.47%的FVC与气温、降水因子的相关系数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主要呈正相关关系。2000~2016年研究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持续增加的面积占总面积80.54%,持续减弱的面积占13%,影响不变的面积占6.46%,人类活动对FVC变化的影响呈持续加强的趋势。研究结果将为定量评估喀斯特区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和生态修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发展
    效益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 ——基于不同生产环节的异质性分析
    杨彩艳, 齐振宏, 黄炜虹, 陈雪婷
    2021, (2):  448-458.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19
    摘要 ( 146 )   PDF (773KB) ( 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数理推导建立了农户绿色生产技术效益认知与采纳行为之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2017年8月在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获取的946份实地调研数据,通过构建的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和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了效益认知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对绿色生产技术的不同效益认知对其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存在不同影响效应。农户对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行为受社会效益认知和生态效益认知的显著正向影响,采纳程度受经济效益认知和社会效益认知的显著正向影响。(2)农户对不同生产环节绿色生产的技术采纳行为受到不同效益认知的影响。产前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受经济效益认知和社会效益认知的显著正向影响;产中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行为受社会效益认知的显著正向影响;而产后环节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用则受到社会效益认知和生态效益认知的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研究认为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在进行绿色生产技术宣传及培训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
    农业环境规制促进了小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吗?
    黄伟华, 祁春节, 方国柱, 雷权勇
    2021, (2):  459-471.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20
    摘要 ( 221 )   PDF (893KB) ( 1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1998~2016年中国小麦主产省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了环境约束下小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并利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环境规制对小麦GTFP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小麦GTFP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环境规制能够促进本区域的技术创新,从而带动小麦GTFP的增长,同时邻域通过环境规制所实现的技术创新对本区域小麦GTFP的增长有正向溢出效应;(2)环境规制强度和小麦GTFP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西部地区处于拐点左侧,而大部分中部地区则处于右侧,说明中国小麦产业中强“波特假说”具有阶段性;(3)由于小麦GTFP显著低于传统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小麦产业存在着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
    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点对农户生产的溢出效应研究
    周力, 魏政, 应瑞瑶
    2021, (2):  472-483.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21
    摘要 ( 257 )   PDF (800KB) ( 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2017年在江西和湖南两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点对试点周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并检验试点溢出作用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的启动,引起周边农户水稻种植面积与水稻面积占比减少,但通过技术溢出使农户对耕地修复技术的采用量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靠近治理试点的区域,风险厌恶者减少水稻种植,但增加技术施用量治理污染;时间偏好低的农户等待政策试点范围扩大,不会改变水稻种植规模但会减少治理技术投入;随着试点间隔时间的扩大,位于试点区域周边的农户增加水稻种植面积,但减少治理技术采用量。研究结论为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与治理试点范围的扩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服务供给对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
    余威震, 罗小锋, 黄炎忠, 唐林
    2021, (2):  484-492.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22
    摘要 ( 174 )   PDF (754KB) ( 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对实现我国化肥减量增效、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利用2018年湖北省755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基于技术推广细分环节视角,分析服务供给对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样本地区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率较低,仅为25.7%,且各技术推广环节服务供给有限,均不足一半;(2)测土、供应以及施肥指导3个环节的服务供给,对稻农技术采纳行为均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3)服务供给通过提升稻农肥料区分能力、增强科学施肥认知以及绿色生产重要性认知三条途径提高了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的概率。对此,建议增加农技推广各细分环节的服务供给,加强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加快农技推广理念的转变,最终实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 ——基于川渝地区860户柑橘种植户施肥行为的调查
    何悦, 漆雁斌
    2021, (2):  493-506.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23
    摘要 ( 165 )   PDF (860KB) ( 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运用川渝地区860户柑橘种植户施肥行为的调研数据,从农户感知异质性的视角,根据“内外因素—主观感受—意愿—行为”的逻辑深入探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农户知识能力、市场环境的感知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影响,政府激励和政府规制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有显著影响,组织参与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影响均不显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影响;知觉行为控制、绿色生产意愿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有显著影响;政策满意度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从而形成多条促使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路径,其中知识能力的影响效应最大。基于此,该文认为通过提高农户绿色生产知识水平、提升产业组织的服务水平、加强农业市场监管、完善政府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可促使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
    农地确权、确权方式与农地转出多维决策 ——基于云贵川1490户农户的调查
    任天驰, 杨汭华
    2021, (2):  507-518.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2024
    摘要 ( 204 )   PDF (870KB) ( 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地确权是否促进农地流转是目前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通过构建“农地确权方式”→“ 激励效应、交易费用效应、价格效应”→“农地转出多维决策”的逻辑框架,从确权方式的异质性视角为当前学界分歧寻求一致性的解释。基于云贵川3省1 490户农户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简单地认为农地确权促进或抑制农地流转是欠妥的,农户农地流转决策与不同的确权方式有关,其中确权不确地方式显著促进了农户转出土地,而确权确地方式却不存在显著影响;(2)农地确权主要通过促使农地流转合约正式化降低交易费用,确权不确地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农地流转的交易范围以及转出面积比重;(3)农地确权及不同确权方式均未显著推高农地转出租金。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