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5, Vol. 24 >> Issue (09): 1606-1612.doi: 10.11870/cjlyzyyhj201509023
黄小燕1, 韦杰1,2
HUANG Xiao-yan1, WEI Jie1,2
摘要: 利用长江上游主要水文站1956~2010年输沙量数据和雨量站日降雨量时间序列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研究流域降雨侵蚀力与河流输沙量的关系,并估算长江上游各子流域降雨侵蚀力变化对河流输沙量的总体贡献。结果表明:长江上游降雨侵蚀力为2 362 MJ·mm/(hm2·h·a)到3 814 MJ·mm/(hm2·h·a),多年平均值为3 006 MJ·mm/(hm2·h·a);各子流域的年均降雨侵蚀力差异较大,其中乌江子流域最大,为5 055 MJ·mm/(hm2·h·a),金沙江子流域最小(1 560 MJ·mm/(hm2·h·a)),不足乌江子流域的1/3。各子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极值比大小嘉陵江 > 岷江 > 乌江 > 金沙江。长江上游流域以及子流域输沙量在1956~2010年间均呈总体下降趋势,各子流域年均输沙量大小金沙江 > 嘉陵江 > 岷江 > 乌江。降雨侵蚀力变化对长江上游输沙量变化贡献率为7%,对岷江、嘉陵江、乌江子流域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6%、20%、9%。总体来说,降雨对长江上游输沙量变化的影响不如人类活动的影响大。
中图分类号:
[1] SYVITSKI J P M,VÖRÖSMARTY C J,KETTNER A J,et al.Impact of humans on the flux of terrestrial sediment to the global coastal ocean[J].Science,2005,308(5720): 376-380. [2] WALLING D E.Human impact on land-ocean sediment transfer by the world's rivers[J].Geomorphology,2006,79(3/4): 192-216. [3] DAI S B,YANG S L,LI M.The sharp decrease in suspended sediment supply from China's river to the sea: anthropogenic and natural causes[J].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2009,54(1): 135-146. [4] LU X X,RAN L S,LIU S,et al.Sediment load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eight large Chinese riv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3,28(1): 1-14. [5] 第宝锋,崔 鹏,黄 胜,等.近50年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泥沙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元谋县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5):20-24,34. [6] 张家其,龚 箭,吴宜进.基于日降雨数据的湖北省降雨侵蚀力初步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2):274-280. [7] 张洪江.土壤侵蚀原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53. [8] 章文波,付金生.不同类型雨量资料估算降雨侵蚀力[J].资源科学,2003,25(1):35-41. [9] 姜 超.三峡库区王家桥流域降雨与侵蚀产沙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0] 张信宝,文安邦.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河流泥沙近期变化及其原因[J].水利学报,2002(4):56-59. [11] 韦 杰,贺秀斌.流域侵蚀产沙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研究——以长江上游为例[J].地理研究,2012,31(12): 2259-2269. [12] 谢 云,刘宝元,章文波.侵蚀性降雨标准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4):6-11. [13] 杨子生.滇东北山区坡耕地土壤流失方程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9,19(1):1-9. [14] 宋凤军,穆兴民,白 桦.嘉陵江流域输沙量演变规律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65-69. [15] 柳莎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现代黄河输沙量影响的甄别[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6] PENG J,CHEN S L,DONG P.Temporal variation of sediment load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China,and its impacts on the lower reaches and the river delta[J].Catena,2010,83(2/3):135-147. [17] 许炯心.长江上游干支流近期水沙变化及其与水库修建的关系[J].山地学报,2009,27(4):385-393. [18] 李龙成,陈光兰,岑 静,等.长江上游岷江流域水沙变化特征分析[J].人民长江,2008,32(20):42-44,49. [19] 许炯心.人类活动和降水变化对嘉陵江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6,26(4):432-437. [20] 熊亚兰,张科利,杨光檄,等.乌江流域水沙特性变化分析[J].生态环境,2008,17(15):1942-1947. |
[1] | 祁海霞, 王晓玲, 李银娥, 白永清. 长江上游中小洪水天气学机理分析及致洪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Z1): 83-94. |
[2] | 赵平伟, 郭萍, 李成武, 李立印, 张俊凯, 李屏, 邓辉敏. 云南不同量级降雨下的降雨侵蚀力特征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12): 2135-2141. |
[3] | 陈璇, 张萍萍, 田刚, 董良鹏, 韦惠红, 徐卫立, 岳岩裕, 车钦. 长江上游流域大洪水天气分型特征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12): 2142-2152. |
[4] | 彭俊. 1950年以来鄱阳湖流域水沙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10): 1751-1761. |
[5] | 段辛斌, 田辉伍, 高天珩, 刘绍平, 王珂, 陈大庆. 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前长江上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8): 1358-1365. |
[6] | 雷娟, 梁阳阳, 隋晓云, 陈毅峰. 长江上游支流老河沟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7): 1126-1132. |
[7] | 李凌琪, 熊立华, 江聪, 张洪刚. 气温对长江上游巴塘站年径流的影响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7): 1142-1149. |
[8] | 朱明勇, 党海山, 谭淑端, 陈正洪, 张全发. 湖北丹江口水库库区降雨侵蚀力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9): 837-. |
[9] | 许全喜| 张小峰| 袁, 晶. 长江上游河流输沙量时间序列跃变现象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6): 555-. |
[10] | 何云玲. 漫湾电站库区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1): 66-. |
[11] | 段辛斌,刘绍平,熊飞,陈大庆,, 杨如恒, 池成贵5, 穆天荣6. 长江上游干流春季禁渔前后三年渔获物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6): 878-878. |
[12] | 李 娜,许有鹏, 陈 爽. 苏州城市化进程对降雨特征影响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3): 335-339. |
[13] | 张晓平,樊 杰. 长江上游生态脆弱区生态屏障建设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昭通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3): 310-314. |
[14] | 何易平, 马泽忠, 谢 洪, 钟敦伦. 长江上游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山地灾害的敏感性分析——以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江流域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4): 528-533. |
[15] | 应 铭,李九发,万新宁,沈焕庭. 长江大通站输沙量时间序列分析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1): 81-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