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强烈的溶蚀作用,岩溶地区溶蚀裂隙、管道等高度发育,并相互贯通,形成岩溶区特有的地下、地表“双层空间”结构体系,地下空间成为地下水存储和运移的重要场所。岩溶地区由于土层浅薄或缺失,并且溶蚀裂隙、管道、落水洞、竖井等高度发育,使含水层更易受地表状况的影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岩溶水质的变化能集中反映人类活动胁迫下岩溶含水层脆弱性程度的增加。以典型岩溶单元——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为例,分析了流域水文地质背景下的岩溶含水层本质脆弱性,结合流域地下河水近20年的水化学资料,分析了含水层脆弱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农业活动、城镇建设及居民活动都对地下水质变化有明显影响。因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恢复岩溶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是保护和改善岩溶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1] | 童小容, 杨庆媛, 毕国华, . 重庆市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11): 2481-2495. |
[2] | 程建, 程久苗, 吴九兴, 徐玉婷. 2000~2010年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6): 894-901. |
[3] | 沈胤胤, 胡雷地, 姜泉良, 江俊武, 吴亚林, 黄涛, 杨浩, 宋挺, 黄昌春. 基于SWAT模型的太湖西北部30a来氮磷的输出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6): 902-914. |
[4] | 吕文, 杨桂山, 万荣荣. 太湖流域近25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耗水时空格局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3): 445-452. |
[5] | 吴见, 王帅帅, 谭靖. 基于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2): 239-248. |
[6] | 吴洁璇, 陈振杰, 李满春, 姜朋辉, 骈宇哲. 基于邻接关系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关联规则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9): 1537-1544. |
[7] | 刘超琼, 彭开丽, 陈红蕾. 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时空规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9): 1584-1590. |
[8] | 何建华, 王宵君, 杜超, 李纯, 施璇.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变化系统仿真模拟与驱动力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8): 1270-1278. |
[9] | 王军, 顿耀龙.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综述[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5): 798-808. |
[10] | 涂小松,濮励杰,吴 骏,朱 明. 基于SLEUTH模型的无锡市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6): 860-860. |
[11] | 张 健,陈 凤,濮励杰,彭补拙. 区域土壤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研究——以土壤氮元素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1): 36-36. |
[12] | 曹银贵,王 静,程 烨,刘爱霞,许 宁,郝 银,饶彩霞.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影响因子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6): 748-748. |
[13] | 张宝雷,张淑敏,周启刚,周万村. 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研究 ——以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2): 181-181. |
[14] | 梁守真,李仁东,朱超洪. 洞庭湖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区域差异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2): 196-200. |
[15] | 谢春花,王克林,陈洪松,张明阳. 土地利用变化对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2): 191-1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