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8, Vol. 27 >> Issue (11): 2481-2495.doi: 10.11870/cjlyzyyhj201811010
童小容1,2,杨庆媛1,2*,毕国华1,2
TONG Xiao-rong1, 2,YANG Qing-yuan1, 2, BI Guo-hua1, 2
摘要: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时空特征,可以为将来的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期土地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转移方向、利用程度3个方面定量分析了重庆市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持续减少,且耕地减少速度呈增大趋势,主要减少区域分布在主城及周边区县;林地、水域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2)区县之间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对速率差异较大,其中草地的相对变化率相差最大,其次为水域、耕地和林地。耕地变化最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城乡建设用地在各区县均有较大变化;水域发生较大变化的区县均与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有关。(3)重庆市在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最剧烈,随后朝着越来越稳定的方向发展;区县间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程度差异明显,但这种差异朝着缩小的方向发展。(4)渝东北、东南区域耕地、林地、草地之间转换活跃,但活跃度随时间后移递减;耕地一直是其他地类最主要的转入来源之一,城乡建设用地越来越成为其他地类的主要转出方向。(5)重庆市土地利用水平总体上处于发展期,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布格局基本上保持不变,但差异明显,越往东北、东南区域,土地利用程度越低;全市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的分布格局呈现为以渝中区为核心从内到外依次为“弱变化——剧烈变化——较强变化——较弱变化”的圈层扩展形态。
[1] | 程建, 程久苗, 吴九兴, 徐玉婷. 2000~2010年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6): 894-901. |
[2] | 沈胤胤, 胡雷地, 姜泉良, 江俊武, 吴亚林, 黄涛, 杨浩, 宋挺, 黄昌春. 基于SWAT模型的太湖西北部30a来氮磷的输出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6): 902-914. |
[3] | 姜磊, 周海峰, 柏玲.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城市-社会-环境耦合度空间差异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5): 649-656. |
[4] | 吕文, 杨桂山, 万荣荣. 太湖流域近25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耗水时空格局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3): 445-452. |
[5] | 吴见, 王帅帅, 谭靖. 基于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2): 239-248. |
[6] | 何勇凤, 李昊成, 王旭歌, 朱永久, 杨德国. 长湖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2): 265-273. |
[7] | 吴洁璇, 陈振杰, 李满春, 姜朋辉, 骈宇哲. 基于邻接关系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关联规则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9): 1537-1544. |
[8] | 刘超琼, 彭开丽, 陈红蕾. 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时空规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9): 1584-1590. |
[9] | 何建华, 王宵君, 杜超, 李纯, 施璇.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变化系统仿真模拟与驱动力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8): 1270-1278. |
[10] | 王军, 顿耀龙.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综述[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5): 798-808. |
[11] | 涂小松,濮励杰,吴 骏,朱 明. 基于SLEUTH模型的无锡市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6): 860-860. |
[12] | 张 健,陈 凤,濮励杰,彭补拙. 区域土壤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研究——以土壤氮元素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1): 36-36. |
[13] | 张美玲,梁 虹,祝 安. 贵州省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地域差异[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1): 68-68. |
[14] | 曹银贵,王 静,程 烨,刘爱霞,许 宁,郝 银,饶彩霞.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影响因子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6): 748-748. |
[15] | 路洪海,章 程. 后寨河流域岩溶含水层脆弱性及其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4): 519-5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