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9, Vol. 18 >> Issue (1): 92-.
• 自然灾害 • 上一篇
苏筠1|2| 刘南江3| 林晓梅1|2
SU Yun1|2, LIU Nanjiang3, LIN Xiaomei1|2
摘要:
研究公众对社会减灾能力及灾害风险的认识,有助于从公众视角揭示风险潜在因素,不仅是进行风险沟通的必备环节,还可以为开展有效的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减灾意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社会调查(221份样本)和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了江西九江、宜春公众对于社会减灾能力的信任及水灾风险感知。结果表明,公众对于社会减灾能力基本持信任态度,信任度高低排序为:灾害监测预报>政府应急>防灾工程>预警传播,其中宜春公众的信任度较高;公众对于水灾的风险感知较弱,尤其是宜春公众认为水灾发生、受灾的可能性很小;公众的信任与对区域减灾能力的了解无关,主要是受到受灾经历(受灾次数、灾情损失、灾后救援)的影响,即区域本底灾害风险的高低导致公众认知的差异,风险较高区域(九江)的公众具有更为明确的降低风险的行为倾向及意愿。
[1] | 张文婷. 江西省不同地貌单元耕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11): 2619-2628. |
[2] | 张振东, 张延飞, 唐鑫.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仿真与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9): 1403-1411. |
[3] | 郑太辉, 陈晓安, 杨洁. 近50 a江西省旱、涝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4): 664-670. |
[4] | 花 明, 谢青霞. 从“低碳经济”谈江西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01): 13-. |
[5] | 陈 静,桂发亮,傅 春. 缓解西北地区缺水问题的新途径[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3): 410-410. |
[6] | 曾慧卿. 近40年气候变化对江西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2): 227-227. |
[7] | 严圣华, 李兆华, 周振兴.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功能模糊综合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4): 446-446. |
[8] | 俞勇军, 陆玉麒. 江西省耕地变化及保护策略[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3): 234-2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