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5, Vol. 24 >> Issue (05): 711-718.doi: 10.11870/cjlyzyyhj201505001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下一篇
陈欢1,2, 陈雯1, 曹有挥1, 吴威1
CHEN Huan1,2, CHEN Wen1, CAO You-hui1, WU Wei1
摘要: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黄金水道, 其岸线资源有着丰富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 苏中地区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发展迅速。因此, 选取苏中扬州、泰州、南通3市为研究对象, 基于2002年和2008年的长江岸线利用状况数据, 对比分析了3市岸线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2002年以来, 苏中3市的岸线利用率大幅提高;新增岸线中工业岸线占比最大, 港口岸线和生活服务岸线次之;工业岸线和生活服务岸线的增幅最为显著;各类型岸线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未利用岸线, 已有岸线类型的转换主要流向工业岸线和未利用岸线。港口建设需求、沿江基础工业化进程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等是岸线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中图分类号:
[1] 王传胜, 孙小伍, 李建海, 等.基于GIS的内河岸线资源评价研究——以武汉市域长江干流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1):95-101. [2] 王传胜, 王开章.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J].地理学报, 2002, 57(6):693-700. [3] 王传胜, 李建海, 孙小伍, 等.长江干流九江——新济洲段岸线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J].资源科学, 2002, 24(3):71-78. [4] 马荣华, 杨桂山, 朱红云, 等.长江苏州段岸线资源利用遥感调查与GIS分析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6):666-671. [5] 马荣华, 杨桂山, 陈雯, 等.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评价因子的定量分析与综合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2):176-182. [6] 万荣荣, 杨桂山, 朱红云, 等.长江苏州段岸线资源评价与港口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3):224-228. [7] 曹卫东, 曹玉红, 曹有挥, 等.安徽无为县长江岸线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9(6):586-590. [8] 王传胜.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资源科学, 1999, 21(6):66-69. [9] 杨桂山, 施少华, 王传胜, 等.长江江苏段岸线利用与港口布局[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8(1):17-22. [10] 黄家柱.长江岸线江苏段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11(3):82-84. [11] 施少华, 林承坤, 杨桂山, 等.长江中下游河道岸线的整治与开发利用[J].地理科学, 2002, 22(6):700-704. [12] 朱红云, 杨桂山, 万荣荣, 等.长江城市岸线资源港口开发适宜性分析与合理利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4):404-408. [13] 段学军, 陈雯, 朱红云, 等.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功能区划方法研究——以南通市域长江岸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5):621-626. [14] 张细兵, 卢金友, 蔺秋生, 等.长江中下游岸线利用对防洪累积影响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9):1138-1142. [15] 潘坤友, 曹有挥, 梁双波, 等.行政区划调整背景下芜湖市岸线资源的时空演变与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4):418-425. [16] 陈诚, 甄云鹏.江苏省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变化及合理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4):633-642. |
[1] | 夏浩, 苑韶峰, 杨丽霞. 浙江县域土地经济效益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3): 341-349. |
[2] | 雷玉桃, 黄丽萍, 张恒. 中国工业用水效率的动态演进及驱动因素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2): 159-170. |
[3] | 李话语, 徐磊, 李帆, 冰河, 师永强. 南方丘陵地区河谷城市用地时空演变与驱动分析——以上饶市城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1): 1720-1728. |
[4] | 郑太辉, 陈晓安, 杨洁. 近50 a江西省旱、涝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4): 664-670. |
[5] | 陆应诚,王心源,高 超. 基于遥感技术的圩田时空特征分析——以皖东南及其相邻地域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1): 61-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