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7, Vol. 26 >> Issue (07): 1011-.doi: 10.11870/cjlyzyyhj201707007
郭葳,苏伟忠,陈维肖,陈爽,杨桂山
GUO Wei1, 2, SU Weizhong1, CHEN Weixiao1, 2, CHEN Shuang1, YANG Guishan1
摘要: 基于经济和社会视角的国家尺度城市空间格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而全国城市空间格局的自然生态关联性呈现新的研究需求。由此通过自然生态单元等级划分并与城乡建设用地叠加,揭示了全国城乡建设用地在自然生态单元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主要问题:在一级生态功能区中,生态调节区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北等生态脆弱地区,但其内部城乡建设用地占比最小仅为069%,产品提供区城乡建设用地的占比为274%,人居保障区面积最小且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但其城乡建设用地占比最大,高达1120%;城乡建设用地在自然生态单元的分布差异总体由自然地貌与大河流域特征决定,城镇群区、农产品提供区和土壤保持区占据7954%的城乡建设用地,位于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等地貌特征为主的胡焕庸线东南部;城乡建设用地分布格局也表现为东多西少,与我国三大阶梯的地势格局分布较为一致;上述格局关联性体现了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近些年来在开发需求膨胀和工程技术进步等人为因素驱动下,城乡建设用地呈现向较高海拔地区的扩张趋势。这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基础信息,也为辨识中国城市空间组织和演化机理提供技术支撑。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自然生态单元;中国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