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3, Vol. 32 >> Issue (9): 1971-1980.doi: 10.11870/cjlyzyyhj202309017
戴林秀,徐强*,彭翔,李京咏,周影,黄佳敏,敖弟彩,窦志,高辉
DAI Lin-xiu, XU Qiang, PENG Xiang, LI Jing-yong, ZHOU Ying, HUANG Jia-min, AO Di-cai, DOU Zhi, GAO Hui
摘要: 稻渔共作是中国稻区重要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该模式进行系统全面的碳足迹评价有助于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低碳绿色发展。研究基于田间试验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价了水稻单作、稻鳅共作和稻鲶共作3种稻作模式的单位面积碳足迹(CFA)、单位产值碳足迹(CFV)、单位利润碳足迹(CFP)和单位营养密度碳足迹(CFNDU),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表明:稻鳅共作的CFA、CFV、CFP和CFNDU分别为11 923 kg CO2 -eq·hm-2、0.10 kg CO2 -eq·¥-1、0.14 kg CO2 -eq·¥-1和1.37 kg CO2 -eq·NDU-1,比水稻单作降低了17.5%、82.1%、79.1%和77.7%;稻鲶共作的CFA、CFV、CFP和CFNDU分别为12 110 kg CO2 -eq·hm-2、0.16 kg CO2-eq·¥-1、0.22 kg CO2 -eq·¥-1和2.48 kg CO2 -eq·NDU-1,比水稻单作降低了16.2%、71.4%、67.2%和59.7%。综合来看,稻鳅共作以最低的碳排放为人们提供了最高的营养密度并创造了最高的经济效益,最值得推广。敏感性分析表明CH4排放、灌溉耗电和水产动物饲料对碳足迹影响较大。情景分析表明,当综合使用光伏发电、水稻新品种和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时,两种稻渔共作模式的单位面积碳减排潜力可达到23.4%~24.4%。研究从碳排放的角度为中国传统稻作模式向生态稻作模式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