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5, Vol. 34 >> Issue (11): 2541-.doi: 10.11870/cjlyzyyhj202511013
张媛1,孙昆2,柯鹏振3,杨晨4,於少平5,刘海4,熊晶1
ZHANG Yuan1,SUN Kun2,KE Peng-zhen3,YANG Chen4,YU Shao-ping5,LIU Hai4,XIONG Jiong1
摘要: 基于MODIS NDVI数据,辅以趋势分析、赫斯特指数、变异系数等,探讨了湖北省2001~2023年植被覆盖指数时空变化特征;使用地理探测器,对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植被覆盖指数整体较高,全省有66.49%的区域处于较高和高植被覆盖区;空间上,湖北省植被覆盖指数呈“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特征,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湖北省四个生态屏障区域,低值区域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及周边城市群。(2)时序上,2001~2023年湖北省植被覆盖指数呈极显著增加趋势,增速为0.32/年,2001~2007年为快速增长阶段(增速为1.10/年),2008年以后平稳上升(增速仅为0.23/年);(3)湖北省植被覆盖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的面积占比约为69.29%,主要分布在鄂西和鄂东区域;无显著变化的区域面积占比约25.93%,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区域;显著减少的面积仅占4.78%,主要分布在沙洋县、潜江市和汉川市;从变化程度上看,低波动和相对低波动区域面积占比达83.77%,主要分布在鄂西和鄂东区域,相对高波动和高波动区面积占比仅2.34%。(4)湖北省植被变化的同向特征要略强于反同向特征,但强同向特征和强反向特征的区域均较少。其中32.69%的区域将持续改善,但30.44%的区域将由改善转为退化。(5)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湖北省植被指数的主导因子,气温、DEM和人口密度次之,降水量的影响最小,植被类型与植被覆盖指数相关性不显著。随着时间推移,主导因子的影响越来越大。因子交互后对植被覆盖指数的解释力均有所增强,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因子交互后的解释力也均有所增强。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