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业旱灾的形成是降水不足或不均与农业生产系统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承灾体脆弱性的高低会起到“放大”或“缩小”灾情的作用,降低承灾体的脆弱性是抗灾减灾的主要和有效途径。选择湖南省鼎城区为研究区,发现在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相似,即致灾强度相似的两个年份(1988年和2001年),粮食因灾损失量前高后低。通过建立包括作物需水亏缺指数、耕地的灌溉便捷指数、耕地平坦指数、耕地生产投入指数等7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1988年和2001年该区的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区的承灾体脆弱性明显降低,分析其原因,发现作物结构调整(中稻播种面积比例的适当增加)、耕地条件和生产力的改善、利用灌溉条件能力的提高有效地降低了该区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减小了粮食生产的因灾损失。为致灾因子相似、承灾体脆弱性不同会“放大”或“缩小”灾情提供了实证案例。
[1] | 顾铮鸣, 金晓斌, 沈春竹, 金志丰, 周寅康. 近15a江苏省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探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11): 2453-2462. |
[2] | 童小容, 杨庆媛, 毕国华, . 重庆市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11): 2481-2495. |
[3] | 刘金科, 韩贵琳, 阳昆桦, 柳满. 九龙江流域河水溶解态碳的时空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11): 2578-2587. |
[4] | 王水霞, 殷淑燕, 赵芮芮, 周亚利. 秦岭南部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及其对油菜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6): 882-893. |
[5] | 程建, 程久苗, 吴九兴, 徐玉婷. 2000~2010年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6): 894-901. |
[6] | 沈胤胤, 胡雷地, 姜泉良, 江俊武, 吴亚林, 黄涛, 杨浩, 宋挺, 黄昌春. 基于SWAT模型的太湖西北部30a来氮磷的输出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6): 902-914. |
[7] | 郎登潇, 师嘉褀, 郑江坤, 廖峰, 马星, 王文武, 陈怡帆. 近52a西南地区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6): 945-954. |
[8] | 刘燕, 王业成, 王让会, 刘圆, 袁琦菲, 李成. 南京浦口区大气负离子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5): 706-712. |
[9] | 刘俸霞, 王艳君, 赵晶, 陈雪, 姜彤. 全球升温1.5℃与2.0℃情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5): 778-788. |
[10] | 张雪茹, 姚亦锋, 孔少君, 严菊颖. 南京市2000~2014年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4): 552-562. |
[11] | 刘静, 殷淑燕. 1960~2014年秦岭南北无霜期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比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4): 615-623. |
[12] | 孔锋, 刘凡, 吕丽莉, 方建, 方佳毅, 史培军, 郭建平. 1961~2010年中国大尺度区域暴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4): 631-640. |
[13] | 周峰, 吕慧华, 许有鹏. 城镇化下平原水系变化及河网连通性影响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3): 402-409. |
[14] | 卢燕宇, 王胜, 田红, 邓汗青, 何冬燕. 近50年安徽省气候生产潜力演变及粮食安全气候承载力评估[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3): 428-435. |
[15] | 汪川乂, 赵采玲, 罗菊英. 恩施州气象站雾日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3): 454-4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