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以湖南省桃江县为例,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分析了农业各部门产值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近50年来桃江县农业各部门的关联序列为:种植业(0.887 5)>牧业(0.760 2)>渔业(0.675 6)>林业(0.543 3)。种植业和牧业产值的变化对桃江农业总产值的波动起着主导作用。基于历史统计数据,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01~2005年5年内桃江县农业各部门产值的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各部门发展对农业总产值的关联度分别为:种植业(0.611 3)>渔业(0.358 7)>林业(0.347 6)>牧业(0.334 7)。比较两组关联序列可以清楚发现农业产业各部门的发展潜力。结合桃江农业资源和各部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桃江县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
[1] | 张童, 陈爽, 姚士谋, 高群, 张家旗. 南京市生态足迹时空特征及脱钩效应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3): 350-358. |
[2] | 李鑫, 肖长江, 欧名豪, 楼淑瑜.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理念的城镇用地空间优化配置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3): 376-383. |
[3] | 徐磊, 董捷, 张安录. 湖北省土地利用减碳增效系统仿真及结构优化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0): 1528-1536. |
[4] | 张振东, 张延飞, 唐鑫.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仿真与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9): 1403-1411. |
[5] | 陈玲玲, 曹杨, 易琳, 刘会玉. 城市旅游地景观格局演变与优化研究——以南京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7): 1024-1033. |
[6] | 陈宇, 单玉红, 陈银蓉. 碳氧平衡约束下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情景模型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12): 2030-2037. |
[7] | 冯兴华, 钟业喜, 徐羽, 陈琳. 长江经济带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10): 1711-1720. |
[8] | 田方, 段学军, 金志丰. 泰州市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优化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05): 473-. |
[9] | 段七零. 长江流域的空间结构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9): 789-. |
[10] | 王云才, 刘悦来. 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规划的空间模式应用探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9): 819-. |
[11] | 韩用顺, 崔 鹏, 王道杰, 于红波, 杨命青, 李朝奎. 泥石流滩地农业资源化开发与利用——以蒋家沟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8): 753-. |
[12] | 段学军,陈 雯,许 刚,孙 伟,. 经济—生态导向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优化——以无锡市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5): 679-679. |
[13] | 张 燕, 张 洪, 彭补拙. 土地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4): 529-529. |
[14] | 王海云,高太忠,高京,黄群贤. 基于AHPLP法的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优化配置[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5): 588-588. |
[15] | 余 斌,李星明,曾菊新. 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空间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5): 560-5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