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5, Vol. 24 >> Issue (12): 2038-2046.doi: 10.11870/cjlyzyyhj201512006
邹书婷, 朱媛媛, 张永利, 杨琳, 曾菊新
ZOU Shu-ting, ZHU Yuan-yuan, ZHANG Yong-li, YANG Lin, ZENG Ju-xin
摘要: 将资源诅咒的研究领域由传统的矿产资源转向土地资源研究问题域,以近10 a江汉平原18个县(市)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诅咒系数对其进行资源诅咒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发展滞后的荆州市所辖的监利县、江陵县以及其他7个县市的土地资源诅咒系数大于1,确实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且江陵县与监利县还属于严重诅咒区。通过对选取指标作进一步的计算分析,得出导致其产生资源诅咒的原因主要为:以土地资源为依托的农业没有得到高效发展,而受到发展观念与投入等束缚,其二、三产业发展同样滞后。根据影响资源诅咒地区产业发展的具体因素,有针对性地给出化解土地资源诅咒的对策建议,为今后资源诅咒地区打破诅咒束缚,持续快速发展指明方向。
中图分类号:
[1] 郭庆汉.江汉平原振兴与湖北跨越式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12(12):77-78. [2] 徐新创,刘成武.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31(4):1-4. [3] 邹尚辉.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遥感监测方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30(1):96-100. [4] 彭 婵,阚 政,李凌宜,等.江汉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4):787-790. [5] 曹隽隽,周 勇,叶青清,等.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空间格局变化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11):130-135. [6] 徐康宁,王 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1):78-89. [7] 徐盈之,胡永舜.内蒙古经济增长与资源优势的关系--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12):2391-2399. [8] 邵 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4):147-160. [9] 韩 健,甘 娜.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资源效应及对策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21):36-40. [10] 龚秀国,邓菊秋.中国式"荷兰病"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J].财经研究,2009,35(4):131-141. [11] 张景华.自然资源是"福音"还是"诅咒"基于制度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1):9-17. [12] GYLFASON T. Natural resources,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1, 45(4/6): 847-859. [13] STIJNS J P.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J]. World Development, 2006, 34(6): 1060-1083. [14] 张晓欢.资源丰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中国大陆地级市数据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7. [15] 姚予龙,周 洪,谷树忠.中国资源诅咒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力剖析[J].资源科学,2011,33(1):18-24. [16] 文兰娇,张安录.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诅咒空间差异性、空间传导机制及差别化管理[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9):30-37. [17] 张兴飞.作物间种对提高桑园土地利用率的研究[J].云南农业科技,2012(3):22-23. [18] 梁淑英.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问题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33):39-41. [19] 刘韵华.广西机电排灌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水利水电,1999(3):57-59. [20] 赵领娣,李瑞琦,胡明照,等.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有序度研究--基于指标集的考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18-27. [21] 胡少维.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稳定发展[J].开放导报,2005(6):44-48. [22] 马 远,陈 军.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动态关联效应研究--以新疆为例[J].管理现代化,2012(5):50-53. [23] 屈宝香,李文娟,钱静斐.中国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4):34-39. |
[1] | 陆俊, 黄进良, 王立辉, 裴艳艳. 基于时空数据融合的江汉平原水稻种植信息提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6): 874-881. |
[2] | 杨燕, 易军, 刘目兴, 张君, 李胜龙. 不同水耕年限稻田土壤水分运动特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2): 257-263. |
[3] | 周艺, 徐晨娜, 王世新, 朱金峰, 吴亮, 王利双.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后备可利用水土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9): 1328-1338. |
[4] | 张煦, 马驿, 郑雯, 汪善勤. 基于时序MODIS-NDVI的油菜种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以江汉平原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3): 412-419. |
[5] | 方婷婷, 程久苗, 费罗成. 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多宜性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5): 750-757. |
[6] | 王湃, 凌雪冰, 张安录*. 农地选择价值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04): 409-. |
[7] | 陈多长. 长江三角洲局部地区土壤污染的社会经济原因及其对策探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10): 943-. |
[8] | 刘传江,朱劲松.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4): 522-522. |
[9] | 梅 艳, 刘友兆, 梁流涛. 基于相对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3): 341-341. |
[10] | 蔡银莺,张安录. 江汉平原农地保护的外部效益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1): 98-98. |
[11] | 漆良华,周金星,张旭东,谭显春,陈文晖,黄玲玲. 长江上游山丘区土地承载力研究与评价——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2): 169-169. |
[12] | 杨桂芳, 彭红霞, 陈中原, 李长安, 黄俊华, 胡超涌. 兰州与江汉平原有机碳同位素的古气候指示意义对比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4): 486-490. |
[13] | 倪绍祥. 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土地资源管理[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6): 536-540. |
[14] | 郭尚武, 张友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湖北省土地利用影响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5): 434-437. |
[15] | 张月平, 刘友兆,毛良祥,张炳宁. 根据承载力确定土地资源安全度[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4): 328-3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