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5, Vol. 24 >> Issue (10): 1698-1704.doi: 10.11870/cjlyzyyhj201510011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    下一篇

快速发展地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性分析——以南京为例

于忠华, 李文青, 刘海滨, 秦海旭   

  1. 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13
  • 收稿日期:2015-02-27 修回日期:2015-04-27 出版日期:2015-10-20
  • 作者简介:于忠华(1978~),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方面研究.E-mail:zhyu168@126.com
  •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技术集成与应用"(2011BAK21B03)

ANALYSIS ON COORDINA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RESOURCE AND ENVIONMENT IN RAPIDLY DEVELOPING REGIONS——A CASE STUDY FOR NANJING CITY

YU Zhong-hua, LI Wen-qing, LIU Hai-bin, QIN Hai-xu   

  1. 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njing 210013, China
  • Received:2015-02-27 Revised:2015-04-27 Online:2015-10-20

摘要: 利用1995~2012年南京市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数据,综合运用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SE)、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REPI)和脱钩分析工具,选择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典型指标,定量分析了1995年以来南京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南京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性总体呈升高趋势。ISE指数处于中等水平;REPI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工业废水排放绩效提高幅度最快,工业废气排放绩效水平提高幅度最慢;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脱钩状态总体处于增长弱脱钩和强正脱钩,但是部分环境污染因子的脱钩状态出现短暂恶化情形。提出了提高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资源环境, 协调性, 南京市

Abstract: Using data of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Nanjing city from 1995 to 2012, the influence index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e eco-environment (IS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REPI) and decoupling analysis tools were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coordination in Nanjing city since 1995, with typical industrial growth and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index.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ordina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was in an increasing tendency. The ISE was moderate and the REPI was decreasing gradually. Industrial wastewater performance was improving the fastest, and industrial exhaust gas performance was improving slowly from 1995 to 2012. Decoupling condition was weak expansive decoupling and positive strong decoupling in general, but parts of decoupling condition temporarily became worse during 1995-2012.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coordin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and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Key words: economic growth,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oordination, Nanjing City

中图分类号: 

  • P951
[1] 苏伟忠,杨桂山,董雅文,等.长三角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与调控[J].现代城市研究,2009, (10):19-23.
[2] 方创琳.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保障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 24(5):468-474.
[3] 李 艳,曾珍香,武优西,等.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5):54-58.
[4] 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J].经济研究,2008,(2):93-105.
[5]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J].城市规划,2012,36(5):38-45.
[6] 金晓斌,易立强,王慎敏,等.基于协调发展视角的区域发展差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4):511-514.
[7] 彭 建,王仰麟,叶敏婷,等.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地理学报,2005,60(5):798-806.
[8] 潘竟虎.近15年来长江源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3):310-315.
[9] 赵雪雁. 甘肃省产业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102-106.
[10] 蔺雪芹,方创琳.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3):110-118.
[11] 李双成,赵志强, 王仰麟.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应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1):63-70.
[12] 陈晓红,万鲁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脆弱性与协调性作用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13,33(12)1450-1457.
[13] 盖 美,胡杭爱,柯丽娜.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2):185-198.
[14] 陈劭锋,.2000~2005年中国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研究[J].管理科学研究,2007,25(6):51-53.
[15]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52-388.
[16] 黄和平,伍世安,智颖飚,等.基于生态效率的资源环境绩效动态评估[J].资源科学,2010,32(5):924-931.
[17] TAPIO P.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e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J]. Journal of Transport Policy,2005(12):137-151.
[18] 钟太洋,黄贤金,韩 立,等.资源环境领域脱钩分析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8):1400-1412.
[19] 王鹤鸣,岳 强,陆钟武.中国1998年~2008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9):1757-1767.
[20] 赵兴国,潘玉君, 赵 波,等.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时空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06-714.
[21] 郭承龙,张智光.污染物排放量增长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3):94-98.
[1] 王宇环, 靳 诚, 安鸿波, 刘 月. 基于低碳出行方式的南京市本地居民景点可达性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11): 2443-2452.
[2] 张雪茹, 姚亦锋, 孔少君, 严菊颖. 南京市2000~2014年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4): 552-562.
[3] 庄汝龙, 宓科娜, 陈阳, 赵彪. 长三角地区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时空分异[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2): 171-179.
[4] 田柳, 陈江龙, 高金龙. 城市空间结构紧凑与土地利用效率耦合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1): 26-34.
[5] 周琰, 张安录. 武汉城市圈城市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动态研究——“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置前后的比较[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7): 1043-1051.
[6] 张宇, 曹卫东, 梁双波, 胡燕燕.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协同演化时空格局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5): 715-724.
[7] 李小帆, 邓宏兵. 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协调性的空间差异与时空演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5): 725-732.
[8] 曹贤忠, 曾刚, 邹琳, 刘刚. 基于面板数据的研发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2): 208-218.
[9] 乔伟峰, 王亚华, 项灵志. 基于知识与规则的土地利用信息分层提取研究——以南京市都市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7): 1079-1085.
[10] 车前进, 曹有挥, 吕韬, 段学军. 南京地域人口发展功能分区[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2): 113-224.
[11] 倪敏莉, 张佳华, 申双和. 南京市不同时间尺度温度变化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2): 169-.
[12] 王俊松, 贺灿飞. 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中国CO2排放量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01): 18-.
[13] 杨志荣 靳相木. 基于面板数据的土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5): 409-.
[14] 赵海霞 曲福田 诸培新 石晓平. 转型期的资源与环境管理:基于市场—政府—社会三角制衡的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3): 211-216.
[15] 张 燕, 张 洪, 彭补拙. 土地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4): 529-52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陈 勇,陈国阶,杨定国. 岷江上游聚落分布规律及其生态特征——以四川理县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1): 72 -77 .
[2] 陈正洪,万素琴,毛以伟. 三峡库区复杂地形下的降雨时空分布特点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5): 623 -627 .
[3] 张磊,董立新,吴炳方,周万村. 三峡水库建设前后库区10年土地覆盖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1): 107 -112 .
[4] 李 娜,许有鹏, 陈 爽. 苏州城市化进程对降雨特征影响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3): 335 -339 .
[5] 禹 娜,陈立侨,赵泉鸿. 太湖介形类动物丰度与生物量[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4): 546 .
[6] 孙维侠, 赵永存, 黄 标, 廖菁菁, 王志刚, 王洪杰. 长三角典型地区土壤环境中Se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1): 113 .
[7] 时连强,李九发,应 铭,左书华,徐海根. 长江口没冒沙演变过程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响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4): 458 -464 .
[8] 张代钧,许丹宇,任宏洋,曹海彬,郑 敏,刘惠强. 长江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若干问题[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5): 605 -610 .
[9] 王肇磊, 贺新枝. 晚清时期湖北自然灾害的治理及其经验教训[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11): 1080 .
[10] 韦 杰, 贺秀斌. 人类活动对嘉陵江流域泥沙负荷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2): 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