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了大冶铜绿山矿冶废弃地鸭跖草等5种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与迁移特性,以期为矿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鸭跖草等5种植物对重金属Cu、Pb、Zn、Cd、Cr都有程度不等的高量积累,尤其是铜元素,其最高积累量出现在海洲香薷根部,达到844.65 mg/kg,是一般植物Cu含量(5~25 mg/kg)的33.8~1689倍;而在同样条件下,As在5种植物体内的含量为018~098 mg/kg,远远低于As在一般植物中的含量(<10 mg/kg),这说明这些植物对As可能具有某种规避机制。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和转运能力综合考虑,鸭跖草等5种植物都不太可能是重金属Cu等6种重金属的超累积植物。但是,它们对重金属所表现出的耐性无疑对矿冶废弃地的植被恢复过程有重要意义。
[1] | 夏芳, 王秋爽, 蔡立梅, 杨超, 冯志州, 唐翠华, 卫瀛海, 许振成. 有色冶金区土壤-蔬菜系统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6): 865-873. |
[2] | 李杨, 李海东, 施卫省, 何俊德, 胡亚文. 基于神经网络的土壤重金属预测及生态风险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4): 591-597. |
[3] | 王秀, 王振祥, 潘宝, 周春财, 刘桂建. 南淝河表层水中重金属空间分布、污染评价及来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2): 297-303. |
[4] | 党丽娜, 梅杨, 廖祥森, 刘颖颖. 城市不同交通圈(带)土壤重金属多元统计分析及空间分布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6): 925-931. |
[5] | 蒋豫, 刘新, 高俊峰, 蔡永久. 江苏省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风险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7): 1157-1162. |
[6] | 柳云龙, 章立佳, 庄腾飞, 韩晓非, 卢小遮. “城郊乡”梯度下土壤Cu、Zn、Pb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7): 1207-1213. |
[7] | 余光辉, 云琨, 翁建兵, 朱佳文, 张勇. 湘潭锰矿重金属环境安全及植物耐性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6): 1046-1051. |
[8] | 弓晓峰, 孙明哲, 陈春丽, 王佳佳, 刘春英, 杨菊云, 向洪锐, 方亮. 盲数优化地积累模型评价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5): 824-831. |
[9] | 刘足根, 彭昆国, 方红亚, 李惠民, 廖 兵. 江西大余县荡坪钨矿尾矿区自然植物组成及其重金属富集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2): 220-. |
[10] | 庄平, 赵优, 章龙珍, 冯广朋, 刘鉴毅. 三种重金属对长江口纹缟虾虎鱼早期发育的毒性作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8): 719-. |
[11] | 胡冠九, 孙成, 杨敏娜, 陈素兰, 李娟, 王荟, 章勇. 长江江苏段主干断面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8): 771-. |
[12] | 许薇薇, 袁旭音, 黄小荣. 通吕运河河滩沉积物重金属及营养元素的季节性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7): 674-. |
[13] | 汪福顺 刘丛强 灌 瑾 吴明红. 贵州阿哈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二次污染的趋势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4): 379-. |
[14] | 赵 健, 毕春娟, 陈振楼.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中活性重金属的空间分异及控制机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11): 1020-. |
[15] | 陈翠华,倪师军,何彬彬,张成江. 江西德兴矿集区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5): 766-7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