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8, Vol. 17 >> Issue (1): 57-57.
冯文兰1|2,周万村1,李爱农1|2,张宝雷1|2
FENG Wenlan1|2,ZHOU Wancun1,LI Ainong1|2,ZHANG Baolei1|2
摘要:
将四川省茂县作为典型研究区,以其ETM影像及国家1〖DK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经图像识别与实地验证获得乡村聚落的空间信息,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乡村聚落的空间聚集特征作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586%的乡村聚落在局部空间上相对集中,其余的则弥散分布;大部分聚落(约782%)分布在海拔1 500~2 700 m的中高山处,海拔1 200~2 200 m干旱河谷区聚集的聚落约552%,80%以上聚落的坡度大于15°;大多数聚落的水源和交通状况良好,水系和道路缓冲区较小半径内的聚落多沿道路聚集,而较远的则多沿水系聚集。分析还发现,少数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不宜于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也不利于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此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后探寻适当的对策对其进行重建或迁建。
[1] | 王宇环, 靳 诚, 安鸿波, 刘 月. 基于低碳出行方式的南京市本地居民景点可达性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11): 2443-2452. |
[2] | 陈优良, 陶天慧, 丁鹏.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5): 687-697. |
[3] | 刘钢, 宋亚倩, 樊力硕, 汪志强. 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的水库移民住房感知实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4): 519-529. |
[4] | 李沁, 沈明, 高永年, 张志飞.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和元胞自动机的城市扩张模拟——以南京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2): 190-197. |
[5] | 戴刘冬, 周锐, 张凤娥, 王新军. 城市土地利用对居民通勤碳排放的影响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Z1): 68-77. |
[6] | 谢莹, 匡鸿海, 吴晶晶, 程玉丝. 基于CLUE-S模型的重庆市渝北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拟[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1): 1729-1737. |
[7] | 刘金珍, 樊皓, 阮娅. 乌东德水库坝前段消落带生态类型划分及生态修复模式初探[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1): 1767-1773. |
[8] | 戴德艺, 饶映雪, 刘殿锋, 刘成武. 1989~2015年武汉市城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0): 1545-1554. |
[9] | 马勇, 童昀. 水利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及自驾车可达性研究——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8): 1167-1175. |
[10] | 张勤才, 马友华, 杨生华, 李小刚, 王静. 基于GIS的芜湖市耕地地力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2): 226-233. |
[11] | 李传武, 梁双波, 车前进.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芜湖市乡村聚落空间分类与重构[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10): 1736-1743. |
[12] | 施媛媛, 李仁东, 徐兴建, 邱娟, 刘可群, 常变蓉, 易凤佳. 1980年来湖北省钉螺分布区域及其数量的消长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10): 1744-1750. |
[13] | 蒋金亮, 周亮, 吴文佳, 孙东琪, 徐建刚. 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土地扩张时空演化特征——以宁汉渝3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9): 1528-1536. |
[14] | 姚飞, 陈龙乾, 张宇, 吴沛瑶, 张红梅, 王秉义. 巢湖水陆交错带生态服务价值梯度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9): 1568-1576. |
[15] | 张孝宇, 赖宗裕, 张安录. 基于地块尺度的耕地非农化驱动力空间异质性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6): 994-10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