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评价节约型社会建设水平,根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涵,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借鉴相关研究成果,采用专家咨询法,构建了由生产成本型节约、消费适度型节约、效率提高型节约、循环利用型节约、环境保护型节约、资源储备型节约、文化制度型节约7个准则层共47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全国各省市区进行了横向比较应用研究。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各省份各准则层节约分值及综合节约分值。用聚类分析法将各省份分成3种节约类型:相对高度节约类型、相对中度节约类型、相对低度节约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属于相对高度节约和相对中度节约类型的省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正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变,人们的节约意识较强;属于相对低度节约类型的省份位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产业结构仍处低水平状态。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1] | 杨超杰, 贺斌, 段伟利, 李冰, 陈雯, 杨桂山. 太湖典型丘陵水源地水质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平桥河流域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2): 273-281. |
[2] | 叶潇潇, 赵一飞. 基于聚类分析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Z1): 17-24. |
[3] | 任俊霖, 李浩, 伍新木, 李雪松.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0): 1537-1544. |
[4] | 孙鸿鹄, 程先富, 戴梦琴, 王祥, 康海迪. 基于DEMATEL的区域洪涝灾害恢复力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巢湖流域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9): 1577-1583. |
[5] | 黄敬军, 赵立鸿, 缪世贤, 张丽. 江苏省山体资源保护区划及对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8): 1337-1344. |
[6] | 龚珞军, 杨学芬, 熊邦喜 , 周, 敏, 程咸立. 武汉市夏季湖泊水体理化指标主成份和聚类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6): 550-. |
[7] | 戴天晟 孙绍荣 赵文会 顾宝炎.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FAHP-PP模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5): 421-. |
[8] | 方国华, 夏春凤, 于凤存. 水利枢纽施工干扰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12): 1193-. |
[9] | 顾胜,; 李思悦, 张全发. 汉江堵河流域地表水质时空变化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1): 41-. |
[10] | 周金星, 魏 远, 漆良华, 张旭东. 基于ISODATA法的三峡库区生态区划[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3): 446-446. |
[11] | 严圣华, 李兆华, 周振兴.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功能模糊综合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4): 446-446. |
[12] | 张昌顺,李 昆,马姜明,郑志新. 施肥对印楝人工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3): 329-329. |
[13] | 胡振鹏,汪勤峰,张孝锋. 循环经济园区发展的技术经济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2): 136-136. |
[14] | 王波,宗跃光. 基于分解步骤法的浙江开化县域综合生态分区[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2): 206-206. |
[15] | 吕爱清,邱爱保,卞新民,杜国平,陈路扬. 江西食物生产波动特征与效率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2): 196-1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