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8年 第27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8-10-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长江经济带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与生态响应
    李嘉译, 匡鸿海, 谭 超, 王佩佩
    2018, (10):  2153-2161.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01
    摘要 ( 690 )   PDF (2773KB) ( 1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量化识别城市扩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时空特征,有助于从宏观上认知城市扩张态势,理解城市化的生态响应。以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分析了近30a1986~2016)长江经济带3个省级城市和4个地级市的城市扩张,包括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和扩张模式,以及扩张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建设用地扩张量在过去30a呈线性递增过程,平均扩张速率在2006~2016年降低,表明建设用地由增量扩张向存量开发转型,但地级市的转型滞后于省级城市;(2)蔓延式扩张比例下降而填充式扩张和飞地式扩张不断增加,说明城市扩张模式由粗放蔓延型向紧凑集约型转换;(3)建设用地从快速扩张到稳定扩张的过程与植被覆盖从退化到管控的过程一致,印证了建设用地扩张与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关联性。同时,建设用地扩张导致的生态系服务价值负值不断增加,较大幅度的降低了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面临城市扩张进程中出现的植被覆盖退化和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服务负值过大的问题,合理而有力的规划政策实施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尤为重要。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空间格局演变(19922013

    钟 洋, 林爱文, 胡碧松, 鞠 民
    2018, (10):  2162-2171.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02
    摘要 ( 552 )   PDF (1679KB) ( 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空间格局演变,对于透视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和规律以及促进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空间格局优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利用多时相同期Landsat卫星数据以及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夜间灯光数据进行校正,并采用其他辅助数据法对比分析获取城镇建成区面积的阈值,在此阈值基础之上选取景观总面积、总斑块数量和聚集度指数等总共8个典型景观格局指标, 继而使用FRAG-STATS 4.2 软件对1992~2013年间长江经济带城镇发展的空间格局变化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92~2013年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快速扩展,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了9.68倍,斑块数量增加了2.39倍,斑块密度也得到较大的增加,反映出长江经济带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和城镇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2)景观斑块形状复杂度逐渐上升,中小城市不断壮大,同时出现了较多的新兴小城镇,总边界长度和平均边界密度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1.56%21.58%,体现了长江经济带城镇间聚集度越来越高,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大;(3)最大斑块指数和聚集度指数两个指标在整体上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但是景观总面积、总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等8个指标在演变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波动和无序化,反映出长江经济带在城镇化过程中呈现出不规则和无序化的特征。

     

    城市核心建成区对邻近新增建设用地影响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赵玉岩, 栾维新, 王 辉, 马 瑜
    2018, (10):  2172-2181.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03
    摘要 ( 531 )   PDF (1645KB) ( 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城市核心建成区对邻近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机制,选取1990~2015年间长江三角洲77个县级以上市核心建成区10km缓冲区内新增建设用地图斑为研究对象,借助扩展强度、景观格局指数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图斑的成长特征及扩展模式。结果表明:(11990~2015年,各等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平均面积处于周期波动上升趋势,与各阶段国家(区域)政策变化密切相关;城市等级越高,核心建成区周边扩展规模越大;(2)随着与城市核心建成区距离的增加,各等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景观分离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扩展强度与距核心建成区距离存在衰减的对数曲线关系;(3)研究时段内,城市扩展模式存在两个明显的阶段性特点:第一阶段是1990~2000年,建设用地的增长主要以内部向心填充式集聚为主的城市化阶段,第二阶段是2000~2015年,建设用地的增长主要以离心边缘式圈层扩散为主的郊区化阶段,此阶段大、小城市的飞地式扩展比例明显提升,中等城市边缘式蔓延保持较高的增长比例。针对城市的不同等级及其发展阶段,政策的引导和政府规划对于土地的合理布局有着重要影响。
     

    高铁对泛长三角地区可达性格局影响

    姚兆钊, 曹卫东岳 洋, 张大鹏, 任亚文
    2018, (10):  2182-2193.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04
    摘要 ( 596 )   PDF (3637KB) ( 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高铁对泛长三角地区可达性造成的影响,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及日常可达性作为3个主要评价指标,分析有无高铁两种情形下,泛长三角地区可达性的动态变化,并探讨该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高铁的运营使得各城市的可达性均得到了大幅优化,各城市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平均缩减了50.57%,经济潜力值平均增幅达到了99.62%,省级行政中心的一日交流圈面积占比增长至95.92%;高铁带来的时空效应、区位增强效应、同城化效应和一体化效应加强了城市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同时,还推动了区域空间格局的重塑;因高铁对各城市可达性的差异化提升,泛长三角地区的空间极化将进一步凸显,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发挥其区位优势,对周边城市产生强劲的经济带动作用,而宣城、阜阳等无高铁通过城市因相对区位的渐弱,将被日益边缘化,重组后的“核心-边缘”格局已初现端倪。
     

    我国三大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

    冯 冬, 李 健
    2018, (10):  2194-2200.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05
    摘要 ( 775 )   PDF (689KB) ( 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选择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三大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正U型”曲线关系;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人口总量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影响较小。在城镇化发展早期加快城镇化发展速度,而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控制人口规模,降低能源强度,均可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
     

    制造业区域产业专业化、竞合关系与分工——基于江苏省市域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毕学成, 谷人旭, 苏 勤
    2018, (10):  2201-2213.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06
    摘要 ( 948 )   PDF (2799KB) ( 1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产业专业化指数、竞合关系模型与产业分工指数测度了2001~2015年间江苏省制造业产业专业化、竞合关系与分工状态及其演进特征,同时运用随机效应函数分析了制造业区域分工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江苏省制造业专业化演进呈现出苏南地区主导产业数量减少,苏北地区主导产业数量增加的特征,整体竞合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但是局部竞合网络结构变化较大,江苏省制造业区域分工整体上呈现出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产业专业化与区域间的合作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但是当区域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异时不利于制造业的区域分工,同时距离过近的区域间容易形成区域产业竞争关系,也不利于区域分工关系的形成。
     

    大都市区城乡空间边界演化识别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刘崇刚, 孙 伟, 曹玉红, 李露露, 陈 晨
    2018, (10):  2214-2221.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07
    摘要 ( 854 )   PDF (2339KB) ( 1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乡空间边界识别是区分城乡地域、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科学基础,城乡边界动态演化方法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南京市1985~2016年土地利用、二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口密度数据为基础,选取景观紊乱度和建设用地占比为形态指标,二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口密度为功能指标,从形态和功能两个维度构建城乡空间边界识别的指标体系,利用公里网格对各个指标进行切分后依据距离衰减理论和“断裂点”分析方法来识别南京市的不同阶段城乡边界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1985~2000年南京城市扩张以内部填充为主,城乡边界变化较为缓慢;2000~2016年城镇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城乡边界变化幅度较大;(2)南京市城乡空间边界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扩张特点,与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城市国有经济和乡村工业化阶段城乡边界变化较慢,快速城市化和开放型经济阶段城乡边界变化较快;(3)南京作为特大城市,城镇化及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高,以南京为例检验城乡边界演化识别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利于为其他大都市区城乡空间边界识别提供参考借鉴。

     

    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李 娟, 董 平, 陆玉麒, 王 毅, 郭 政
    2018, (10):  2222-2231.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08
    摘要 ( 618 )   PDF (2085KB) ( 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中原经济区内部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系对促进中部崛起具有重要决策参考意义。基于中原经济区20002015年各市和各县人口和GDP数据,运用不均衡指数、地理集中度等方法,从全局和局部两个层面分析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关系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从全局来看,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不均衡指数数值在逐渐增大,表明区域整体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规模向不均衡发展,区域内部差异在逐渐增大;②在局部空间上,集中度指数显示中原经济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呈现出中东高、西部低的分布特征,经济地理集中度呈现出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ESDA分析发现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在空间上趋于集聚分布,且两者空间相关性显著。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多中心结构的增长效应

    王 磊, 李成丽
    2018, (10):  2231-2240.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09
    摘要 ( 437 )   PDF (810KB) ( 1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中心城市群是要素在经过多重集聚扩散后形成的空间均衡,已成为城市群发展的政策目标。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时间较短,地区差异较大,因此需结合具体城市群的发展阶段研究其空间优化问题。基于2005~2014年中部六大城市群的市域数据,从人口规模分布和产业空间布局两个维度出发,定量分析其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之后,城市群人口空间结构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即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转变;(2)产业布局的空间集中对城市群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对中部地区如何合理有效引导要素等资源流动来拓展发展新空间、优化发展新格局和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和城镇化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政策意义。
     

    高铁背景下城市铁路可达性与空间相互作用格局——以江西省为例

    唐恩斌, 张梅青
    2018, (10):  2241-2249.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10
    摘要 ( 561 )   PDF (1537KB) ( 1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改进的可达性测度和引力模型,选取江西省11个设区市作为研究对象,在2010年、2013年和20163个时间断面下,测度了江西省城市铁路可达性和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并借助GIS工具进行时空格局演变分析。研究发现:(1)从高铁“洼地”到高铁“高地”的江西省,城市可达性呈现以省会南昌为核心、赣北铁路枢纽城市为次中心,向周边蔓延的“中心-外围”模式;城间作用度呈现以主干铁路通道为轴、枢纽城市为节点的“点-轴”模式,向周边辐散并呈现南北梯度差异;(2)高铁开通和区域一体化是提升城市可达性的重要驱动器和加速器,其巨大的时空压缩效应不仅弱化了空间距离对城间作用度的影响,而且促进了其质的飞跃;城市可达性和城间作用度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和“通道效应”,城间列车开行密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3)高铁的影响范围有限,赣北高铁网络效应强于赣中南,通道内城市可达性趋于均衡,但也拉大了与通道外偏远城市的差距,尚未深度融入省内高铁网络的城市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4)全省作用度格局呈现地域分化特征,形成中、北、南3个子系统,城间作用度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处于追求“效率”阶段。基于此,江西应加速推进全省铁路和高铁网的建设完善,合理规划铁路站点规模,精准分配城间列车频次;城市应积极主动融入全省高铁网络,加强与周边城市一体化和本地接驳交通建设,提升综合交通可达性和空间作用度;全省应统筹南北梯度发展,稳步推进区域一体化,进一步打破地域隔绝与分化,推动城间均衡融合发展。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江西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李 述, 葛 刚, 刘琪璟
    2018, (10):  2250-2259.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11
    摘要 ( 479 )   PDF (1811KB) ( 13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主体功能区战略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影响,综合利用3S技术、熵权重法和Pielous指数,对江西省的城镇化水平和协调性开展研究,并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1)江西省的城镇化经历了非均衡发展阶段(2000~2010)和均衡发展阶段(2010~2015),2010年城镇化的协调性最差;(2)人口持续向重点开发区聚集,但限制开发区的常驻人口数仍在增加,而且限制开发区迁出的人口主要流向省外的优化开发区,这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初衷相背离;(3)重点开发区的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已达137.93 m2,人口集聚不足是其城镇化不协调的主导原因,针对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应加快建立城镇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相挂钩的制度;(4)人口城镇化以就地城镇化为主,限制开发区未来将同时面临农业人口转移和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双重压力。

    自然资源
     

    不同鱼类养殖方式对长江中游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及其季节动态

    张映雪, 王瑞, 屈霄, 夏文彤, 辛未, 郭传波, 陈宇顺
    2018, (10):  2260-2269.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12
    摘要 ( 398 )   PDF (921KB) ( 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湖泊鱼类养殖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水产养殖方式,然而不同鱼类养殖和管理方式对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及其季节动态尚不明确。20163~20171月按季度调研了长江中游9个湖泊的浮游植物,所研究湖泊包括以下4组:水库极低密度放养组(SR组)、禁养组(SN组)、低密度养殖组(SL组)和高密度养殖组(SH组)。研究表明:4组湖泊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110属,以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主。水库组优势种季节演替明显,其余3组均存在比较稳定的优势种,其中禁养组与高密度养殖组为平裂藻,低密度养殖组为假鱼腥藻。4组湖泊浮游植物丰度的季节变化规律不同,依赖于蓝藻优势度的变化。根据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判断,4组湖泊水体污染状态(即营养状态)存在季节差异,ShannonWiener指数与Pielou指数对水体污染状态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对4组湖泊四季的浮游植物的数量进行了层序聚类分析与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水库组单独为一类;禁养组与高密度养殖组除了夏季外,其余季节均为一类。不同鱼类养殖方式对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季节动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短期的禁养并没有明显改变湖泊浮游植物群落。
     

    上行过鱼设施过鱼效果监测研究进展

    陶江平, 温静雅, 贺达, 侯轶群, 胡望斌, 曹晓红, 陈小娟, 陈凯麒, 常剑波
    2018, (10):  2270-2282.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13
    摘要 ( 1025 )   PDF (978KB) ( 2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过鱼设施过鱼效果监测评估可为设计的优化、功能完善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文献调研、区域性资料收集等方式对国内外上行过鱼设施监测研究与评价状况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了当前监测研究的技术指标、方法及发展状况。欧美国家在1960s1980s启动了上行过鱼效果的系统监测评价工作。围绕鱼道有效性和过鱼效率两个指标,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进行相关监测研究。指标与方法因河流纬度、鱼类区系、设施类型以及国家(区域性)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差异,呈现区域性特征和属地化发展。国内过鱼效果监测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内大批过鱼设施建设的完成,过鱼效果将成为关注的重点。国外成果可为国内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但需根据国内外河流鱼类区系,设施运行条件、工作积累等多方面的差异,制定适宜的监测评价目标与方案。
     

    50年金沙江各区段年径流量变化及分析

    张小峰, 闫昊晨, 岳遥, 卢雅婷
    2018, (10):  2283-2292.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14
    摘要 ( 769 )   PDF (1249KB) ( 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深入探究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金沙江流域的径流特性,将屏山站以上区域分为6个区段,采用线性倾向估计、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MannKendall检验、有序聚类分析、秩和检验等方法,分析了1960~2015年各区段径流序列,并结合流域的水文要素和人类活动情况讨论了影响径流量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 50 a仅直门达以上区段和华弹-屏山区段径流变化在全时段有显著趋势,分别是上升和下降;但在近20 a中下游的石鼓-攀枝花、攀枝花-华弹、华弹-屏山区段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90年代后多个区段经历了突变。分析表明降水是近50 a来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石鼓站以上区段和雅砻江流域受降水影响最大。没有充足证据表明持续上升的气温对各区段径流量造成足够的影响。进入21世纪后,以水土保持措施为代表的人类活动是下游攀枝花-华弹、华弹-屏山区段径流减少的重要因素,但主导因素仍为降水。此外,雅砻江流域和华弹-屏山区段内大型水库投运前的初期蓄水对当年径流量有显著影响;蓄水后的水库蒸发及引水工程的损失对径流影响则相对较小。

     

    基于共同前沿SBM模型的农业用水效率测度及改善潜力

    方琳, 吴凤平, 王新华, 余燕团
    2018, (10):  2293-2304.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15
    摘要 ( 493 )   PDF (930KB) ( 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地区必须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基于共同前沿下的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1998~2015年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算,在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基础上,将中国各地区进行分组,分别考虑了各组区域下农业用水效率的差异性、变动趋势以及改善潜力。结果表明:共同前沿下,各组农业用水效率值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保护发展区、优先发展区和适度发展区,其多年均值分别为0.6230.5680.432。这表明,如果采用潜在的最优生产技术,三大区域将分别平均有37.7%43.2%56.8%的效率提升空间,改善潜力巨大。管理无效和技术无效是导致地区农业用水效率损失的两大来源,优先发展区效率损失主要是由管理无效造成,完善管理制度和提高管理运营水平是促进农业用水效率改善的重要策略,保护发展区和适度发展区效率损失的原因则具有多样性,管理无效和技术无效二者皆有,因此需要结合技术和管理双角度来设计效率改善策略。

     

    中国省域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黄杰龙, 陈秋华, 幸绣程, 王立群
    2018, (10):  2305-2315.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16
    摘要 ( 484 )   PDF (3358KB) ( 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我国各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水平的省份提供产业竞争力方面的指导。首先构建我国港澳台外31省(市、自治区)森林公园的旅游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然后计算各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得分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最后采用分位数回归研究影响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平均竞争力值较低,区域差异较大,呈现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状态;2004~2014年期间西部各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进步较小,主要原因是受到“短板效应”的制约,表现为西部各省在产业效益方面与东、中部省份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森林公园存在东北和东南两个高层次旅游产业竞争力集聚中心,并存在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带动周边省份提升发展的趋势;回归表明,国家扶持力度、管理投入、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品牌效应和交通便利性会在不同分位点上对各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在不同分位点上影响因素的差异为有针对性的提高各地区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生态环境
     

    基于生态足迹服务价值法的生态承载力时空演化

    王恒博, 姚顺波, 郭亚军, 赵敏娟
    2018, (10):  2316-2327.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17
    摘要 ( 485 )   PDF (3225KB) ( 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客观地评价生态承载力及其时空演化规律,通过构建以价值量为单位的生态足迹-服务价值法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框架,选取2000~2015年陕西省97个区县的面板数据,运用全局Morans ILISA集聚图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了陕西省生态承载力指数的分布特征、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陕西省及三大地区生态承载力指数先快速升高后缓慢降低,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低值集聚现象明显,且向关中地区集中。(2)林地面积和当量因子价值是促进生态承载力指数提高的主要因素,人均消费价值是抑制生态承载力指数提升的主要因素。(3)影响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生态承载力指数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因此,陕西省需要加大生态修复工程投入力度,减缓人均消费价值增长速度,实施差异化的生态承载力政策,以达到改善生态承载力的目标。
     

    30年来长江口北支及口外沉积特征及输移趋势

    游博文, 张国安, 李一鸣, 李占海
    2018, (10):  2328-2338.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18
    摘要 ( 356 )   PDF (4382KB) ( 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a来长江口北支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沉积物特征及输移趋势发生显著变化。研究基于2015年和20世纪80年代沉积物粒度调查资料,通过粒度对比、趋势分析等方法,探讨长江口北支及口外沉积特征与输移趋势。结果表明:长江口北支及口外沉积物类型以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和砂为主,近30 a来平均中值粒径减小20%左右。其中,北支口内粒径减小约30%,表明北支口内整体为淤积环境;口外0~10 m水深区域粒径增加约25%,表现为风浪和潮流作用下的侵蚀特征;10 m水深外,粒径略有减小,沉积特征基本稳定。从沉积物输移趋势上看,北支崇头至灵甸港河段,沉积物较粗,以径流作用下的沉积为主;灵甸港至三条港河段,沉积物输移趋势向下指向三条港,其中灵甸港至三和港河段边滩粗、主槽细,径潮流交汇作用明显;三条港以下河段,沉积物以海域来沙为主,颗粒细,输移趋势指向上游;北支口外,0~10 m水深区域,沉积物粗化,沉积物随水深增加变细,其中0~2 m水深区域,砂含量占比超过90%10 m以深离岸水域,沉积物输移趋势不显著。流域来沙减少和北支围垦工程建设,致使沿岸泥沙补给不足,口外浅滩泥沙在风浪和潮流作用下,一部分随涨潮流向口内输运,一部分随落潮流向外海扩散,构成北支及口外沉积物输移趋势格局。
     

      

    近期长江河口横沙通道冲淤变化与微地貌特征

    吴帅虎, 程和琴, 郑树伟
    2018, (10):  2339-2347.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19
    摘要 ( 754 )   PDF (2441KB) ( 2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521~7日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口横沙通道河槽进行走航测量,结合人类活动强干扰下的海图水深数据及河槽表层沉积物资料分析近期长江河口横沙通道河槽冲淤变化与微地貌特征,探讨河槽冲淤演变和床面微地貌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河口河槽冲淤演变过程和微地貌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显示:近年来横沙通道河槽持续受到冲刷,2002~2013年泥沙净冲刷量为0.86 × 108m3,平均每年冲刷0.08 × 108m3,其原因可能与三峡蓄水工程、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和北港青草沙水库工程的实施有关。而横沙通道的河床冲刷对圆圆沙航槽和北槽航道的泥沙回淤具有一定的贡献;其底床上除发育平滑床底外,还广泛发育凹坑和冲刷痕等侵蚀性微地貌,且河槽受到冲刷导致底沙推移质运动增强,促进了沙波微地貌的发育。

     

    太湖五里湖沿岸带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2014~2015)

    代培, 阎明军, 周游, 周彦锋, 熊满晖, 卢剑达, 刘凯
    2018, (10):  2348-2357.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20
    摘要 ( 604 )   PDF (1050KB) ( 1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47~20156月对五里湖浮游植物开展了逐月调查,以研究综合治理后五里湖沿岸带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特征。本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8196种,绿藻门物种最多(74),硅藻门次之(57)。优势种共630种,其中201478910月和20156月的第一优势种均为蓝藻门的小颤藻,其优势度范围为0.567~0.879。时间上,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月均值变幅分别为1.07×106~2.18×108 ind./L0.32~50.52 mg/L,其中由于蓝藻的大量增殖,夏和秋初密度、生物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空间上,A区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余3个湖区。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藻类密度、生物量和物种数与水体浊度(Tur)pH和水温(WT)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RDA分析表明,WTDOTur是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p<0.01),其中相关性最强的为WT(r=0.8982)。依据浮游植物物种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对水质的分析表明:五里湖沿岸带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
     

    兼顾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需求强度的城市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以长沙市为例

    张亚楠, 陈振杰, 张云倩, 梅梦媛
    2018, (10):  2358-2367.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21
    摘要 ( 750 )   PDF (3301KB) ( 1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矛盾由来已久,科学评价生态用地的重要性,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引导城市有序扩张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用地的重要性不仅由生态用地自身的生态系统功能决定,同时受到人类生态需求强度的影响。选取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户外休闲需求和生态用地稀缺度等指标,以长沙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构建了兼顾生态系统功能和区域生态需求强度的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模型,进行了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其中,生态系统功能通过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量化,区域生态需求强度通过户外休闲需求和生态用地稀缺度量化。实验结果表明: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态用地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极重要生态用地主要由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森林、重要饮水源地和高质量的耕地构成,既包括城市外围提供生态屏障的大块生态用地,同时包括人口稠密城市建成区内的湿地、河流等小面积生态用地。与传统评价模型相比,构建的模型能够体现人类需求的影响,结果更符合人们的实际生态需要。
     

    25年三峡库区土地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熊杰, 曾源, 朱亮, 郑朝菊, 高文文, 赵新峰, 赵旦, 吴炳方
    2018, (10):  2368-2378.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22
    摘要 ( 488 )   PDF (4101KB) ( 1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19902000200520102015年五期30 m空间分辨率土地覆被遥感数据,利用动态度模型和转移矩阵,综合分析了近25 a三峡库区土地覆被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三峡库区土地覆被以森林和耕地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41.45%24.58%1990~2015年三峡库区人工表面、湿地、森林和其他用地的面积增长明显,耕地、灌丛和草地的面积整体减少,区域综合土地覆被动态度呈先增加后稳定的变化趋势,人工表面是最为活跃的土地覆被类型,其次是湿地和耕地;前10 a三峡库区人工表面占用耕地较为突出,后15 a土地覆被类型转换主要为森林、灌丛和耕地转为人工表面和湿地;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安置与迁建、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导致人工表面不断扩张,水库蓄水导致湿地面积迅速增加,农业结构调整促使园地面积扩张。三峡库区近25 a来,在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政策影响下,生态环境状况趋于改善,库区森林面积显著增加,坡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研究结果可为后三峡时代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防控三峡水库支流水华的生态约束型优化调度

    刘晋高, 诸葛亦斯, 刘德富, 张佳磊, 马骏, 余晓
    2018, (10):  2379.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23
    摘要 ( 538 )   PDF (891KB)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峡水库蓄水后支流水华频发,严重影响了库区支流的水环境,开展水库生态调度,改变干支流水体之间的水动力条件,能有效的防控水库支流水华的发生。提出了嵌套水华预测模型的水库生态约束型调度模型,以水位(H)、水位变频(HF)、水位变幅(HR)为水华预测模型的输入量,水体中的叶绿素浓度为预测输出量,采用BP神经网络(BNN)构建了水华预测模型;将水华预测模型嵌入到水库调度模型中,以水体中的叶绿素值为约束构建了防控支流水华的生态调度模型,并以离散型动态规划法(DDDP)对调度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构建模型的预测验证相关性为R=0.8536,能较好的预测水体叶绿素含量;在极端水华100%控制保证率的生态约束条件下,生态调度发电量较实际调度发电量损失了0.89%,三峡水库开展生态调度在保证整体经济效益不亏损的情况下能有效的控制支流极端水华的暴发。

    三江源高寒草甸下溪流溶解性有机碳的季节性输移特征
    马小亮, 刘桂民, 吴晓东, 徐海燕, 叶琳琳, 张晓兰
    2018, (10):  2387-2394.  doi:10.11870/cjlyzyyhj201810024
    摘要 ( 627 )   PDF (1729KB) ( 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溶解性有机碳(DOC)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河流DOC输移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多年冻土退化的响应还不清楚。对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下8条小流域河流于20168月至20177月进行逐月采集水样,同步测定流量,在室内对DOC浓度进行分析,研究河流DOC浓度和输移通量的逐月变化规律以及对降雨和温度逐月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DOC的年平均浓度介于4.05±1.20~6.55±2.86 mg·L-1之间,均值为5.30 mg·L-1DOC平均浓度与流域内高寒沼泽草甸(ASM)覆盖面积比例呈显著线性负相关,而与高寒草甸(AM)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此外,有多年冻土发育的流域内河流平均DOC浓度明显高于无多年冻土发育的流域。(2DOC浓度随季节性气温的变化呈现较大的变异性,在-8~2℃气温回升的过程中,DOC平均浓度随气温的升高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在随后2~13℃气温继续升高到最高的过程中,DOC平均浓度又急速降低,而在之后13~-8℃气温下降的过程中,DOC平均浓度呈一个缓慢降低的趋势,并在12月达到最低。(3DOC平均输移通量也显示出较大的季节差异,其范围为0.006±0.000 5~3.01±0.74 kg·km-2·d-1,均值为1.12±0.81 kg·km-2·d-1DOC输移通量与流域内平均径流量显著线性正相关,DOC的输移主要集中在春季融雪期和夏季丰雨期。气候变暖会导致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加,因此,温度增加导致DOC输移增加的结果提示,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河流对有机碳输移和释放。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