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3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1-11-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就业:促进还是抑制?——基于市级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分析
    赵领娣, 李 飞, 王 琪
    2021, (11):  2569-2580.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01
    摘要 ( 164 )   PDF (969KB) ( 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客观评价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就业效果,厘清战略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实现更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17年全国268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首先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评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长江经济带就业影响的净效应;其次运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影响就业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于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就业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表明该结果成立;(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主要通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以及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三条路径,作用于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就业。各级政府应继续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完善,强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筑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共同稳定长江经济带就业大局。
    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关系验证及协调效应研究
    王兆峰, 陈青青
    2021, (11):  2581-2593.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02
    摘要 ( 141 )   PDF (2304KB) ( 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究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对破解长江经济带旅游业转型升级瓶颈制约和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至关重要。在构建系统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交互胁迫模型验证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存在的交互胁迫关系,进而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引力模型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998年以来两系统协调发展的动态演进特征及空间联系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的评价值均呈现出增长趋势,区域间非均衡性逐渐减弱;(2)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具有交互胁迫关系,演变轨迹符合多个“S”型曲线组合的节律性发展特征;(3)长江经济带复合系统协调发展阶段大致经历了轻度失调(1998~2006年)—濒临失调(2007~2015年)—勉强协调(2016~2017年)的演变历程,耦合协调类型由旅游经济滞后型逐渐转变为系统均衡发展型;(4)区域耦合协调度空间联系格局渐趋紧密,联系势能稳步提升,整体呈“东部突出-中部隆起-西部塌陷”的阶梯式递减格局,三大分区内部也表现出显著的非均衡性特征。
    基于GTWR模型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时空动态特征及其驱动机理
    吴小影, 杨 山, 尹上岗, 徐晗泽宇
    2021, (11):  2594-2606.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03
    摘要 ( 494 )   PDF (8727KB) ( 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重构着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的空间格局,对其空间特征及驱动机理进行研究能够为区域形成科学、有序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提供支撑。长三角是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最剧烈的地区之一,使用长三角地区40年不透水面数据对41个地级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的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驱动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伴随城镇化快速推进,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的区域差异不断扩大,空间不均衡性逐渐凸显,高扩展强度区演化具有空间交替性,并逐渐在长江沿线城市和浙江沿海城市集聚,形成“Z”字型空间格局;(2)沪宁合杭甬发展带等城市扩展强度相较于全域具有更为剧烈的变动过程,核心城市的集聚规模效应明显,并具有路径依赖特征;(3)从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的邻域关系来看,具有较强的时空凝聚性并以正向协同增长为主,其中大多数城市处于相对稳定的空间状态;(4)人口、经济、行政等因素共同作用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变化,不同时期的主导驱动因素在不断变化,呈现由经济总量向经济质量、经济活动向政府供给政策的转变。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及效应分析
    肖泽平, 钟业喜, 冯兴华, 毛炜圣
    2021, (11):  2607-2617.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04
    摘要 ( 109 )   PDF (1545KB) ( 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群作为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合理的空间结构是城市群实现空间效应最大化的重要保障。基于“密度-规模-网络”城市群空间结构分析框架,借助数理分析、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测度了2007~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多中心结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小经济集团”日益显著,成为城市群发展的新兴地区,环鄱阳湖城市群是全区协调发展短板,九江、新宜萍地区出现跨区融合趋势;(2)城市群形成紧密联系网络,经济联系城市组团、交通轴带性集聚显著,跨行政区联系薄弱,外围城市经济联系有待增强;(3)长江中游城市群集聚水平不高,溢出效应不显著,人力资源、工业化水平、政府参与与交通基础设施均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向因素,未来应促进要素梯级集聚,打破行政壁垒,增强跨区联系,完善交通网络,创造溢出新通道。
    城市紧凑度与碳排放强度的时空互动关系及驱动因素——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杨 浩, 卢新海, 匡 兵, 侯 娇
    2021, (11):  2618-2629.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05
    摘要 ( 119 )   PDF (1296KB) ( 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索城市建设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规律对实现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综合运用脱钩发展模型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分析城市紧凑度和碳排放强度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5~2017年长株潭城市群UC指数以及各类功能紧凑度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市区仍存有较大提升空间;(2)研究期长株潭城市群CEI值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各市区CEI值变化速率略有差异;总体来看大致可划分为高碳排放(2005~2007年)、持续减排(2008~2011年)和低碳优化(2011~2017年)3个阶段;(3)长株潭城市群UC和CEI多数年份处于强脱钩关系,少数年份表现为衰退脱钩及其他状态,各市区历年的脱钩状态和程度略有差异;(4)长株潭城市群UC和CEI的脱钩状态与各驱动因素的时空关联度表现不尽相同;整体来看,影响程度由弱到强依次表现为政府参与<科技创新<人口素质<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未来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各运行系统的耦合协调,在重视高品质城市开发的同时亦需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创新打造城市的低碳发展模式。
    自然资源
    沉积物入海通量减少背景下长江水下三角洲活动性研究
    魏东运, 陈一宁, 徐超然, 薛成凤, 王孟瑶, 贾建军
    2021, (11):  2630-2640.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06
    摘要 ( 105 )   PDF (3002KB) ( 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沉积物的活动性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海底沉积物处于运动状态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长江是流域建坝蓄水拦沙导致入海沉积物通量锐减的典型案例。在此背景下,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沉积物活动性不仅关系到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地貌演化,还影响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海岸稳定性。基于2019年3月和10月在长江水下三角洲采集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和箱式样沉积物样品,以及2019年7月在长江水下三角洲前缘区获得的水动力观测资料,使用临界起动剪切力测量仪(CSM)测量沉积物临界起动剪切应力、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研究长江水下三角洲的沉积物活动性,获得以下认识:(1)CSM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接近,可以用来反映沉积物的临界起动特征。(2)分析不同季节采集的样品发现,CSM测量的临界起动剪切应力平均值在夏季比冬季低,提示洪季的表层沉积物具有更为松散的结构,容易遭受侵蚀而处于活动状态。(3)夏季浪流联合剪切应力随涨潮而减小、随落潮而增大,在全日潮周期内沉积物活动性超过60%;对冬季情境的模拟计算显示,表层沉积物活动性与夏季相当。(4)与三峡大坝建成前相比,当前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粒径更粗,沉积物的可起动性更低,抗侵蚀性略有增加。
    太湖流域平水期水生态功能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严 航, 夏 霆, 陈宇飞, 姚春雨, 王 浩
    2021, (11):  2641-2650.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07
    摘要 ( 101 )   PDF (2987KB) ( 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太湖流域平水期水生态功能分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8年5月对太湖流域201个采样点进行了浮游动物群落调查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共检出122种,隶属于3类49属,以轮虫类和枝角类种类数居多。Ⅰ、Ⅱ、Ⅲ和Ⅳ级区都以轮虫类丰度居多。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Pielou指数(E)均在Ⅰ级区最大,分别为2.28、0.84和0.47。共检出19种优势种,其中富营养指示物种占60%。Ⅱ级区的优势种最多,其中螺形龟甲轮虫无脊变种和角突臂尾轮虫是最优势种,影响Ⅱ级区的水质。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可知,浮游动物优势种群落结构与TP、TN显著正相关。通过Pearson分析可知Ⅰ级区、Ⅱ级区、Ⅲ级区和Ⅳ级区物种都与TP显著正相关,随着分区等级的提升,与TP的相关性显著提升,并且与CODMn和TN相关性也显著提升。水体浮游动物种群结构的变化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状态主导因子是P。综上,2018年太湖流域平水期处于富营养状态,水质状态为中污染,太湖流域藻华治理应以限制磷排放、降低TP含量为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影响了生态功能区的划分。
    汉江支流任河上游鱼类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
    刘 飞, 张富斌, 常 涛, 林鹏程, 刘焕章
    2021, (11):  2651-2658.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08
    摘要 ( 166 )   PDF (1002KB) ( 1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2016~2018年任河上游4次鱼类资源调查数据,对该地区的鱼类物种组成、分布格局、物种多样性和群聚结构等进行了分析。调查期间,18个调查样点共采集鱼类36种,其中土著鱼类34种,外来鱼类2种。34种土著鱼类隶属于3目9科30属,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多鳞白甲鱼(Scaphesthes macrolepis)1种,重庆市重点保护鱼类有汉水扁尾薄鳅(Leptobotia hansuiensis)和峨眉后平鳅(Metahomaloptera omeiensis) 2种,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易危(VU)鱼类有多鳞白甲鱼、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和细体拟鲿(Pseudobagrus pratti) 3种。尖头大吻鱥(Phoxinus oxycephalus)、嘉陵颌须鮈(Gnathopogon herzensteini)、宽鳍鱲(Zacco platypus)和峨眉后平鳅等小型山溪急流性鱼类在调查水域分布较为广泛,同时也是鱼类群聚中的主要优势种类。鱼类物种多样性整体呈现出随河流梯度向下游延伸而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历史调查资料相比,任河上游鱼类资源明显衰退,主要表现为物种数量减少、部分种类分布范围缩小和小型化趋势加剧等。为促进任河上游鱼类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建议严格控制水电开发强度、加强渔政管理和实施生态修复。
    洞庭湖春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王 昊, 潘保柱, 赵耿楠, 韩 谞, 蒋小明, 李典宝
    2021, (11):  2659-2667.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09
    摘要 ( 109 )   PDF (1097KB) ( 1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影响通江湖泊-洞庭湖春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分别于2018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对洞庭湖30个采样点的水环境和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两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51属157种,其中4月(105种)和10月(120种)的物种数分别占本次调查总物种数的66.9%、76.4%。调查期间洞庭湖浮游植物主要优势门为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群落结构由4月的硅藻型转变成10月的硅藻-绿藻型。浮游植物平均丰度4月(19.0×104 cells/L)和10月(18.7×104 cells/L)差异较小,4月平均生物量(0.67 mg/L)低于10月(0.83 mg/L)。对比两季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及Beta多样性发现,洞庭湖春季浮游植物不同区域间差异较秋季大,整体物种多样性及丰富度均低于秋季。此外,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影响4月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为pH、流速、电导率和透明度,10月为氨氮、水温、透明度和总氮。通过对比通江湖泊与阻隔湖泊浮游植物的相关研究发现,阻隔湖泊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明显低于通江湖泊,而丰度和生物量却显著高于通江湖泊,这归因于阻隔湖泊水体以静水区为主,生境异质性低。通过分析通江湖泊与阻隔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导因素发现,水文水动力条件为首要影响因素,而水体理化因素如透明度、悬浮物及营养盐为次要影响因素。研究可为洞庭湖等通江湖泊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变化背景下横断山区植被叶面积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杨正兰, 张廷斌, 易桂花, 秦岩宾, 李景吉, 王国严, 姚明月
    2021, (11):  2670-2681.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110
    摘要 ( 130 )   PDF (4764KB) ( 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叶面积指数作为陆地生态过程的重要参数,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区域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15A2H/LAI遥感数据集,利用Theil-Sen media斜率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以及相关分析法,研究了2001~2018年横断山区植被LAI时空分布格局及变化趋势,根据气象数据、土地覆盖数据和DEM数据,重点分析了横断山区植被LA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1~2018年横断山区植被LAI均值为1.22,空间上呈由北向南逐渐递增的分布特征;(2)横断山区植被LAI受地形影响明显,植被LAI值随海拔升高表现为“升高-降低-稳定”的特征,随坡度增加植被LAI值呈上升趋势;(3)近18a横断山区植被LAI整体以0.07·(10a)-1的速率增加,其中68.92%的区域呈增加趋势,31.08%的区域呈退化趋势;(4)横断山区植被LAI与气温和日照时长呈正相关关系,与降水呈负相关关系。在P<0.05显著性水平下,植被LAI与气温、降水和日照时长的显著相关面积比例依次为22.7%、33.58%和31.80%,表明植被LAI受降水和日照时长影响较大,气温的影响相对较弱。
    典型传统村落集聚地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田 爽, 罗光杰, 李阳兵, 廖晶晶, 罗旭玲, 王 权
    2021, (11):  2682-2692.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11
    摘要 ( 112 )   PDF (3911KB) ( 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之一,探索传统村落集聚地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对促进传统村落及其集聚地保护与发展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传统村落集聚地雷山县西江镇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7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与地理探测器,研究典型传统村落集聚地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2000~2017年高强度土地利用呈现倍增,由2000年的22.59%增加到2017年的47.63%;空间上,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呈现出“村寨中心指向性”和“道路指向性”的演变模式;(2)旅游开发背景下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土地利用发生了转型,由传统农业型向生活生产结合的多功能旅游型村落转变;(3)传统村落集聚地土地利用变化是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地利用发展趋势变化主要受高程、到公路距离、到公共服务地距离、到村中心距离等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约束;(4)西江镇传统村落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决定力在逐渐增强,决定力由2000~2005年的 0.000 4 增加到2010~2017年的 0.023 9,在各驱动因子决定力排序中由第8位上升至第5位。
    生态环境
    中国PM2.5排放/浓度时空变化及区域公平性分析
    揣小伟, 高润艺, 李建豹, 赵荣钦, 卢月
    2021, (11):  2693-2702.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12
    摘要 ( 111 )   PDF (6775KB) ( 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空间数据,对中国PM2.5排放强度和浓度的空间分布及时空变化进行了多尺度分析,定性、定量地讨论了两者关系及省际不公平性。结果表明:我国PM2.5排放强度和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中东部为高值主要分布区;1970~2015年,全国PM2.5排放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间略有波动;1998~2016年,全国PM2.5浓度整体上波动上升,相对于排放强度,其波动幅度较大;在不同时间段,PM2.5排放强度和浓度年均变化具有较大差异;1998~2012年,PM2.5排放强度和浓度在省级空间上具有明显相关性;时间序列上,两者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区域的变化趋势差异性较大。基于PM2.5排放和浓度的区域公平性具有明显空间差异,东部和南部沿海省份占据优势,而西北和北部内陆地区处于劣势。
    低剂量Cd对崇明东滩湿地不同覆被类型土壤反硝化速率的影响
    徐传红, 韩金, 程虎, 韩建刚
    2021, (11):  2703-2711.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13
    摘要 ( 66 )   PDF (1661KB) ( 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球变暖及人为活动加速影响下,重金属对湿地生态系统反硝化(Den)的影响研究备受关注,但目前有关不同覆被类型下低剂量重金属的效应评估还很不充分。本文以崇明东滩湿地为例,采集光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3种覆被下的土壤样品,外源添加不同剂量(0、0.05、0.1、0.3、0.5、1.0、3.0和5.0 mg·kg-1)的Cd,借助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观测土壤Den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芦苇覆被下土壤Den速率(9.2±0.3 μg·kg-1·h-1)>互花米草(4.7±0.5 μg·kg-1·h-1)。Cd的添加导致两种植被下土壤Den速率均显著降低(P<0.05),芦苇和互花米草下土壤Den速率分别降至6.3和3.2 μg·kg-1·h-1。Cd胁迫下,Den速率的变化表现为剂量驱动下的“阶梯状”特征。即,低剂量(0.05~0.3 mg·kg-1)区间,Den的抑制率稳定保持在13.3%~14.8%。当Cd的剂量上升至0.3~0.5 mg·kg-1时,Den的抑制率从14.8%增至50.0%。高剂量(0.5~5.0 mg·kg-1)下,Den的抑制率再次趋于稳定(50.0%~55.0%)。相关分析表明,Cd胁迫下,芦苇和互花米草植被下土壤NO3--N含量与Den速率显著正相关(P<0.05)。这表明,低剂量Cd的存在并未改变NO3--N对Den过程的主导。

    基于LUCC的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姜晗, 吴群
    2021, (11):  2712-2725.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14
    摘要 ( 143 )   PDF (1929KB) ( 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江苏省2005、2010、2015、2018年4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遥感影像解译数据,采用生态系统二级分类的当量因子定量评估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及单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究各县级单位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18年江苏省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湿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增加,各时期耕地、湿地、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减主导着区域土地利用变化。(2)2005~2018年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60.076 2×108元,水文调节为主导生态服务功能,保持湿地面积不仅主导着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变化,也是维系水文调节服务价值、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3)历年各县级单位的地均ESV整体呈较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并表现为局部空间上的集聚。高值集聚区时空格局演变保持稳定,而城镇化发展致使建设用地大量占用耕地和林地、区域性卓有成效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是导致低值集聚区演变、地均ESV变化量空间分异特征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政策、建立生态保护修复的长效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修正复合干旱指数的干旱综合监测及其在湖北省的应用
    陈思, 钟无双, Muhammad Waseem, 王润
    2021, (11):  2726-2735.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15
    摘要 ( 61 )   PDF (1579KB) ( 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干旱的准确监测和综合评估对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干旱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多因性和复杂性,综合考虑降水、气温、蒸散发和地表含水量等多个干旱因子构建了修正复合干旱指数(Modified Composite Drought Index, MCDI),并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对该指数进行计算和验证。通过与广泛应用的单/多变量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和综合气象指数(Composite Index, CI)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干旱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结合湖北省干旱事件的历史记录进一步对比发现,MCDI较SPI和CI的监测干旱事件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3.3%和50%,且MCDI能更精确地监测到干旱事件的严重程度,更符合实际旱情。MCDI指数的提出为综合评估区域性干旱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秦岭—淮河南北城市生态安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张玉凤, 李双双, 延军平
    2021, (11):  2736-2745.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16
    摘要 ( 77 )   PDF (5816KB) ( 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2008~2017年土地利用、社会统计数据,对秦岭—淮河南北城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借助障碍度模型探究城市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8~2017年秦岭—淮河南北城市生态安全处于临界安全等级,且呈微弱的增长趋势,说明区域城市生态安全等级“稳定向好”;(2)在空间上,城市生态安全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分布格局,高生态安全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淮河平原东部;(3)在未来趋势上,有24.2 %的城市生态安全呈增长趋势,连片分布于长三角地区、江汉平原,35.2 %的区域呈退化趋势,主要位于关中平原、黄河下游西部;(4)在影响因素方面,中国南北过渡带城市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具有一致性,水域(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水资源总量和第三产业比重为主要影响因子,在未来城市生态建设中,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生态用地比重、保障资源总量可有效提高城市生态安全。
    三峡水库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俞幸池, 苏琴琴, 谢姣姣, 苏晓磊, 林锋, 阿依巧丽, 曾波
    2021, (11):  2746-2754.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17
    摘要 ( 82 )   PDF (1048KB) ( 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峡水库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包括由于水库拦蓄所导致的泥沙沉积问题。水库泥沙沉积对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一方面,沉积在消落带的泥沙会直接改变消落带的地形地貌;另一方面,泥沙沉积也给消落带带来了营养物质,有利于土壤瘠薄区域的消落带的植被生长和生态保护。为了揭示三峡水库蓄水期间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影响因素,为消落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三峡水库选择了12个典型消落带样点,采用实地检测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对各样点消落带的泥沙沉积强度及其自然环境特征进行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蓄水期间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受消落带距大坝里程、海拔高程、河岸形态、坡度、植被覆盖度的影响。(2)对于影响三峡水库蓄水期间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自然因素而言,消落带距大坝里程是影响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其余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海拔高程、植被覆盖度、河岸形态,坡度对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影响最弱。
    嘉陵江流域采矿废弃物安全现状研究-对小规模堆场的指示意义
    李晓雨, 杨放, 彭秀红, 李贺领, 唐亮
    2021, (11):  2755-2762.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18
    摘要 ( 73 )   PDF (3354KB) ( 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球采矿废弃物堆场平均面积为1.3 km2,我国采矿废弃物堆场为0.363 km2,而嘉陵江流域132个采矿废弃物堆场(主要为尾矿库)平均面积仅为0.11 km2,属于典型的小规模采矿废弃物堆场。规模越小越不易引起监管重视,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矿渣扩散污染等环境问题,研究其安全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野外调查为基础,对堆场与流域地理要素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采矿废弃物堆场多位于嘉陵江上游,严重影响下游四川省广元市、南充市,甚至重庆市的用水安全。此外,流域内采矿废弃物堆场“头顶库”比例接近90%,不规范堆场比例达38.6%;结合流域内坡度分析,发现流域内采矿废弃物受滑坡威胁的比例大于43.2%。在水/风侵蚀作用下,采矿废弃物将有5.4~7.2 t/a左右的有害重金属(Pb、Zn为主)进入临近土壤及水系中,形成持久危害。嘉陵江流域采矿废弃物所在地形、气候、堆场规模及监督管理是影响堆场安全的重要因素,相关部门应重视矿山尾矿库的前期规划,重视小规模采矿废弃物的后期监督管理。
    农业发展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作物生产广义用水经济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吴兆丹, 张依, 吴兆磊, 吴奕卓, 梁希瑶
    2021, (11):  2763-2777.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19
    摘要 ( 59 )   PDF (1197KB) ( 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作物生产用水经济效率提升对促进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以及乡村振兴,推进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以区域农作物产值与农作物生产蓝水绿水耗用量之和的比值,表示该区域农作物生产广义用水经济效率(EEGWUC),除了稻谷、小麦等5大主粮外还将甘蔗、花生、棉花等12种非主粮作物需水量纳入计算,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13省区2000~2018年该效率时空演变特征;改进补充已有相关研究所涉及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主产区EEGWUC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00~2018年我国粮食主产区13省区EEGWUC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该效率年均值由1.40元/万t上升至2.67元/万t,其中吉林该效率波动最为明显,湖北对应波动性最弱;主产区EEGWUC省区间差异波动缩小,13省区按该效率年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为:江苏(2.65元/万t)、湖南、江西;辽宁;河南、四川;吉林、湖北;河北、安徽、内蒙古、黑龙江和山东(1.44元/万t)。(2)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粮食面积占比、耕地灌溉率、节水灌溉指数、单位播种面积水库库容、灌溉水利用系数对主产区EEGWUC呈显著正向影响,而单位播种面积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第一产业GDP比重、省区用水结构和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则对其呈显著负向影响。继而提出我国粮食主产区应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强化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加强农业补贴及惠农政策、合理分配水资源并加强教育宣传、完善政府财政支出管理,以提升区域农作物生产广义用水经济效率。
    健康、非农就业与农户家庭清洁能源使用——基于华中三省的调研数据
    李凡略, 何可, 畅华仪, 张俊飚
    2021, (11):  2778-2791.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20
    摘要 ( 35 )   PDF (871KB) ( 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湖北、湖南、河南3省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利用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探讨健康、非农就业对农户家庭清洁能源使用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状况较差或存在非农就业行为的农户,更加倾向于使用清洁能源,但由于受到制度和市场约束,健康状况与非农就业的交互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健康对农户家庭清洁能源使用的影响不因年龄、收入、生态环境认知而变化,非农就业的影响则表现出显著差异:中青年、低收入、高生态环境认知组更容易受到非农就业的影响而具有更高的清洁能源使用强度。由此,为实现农村家庭能源使用结构的升级,政府在加强农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同时,还需加强有关清洁能源知识的宣传教育,破除农村居民参与非农就业的制度和市场阻碍,进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清洁能源优先发展战略的协同发展。
    江西省农户生态耕种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研究
    邵新霞, 黄宏胜, 陈美球, 谢贤鑫, 黄吉
    2021, (11):  2792-2800.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21
    摘要 ( 80 )   PDF (2302KB) ( 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识别农户生态耕种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对引导农户生态耕种,促进耕地生态保护意义重大。根据江西省11市47县(区)1 203份农户生态耕种问卷,使用空间自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首先探索了农户生态耕种的空间分布特征,然后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分析生态耕种与其影响因素的统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生态耕种呈现典型的空间自相关分布特征,主要影响因素有政府补贴、劳动力比重、兼业程度、家距县城距离及是否永久基本农田;(2)从全局看,除家距县城距离对采纳度呈负向影响外,其余4个影响因子对生态耕种均呈正向影响,其中,劳动力比重影响最大,系数为1.17,政府补贴、是否为永久基本农田及兼业程度的系数分别为0.71、0.58、0.32;(3)从局部看,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呈现典型的空间分异特征,在不同空间位置上存在差异,应分区制定差异化的农户激励措施。最后,依据生态耕种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提出了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坚持并加大政府的农业补贴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户农闲时外出务工等三点建议。
    资本禀赋、区位条件与农民住房配置差异——基于城中村与城郊村调研数据的Blinder-Oaxaca分解
    张东丽, 蔡银莺
    2021, (11):  2801-2809.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1022
    摘要 ( 82 )   PDF (842KB) ( 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住房状况得以改善的同时,住房配置差异持续强化,从而催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利用武汉市城中村和城郊村共813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在采用T检验、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测算并比较城中村与城郊村农民住房配置差异的基础上,运用非线性Blinder-Oaxaca回归分解法分析家庭资本禀赋和区位条件对城中村与城郊村农民住房配置差异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在同等资本禀赋水平下,城中村与城郊村农民住房配置存在显著差异;城中村内部农民住房面积配置差异程度大于城郊村农民,而住房条件配置差异则稍小于城郊村农民;城中村与城郊村农民之间的住房面积配置差异主要取决于其资本禀赋异质(58.62%),而住房条件配置差异则主要源于区位条件驱动(57.77%)。为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改善农民住房状况和维护社会和谐发展,要注重对弱势群体居住状况的改善和农民资本禀赋积累,加强引导农民建设合理适度住房,完善城郊村公共基础设施和住房配套设施建设,通过编制村庄布局规划来加强中心村建设和管理。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