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3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05-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长江经济带金融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及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
    贺正楚, 蔡湘杰, 潘红玉, 刘亚威
    2023, (5):  895-904.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01
    摘要 ( 247 )   PDF (1030KB) ( 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产业协同集聚是否成为优化制造业创新资源配置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此,基于 2013~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制造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称之为“两产业协同集聚”)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不同创新效率指数影响结果不一,两产业协同集聚与技术进步指数呈现正相关关系,与技术效率指数呈现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解技术效率指数得出,两产业协同集聚能有效促进制造业纯技术效率的提升,但不利于规模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得出的启示是:应该积极引导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挥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积极作用,提高金融业服务制造业能力,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工业企业入园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
    傅 姝, 赵小风, 黄贤金, 周小丹, 李炜玮
    2023, (5):  905-915.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02
    摘要 ( 162 )   PDF (2176KB) ( 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开发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研究对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优化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工业企业用地为研究对象,采用2020年江苏省工业企业更新调查数据,比较江苏省开发区内外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与行业差异,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做企业是否入园对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开发区内工业企业容积率、地均税费、地均从业人员均高于开发区外,开发区内外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利用均呈现出苏南地区高于苏中地区、苏北地区的特点;(2)开发区内外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利用存在行业差异,开发区内装备制造业与原材料加工业的用地强度明显高于开发区外,开发区内大多数工业行业的用地效益高于开发区外;(3)企业入园、企业投资强度、科技水平和运营时间等因素对工业企业用地效益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流空间视角下企业异地投资网络结构演化研究——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
    刘耀彬, 胡伟辉, 骆 康, 李硕硕, 邓伟凤
    2023, (5):  916-927.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03
    摘要 ( 172 )   PDF (8504KB) ( 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流空间可以有效刻画特殊地域城市群企业异地投资网络。基于土地利用和工企登记数据,采用股权穿透法获取195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42个县区工商企业异地投资数据,分别从“主要节点-骨干路径-空间格局”层面揭示环鄱阳湖城市群企业异地投资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节点加权入度逐渐上升,南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净流动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突出,区位倾向性特征明显;(2)骨干路径主要发生在南昌、九江、鹰潭、抚州以及景德镇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市辖区,跨越地理要素阻碍现象明显;(3)行业整体上朝多中心结构发展,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异地投资网络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金融业向多地平级互通格局演变,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演变为三中心,制造业呈现南移东进的趋势。
    自然资源
    三峡水库外来鱼类资源状况初步研究
    董 纯, 杨 志, 朱其广, 罗安红, 龚 云, 唐会元, 陈小娟
    2023, (5):  928-938.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04
    摘要 ( 302 )   PDF (888KB) ( 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20年4~6月和11~12月,在三峡水库干支流8个典型江段开展外来鱼类的种类组成、相对丰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在三峡库区干支流江段共采集到鱼类108种,隶属于8目21科,其中外来鱼类16种,占鱼类总种数的14.81%;(2)在外来鱼类中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其中短颌鲚在除乌江江段以外的其他7个采样江段中均为优势种,相对优势度分布范围为2.05%~18.71%;太湖新银鱼在支流小江和大宁河江段为优势种,相对优势度分别为2.83%和8.39%;尼罗罗非鱼仅在支流小江江段为优势种,相对优势度为1.56%;(3)外来鱼类在干流渔获物中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其在支流渔获物中的相对丰度,其中外来鱼类在支流小江江段渔获物中的体重百分比最高,为12.30%;在大宁河江段渔获物中的数量百分比最高,为57.55%。鉴于目前三峡库区外来鱼类物种的资源状况,建议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三峡库区外来鱼类的种群数量进行管理与控制,从而避免其对库区土著鱼类资源造成的可能性影响。
    赤水河上游鱼类产卵场砾石群修复模拟研究
    李 轩, 赵进勇, 张 晶, 艾祖军, 韩会玲, 王 琦, 于子铖, 冯 硕
    2023, (5):  939-949.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05
    摘要 ( 100 )   PDF (2350KB) ( 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定量分析砾石群对鱼类受损栖息地的恢复、改善效果,以赤水河支流倒流河上游芭茅坝鱼类产卵场为研究区域,选择昭通特有鱼类昆明裂腹鱼(Schizothorax grahami)为指示物种,结合稳定性分析确定砾石群的布局、尺寸,依据鱼类生境模型,研究分析了砾石群布置前后指示物种适宜栖息地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段内布置砾石群时,概化砾石单元的最小尺寸宜设置为0.5 m,单组砾石群摆放的跨距宜设置为1.60倍砾石长度,顺流宜设置为2.10倍砾石长度;分别布设5种不同形式砾石群,其所对应的鱼类加权可利用栖息地面积(WUA)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在河道造床流量参数下,砾石群的连续V形和钻石形布置形式较其他三种修复效果更为明显,砾石群布置区域水深流速呈现多样化,加权可利用栖息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分别增加21.77%和18.3%。合理布设砾石群可为赤水河鱼类产卵场的恢复提供技术支持。
     雅砻江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环境驱动因子
    张俊芳, 陈 威, 宋以兴, 周连凤, 杨 英, 杨 涵, 马沛明
    2023, (5):  950-960.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06
    摘要 ( 167 )   PDF (1575KB) ( 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雅砻江下游浮游植物在梯级水电站运行多年后的现状,于2020年春季和秋季分别对雅砻江下游流域的22个断面进行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采样调查,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其环境驱动因子。共采集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0纲20目36科72属123种(包括变种),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其中春季物种数明显多于秋季,共有的物种有55种,干流与支流物种数接近,共有的物种有82种。全年优势种有5种,分别为硅藻门的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极小曲壳藻(Achnanthidium minutissima)、隐藻门的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和蓝藻门的尖头藻(Raphidiopsis sp.),春季优势种5种,秋季优势种4种,干流优势种6种,支流优势种4种。调查期间雅砻江下游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3.17×106 cells/L,秋季平均丰度高于春季,支流高于干流。相关分析显示:总磷(TP)、悬浮物(SS)、高锰酸盐指数(CODMn)、溶解氧(DO)、透明度(SD)、水温(WT)、硝氮(NO3-N)、总氮(TN)、叶绿素a (Chl.a)、电导率(EC)分别与不同浮游植物优势种呈显著的相关性。RDA结果显示:春季影响浮游植物的环境驱动因子是TN、磷酸盐(PO4)、WT、SD、DO,干流断面分成两部分,各支流断面明显分开;秋季影响浮游植物的环境驱动因子是WT、SD、SS。

    长江经济带水足迹与省市规模时空关联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
    童纪新, 吕 晴
    2023, (5):  961-972.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07
    摘要 ( 239 )   PDF (1723KB) ( 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也备受关注。为探究该地区水足迹与省市规模15年的时空关联格局,基于脱钩模型和不均衡指数对长江经济带2006~2020年水足迹与省市规模时空关系进行研究,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探究影响区域水资源消耗的因素,并从时空异质性角度展开讨论。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水足迹增长率逐年降低,且各省市水足迹强度与人均水足迹空间分布格局相似。(2)2006~2020年间各省市水足迹与经济规模呈现弱脱钩,但已有6/11省市于“十三五”期间达到理想的强脱钩状态,水资源丰富的省市水足迹与人口规模协调度较好,水足迹与空间规模的发展均衡性与各省市地形地貌有关。(3)省市规模、节水技术、产业结构与水资源管理等因素对水足迹高低产生显著影响,水足迹的驱动因素存在时空异质性,影响力随发展阶段和地区变换而改变。
    差异化乡村振兴路径下村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归因 ——以重庆市江津区两个村为例
    向籽佺, 刘 峰, 唐雨婷, 王江海, 赖佳鑫, 张苧尹, 刘 英
    2023, (5):  973-984.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08
    摘要 ( 262 )   PDF (2431KB) ( 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究差异化乡村振兴路径下村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对于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和制定乡村振兴路径有重要意义。以长江流域浅丘河谷区2个地形地貌相似、历史发展情况接近、乡村振兴路径迥异的行政村——芳阴村和横山村为例,基于无人机航测和多期Google Earth卫星影像,从土地利用转移、核心用地扩张模式、像元级地块属性和边界二值变化等视角综合探讨了两村在2017~202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从自然、社会经济、政策因素等多个方面定量归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两村均经历了较为剧烈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以蔓延式的园地扩张为主,最后芳阴村和横山村分别形成了农旅融合型和农林复合型的发展格局,并且芳阴村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较横山村更具多样性和均衡性。(2)像元层面上,芳阴村的地块属性和边界变化均较为剧烈,且二者在超50%的村域范围内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而横山村仅地块属性变化较为明显,地块边界变化度整体低于芳阴村。(3)村域土地利用变化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不同乡村振兴路径下村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类型和驱动解释力度存在差异,对于有明确政策区划驱动的芳阴村而言,政策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的解释效力,而没有明确政策区划的横山村,自然因素则更具有解释力。
    生态环境
    平原河网区湖泊湖荡群沉积相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范雯霆, 陈诚, 姚斯洋, 崔桢, 何梦男, 林妙丽, 王智源, 陈求稳
    2023, (5):  985-994.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09
    摘要 ( 273 )   PDF (2460KB) ( 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里下河腹部地区是典型的平原河网区与水产养殖基地,湖泊湖荡多用于围圩开发,受水系交错、水流缓慢的影响,重金属污染一旦进入水体极易发生滞留,引发一系列水环境问题,进而危害食品安全。通过地累积指数法及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里下河地区28个典型湖泊湖荡沉积相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基于重金属污染与当地工厂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半定性、半定量地分析重金属污染来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讨论工业排放与水产养殖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沉积相Hg、Zn和Cd元素构成污染,含量分别是背景值的5.6、1.9和1.4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152.4~599.4。沉积相Hg与其余重金属元素来源均不相同,历史上火电生产可能对Hg含量产生影响,湖泊湖荡与化工厂距离越近,沉积相Hg含量越高(r=0.42);水体中有机质易与沉积相Hg结合,故有机碳含量越高,沉积相Hg含量越高(r=0.54)。湖泊湖荡越靠近合金、电镀等金属材料加工行业,沉积相Zn(r=0.68)和Cd(r=0.59)的含量越高;且由于围圩养殖引起的湖泊湖荡水流不畅通,易导致Zn和Cd在沉积物中累积。以上研究结论可为平原河网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与食品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上海典型河湖水系蓝绿空间指标体系构建及融合度评价
    焦香香, 张饮江, #, 刘小梅, 鲁 仙, 赵志淼
    2023, (5):  995-1004.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10
    摘要 ( 227 )   PDF (1424KB) ( 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规划发展中常面临着蓝绿分治,水岸分建的问题,“蓝绿空间”作为城市景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居环境质量紧密相关。基于蓝绿空间的融合特性,从水体、生物、景观生态3个方面遴选并构建蓝绿空间融合度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专家咨询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5个准则层及12个指标层的指标权重,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上海典型河湖水系蓝绿空间构建的融合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调查区域河道水系蓝绿空间融合度平均得分为70.575,人工湖区为65.774。8个河道样点和8个湖区样点中,达到高度融合等级的样点数分别是4和6。河道水系比湖区周围蓝绿空间构建更健康,生态系统更完整,生态服务功能更完善。(2)河道水系蓝绿空间融合度主要受水文形态特征(0.325)和河岸带情况(0.438)的影响,人工湖区主要受水质(0.480)和水文形态特征(0.454)的影响。(3)所选河湖水系蓝绿空间融合度差异主要体现在护岸生态性和绿色可达性两个指标上。通过蓝绿空间融合度的评价,可分析出蓝绿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望为城市蓝绿空间的规划设计与低碳建设提供参考,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升金湖重金属污染历史、来源解析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金院, 汪勇, 胡洁, 韩瑞超, 林跃胜, 徐仪红, 苗雨青, 吴立
    2023, (5):  1005-1017.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11
    摘要 ( 42 )   PDF (1266KB) ( 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采集、测定升金湖沉积岩芯重金属含量,基于岩芯AMS14C年代—深度模型,分析了升金湖1000 A.D.以来的重金属污染历史特征和可能来源,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富集系数法评价了升金湖流域不同历史时期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元素As、Mn、Pb、Cu、Zn、Cr、V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2、623.7、28.6、42.4、115.7、83.7、153.1和46.5 mg·kg-1。随时间推移,升金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RI)逐渐上升;1600 A.D.前元素As的潜在生态风险属于轻微生态危害,1900 A.D.后上升为中等生态危害,元素Cu、Mn、Ni、Pb、Zn、V和Cr均为轻微生态危害;各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由大到小排序为As>Cu>Ni>V>Pb>Cr>Mn>Zn,As、Cu为主要贡献因子。1600 A.D.前元素As为轻度富集,人为污染小,1600 A.D.后呈中等偏强富集,人为来源占比显著增加;1600 A.D.前元素Cu波动变化,1600 A.D.后呈中等富集,人为来源占比增加;其余重金属Mn、Pb、Ni、Cr、Zn、V富集程度较小,1900 A.D.后存在一定程度的人为来源。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600 A.D.前重金属主要为自然状态下沉积,1600~1900 A.D.为人类活动与自然沉积共同作用,1900 A.D.后人类活动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工业污染物排放、矿业开采、农业活动是重金属污染来源的主要影响因子。基于以上研究,分析了升金湖流域未来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为长江下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对PM2.5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
    何利杰, 杜梦晴, 韦晶, 万庆, 何培培, 王伦澈
    2023, (5):  1018-1029.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12
    摘要 ( 151 )   PDF (3169KB) ( 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群已成为当今中国空气污染的重灾区,严重损害了区域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但少有研究考虑如何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使大气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最大化,进而减少既定污染排放对空气质量的负面效应。鉴于此,以城市化进程迅速、空气污染严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为实证对象,从土地利用结构的视角出发,利用自主反演的高精度PM2.5数据,基于广义可加模型与空间回归模型,揭示200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PM2.5浓度的非线性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用地大幅增加而耕地持续减少,PM2.5浓度在2011年前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2)土地利用变化对PM2.5浓度的影响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其中建设用地与耕地变化对PM2.5浓度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效应;(3)土地利用变化对PM2.5浓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除草地外,各地类对PM2.5浓度影响的直接效应均大于间接效应;(4)林地与草地有效削减了区域内部及邻域的PM2.5浓度,且林地的直接削减效应远高于草地,相反地,建设用地则显著加剧了区域内部及邻域的PM2.5浓度,而耕地对PM2.5浓度的影响机制较复杂,削减了区域内部的PM2.5浓度,但对邻域PM2.5浓度具有加重作用。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城市群雾霾治理提供新思路。
    基于局地气候区的武汉市地表热环境研究
    赵恩灵, 邓帆, 李志远, 郑培鑫, 冯倩, 韩杨
    2023, (5):  1030-1041.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13
    摘要 ( 204 )   PDF (3480KB) ( 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城市热环境与城市形态特征间关系的定量分析,能为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依据。局地气候区(Local Climate Zones, LCZ)可以很好反映城市局部气候的差异,因此可以基于LCZ构建局部气候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定量关系来研究城市热环境。利用Landsat-8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基于Sentinel-2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局地气候区分类,分析各类别LCZ的地表温度与城市地表形态的关系,以此分析武汉市地表热环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LCZ类别间的地表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形态对地表温度有较大影响。其中:(1)LCZ10(重工业)温度最高,LCZG(水体)温度最低,且夏季各类别的温差大于冬季;(2)密集型建筑(LCZ1-3)的地表温度比开阔型建筑(LCZ4-6)高,低层建筑比高层建筑的地表温度高;(3)城市形态中对地表温度影响较大的为水域比例(WSF)、建筑高度(BH)和建筑比例(BSF),其中水域比例(WSF)和建筑高度(BH)与地表温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建筑比例(BSF)与地表温度呈正相关。
    耦合PLUS-InVEST-Geodector模型的三峡库区碳储量时空变化及其定量归因
    毛永发, 周启刚, 王陶, 罗泓然, 伍龙江
    2023, (5):  1042-1057.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14
    摘要 ( 153 )   PDF (4152KB) ( 1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明区域长时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耦合PLUS-InVEST-Geodector模型,探究三峡库区1990~2035年不同情景下碳储量时空变化规律,并从土地利用变化以及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关系角度定量揭示其影响碳储量变化归因。结果表明:(1)1990~2020年三峡库区碳储量表现为“减少-增加-减少”的波动性,整体减少6.66 Tg,减幅为1.25%,其中耕地大面积转移至建设用地是导致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2)1990~2035年三峡库区碳储量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变化具有高度一致性,其空间异质性较为显著,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南低北高且库首>库腹>库尾”的分布特征;(3)2035年自然发展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碳储量较2020年分别减少7.53和0.37 Tg,生态保护情景较自然发展情景能显著降低库区碳储量损失;(4)影响碳储量时空变化因素较为显著,其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其主导因子,其次则为温度、人口密度、高程和土壤类型,且各因子交互作用均对碳储量变化解释力增强。研究可为库区碳库管理以及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雅鲁藏布江中游古洪水滞流沉积物性质研究
    吴帅虎, 傅旭东
    2023, (5):  1058-1067.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15
    摘要 ( 37 )   PDF (1964KB) ( 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鉴别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WD)、黄土和风沙沉积物进行宏观特征观察和沉积物实验分析(粒度、磁化率和地球化学元素),总结古洪水SWD的沉积学识别标志。结果发现:藏木(ZM)、朗县(LX)和米林剖面(ML)中所夹SWD均呈现水平波状层理,结构均匀,为粉砂质细砂质地,其宏观特征与风成堆积物(如黄土和风沙沉积物)明显不同;古洪水SWD、黄土和风沙沉积物的粒度成分均总体较粗,以细砂为主,风沙沉积物的粒径明显更粗,三种沉积物中以古洪水SWD的分选性最好,其次为黄土,其原因在于古洪水SWD是经过水流分选并且在高水位滞流环境下堆积的悬移质沉积物;古洪水SWD的磁化率含量较高,可能与洪水冲刷河谷地表导致SWD的铁磁性矿物含量增高有关;古洪水SWD的粒度特征、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均与黄土较为接近,与风沙沉积物有较大差别,表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峡谷地段古洪水SWD与黄土的物源可能有密切关系。
    农业发展
    灌浆结实期气象条件对江汉平原优质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党程成, 郝蓉蓉, 周梦, 胡玉婷, 刘越, 杨青青, 周继永, 田小海,
    2023, (5):  1068-1079.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16
    摘要 ( 28 )   PDF (1635KB) ( 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稻灌浆结实期气象条件同时影响优质稻产量与品质,因此在生产上调整合适的播种日期对优质稻生产至关重要。以10个优质稻品种为材料,在江汉平原腹地的湖北荆州通过分期播种(C1、C2、C3),使其在灌浆结实期经历不同的气象条件,并比较了不同播期下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浆期的前15 d气象条件显著影响优质稻产量和品质。从总体上看,产量以第2播期-C2(8.3 t/hm2)最高,C2处理具有更高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和结实率;品质指标中,整精米率以播期C2和C3较优,分别为62.1%、和61.8%;垩白度在3个播期间差异不大;大多数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则随播期延迟而显著升高。籽粒产量和稻米品质与灌浆期关键气象因子关系密切,产量与灌浆期前15 d各气象因子均显著相关;千粒重与灌浆期各气象因子均呈直线相关,其中与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整精米率与灌浆期各气象因子之间均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关系;因此,经过筛选得到灌浆期的前15 d期间的日均温26℃左右、日较差9℃、相对湿度85%、日照时数6 h左右是实现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双提升的最佳气象条件。可见,江汉平原地区优质稻的种植存在最佳栽培期(灌浆期),而合理安排播种日期应成为优质稻生产上的一项关键技术。
    洪江市耕地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岳晴晴, 周卫军, 龙立长, 丁庭康, 商贵铎, 崔浩杰
    2023, (5):  1080-1089.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17
    摘要 ( 102 )   PDF (1853KB) ( 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究洪江市耕地土壤硒分布特征及规律,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硒分布的影响,能促进当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发展特色富硒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在洪江市采用室内网格布点、野外调查采样、分析测定、GIS空间分析等方法与技术,采集和测定分析了1 480个样品的土壤硒(Se)含量及相关土壤理化指标,结合相关性分析、地统计分析与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揭示洪江市土壤硒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洪江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0.54 mg·kg-1,是全球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4 mg·kg-1)的1.35倍,是全国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29 mg·kg-1)的1.86倍。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母质发育的土壤硒含量;紫色土硒含量最高,潮土硒含量最低。土壤硒含量受有机质含量、pH值及铜、锌含量的影响。当pH在5.0~6.0之间,土壤硒含量与pH呈正相关,当pH>6.0时土壤硒含量与pH呈负相关;土壤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铜、锌含量呈正相关。洪江市耕地富硒面积占比达到90.53%,在空间上呈现东部高、中北部低,自东、南、西三面向中北部逐渐降低的趋势,适合开发特色富硒产品。
    耕地健康视角的耕地休耕空间配置研究 ——以贵州省松桃县为例
    石飞, 杨庆媛, 王成, 江娟丽, 胡蓉
    2023, (5):  1090-1101.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18
    摘要 ( 34 )   PDF (2349KB) ( 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耕地休耕制度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立足于探索耕地休耕空间配置的内涵和技术方法,以此解决因休耕地错配而导致休耕的效率和效益受损问题。以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国家第一批休耕试点的贵州省松桃县为例,采用基于休耕目标的耕地健康综合评价法诊断识别休耕地,并按照休耕要求优选休耕地。结果表明:(1)广义上的耕地休耕空间配置的内涵本质,就是将休耕规模、休耕区域、休耕时序和休耕技术模式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对休耕地的“定量、定位、定序、定术”宏观调控。(2)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的重要基础是基于耕地健康综合评价的休耕地诊断识别,耕地健康程度由耕地质量目标和耕地产能目标共同决定;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的核心内容是空间约束,以集中连片作为主要约束条件。(3)松桃县耕地健康程度一般,休耕潜力较大且旱地明显比水田休耕潜力大,适度休耕为主、优先休耕为辅。(4)水田休耕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西部和南部乡镇,旱地休耕区域全县皆有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乡镇。
    四川盆地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李艾雯, 冉敏, 宋靓颖, 薛晶玲, 张元媛, 李呈吉, 邓茜, 方红艳, 代天飞, 李启权
    2023, (5):  1102-1112.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5019
    摘要 ( 152 )   PDF (2468KB) ( 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掌握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是增加耕地土壤碳汇和提升耕地土壤质量的重要前提。基于2017~2019年实地采集的4 362个表层(0~20 cm)土壤样点,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四川盆地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了气候、地形、土壤类型、农地利用方式和氮肥施用强度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1.58~42.40 g·kg-1之间,均值为13.85 g·kg-1,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变异系数为45.82%,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的最佳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块金效应为59.73%,变程为145 km,表明其空间分布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决定且自相关范围较大。空间插值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呈中间低四周高的斑状分布格局。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类型是影响研究区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余依次为农地利用方式、气候和地形;各因素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独立解释能力分别为19.7%、14.0%、12.0%和9.2%。调控农地利用方式是实现该区域耕地土壤碳增汇的关键,但制定调控措施时也要充分考虑土壤类型、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