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3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06-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黄德春, 沈雪梅, 竺 运,
    2023, (6):  1113-1126.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01
    摘要 ( 305 )   PDF (1794KB) ( 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制造业碳排放效率,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采用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制造业以及高碳制造行业相关数据,通过超效率SBM模型计算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分析其时间、空间变化特征,并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2006~2019年制造业碳排放效率不断提高;碳排放效率呈“下中上游”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差异整体呈缩小趋势。(2)高碳制造行业碳排放效率差异显著,不同高碳制造行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布差异大。(3)行业成长能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行业规模、人均GDP水平、城镇化率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碳排放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行业FDI、工业化水平对其产生负向影响;因素对上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效果具有差异性。因此,需促进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绿色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升和完善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效率与结构,加快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引导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长江经济带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陷阱”的识别与破解研究
    赵菲菲, 胡 政, 赵 旭, 何伟军
    2023, (6):  1127-1137.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02
    摘要 ( 181 )   PDF (2271KB) ( 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持续稳定脱钩,率先完成“双碳”目标的战略使命,基于脱钩理论并以脱钩路径为切入点,提出“脱钩陷阱”与“真伪脱钩”的概念与识别方法,将Tapio脱钩模型与Logit模型相结合,分析并检验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真伪脱钩”状态,进一步探究破除“脱钩陷阱”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主要呈现强脱钩与弱脱钩状态,扩张连接和增长负脱钩零星分布,整体脱钩状态较好,但脱钩状态存在空间异质性与时序波动性特征,黄石、湘潭等城市均出现复钩现象,陷入“脱钩陷阱”,呈现“伪脱钩”状态;(2)“真伪脱钩”城市存在显著地域性,“真脱钩”城市主要位于下游地区,且多为省会城市,陷入“脱钩陷阱”城市主要分布于中上游地区;(3)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优化集聚规模、加大外商直接投资等是城市实现内源性脱钩,避免落入“脱钩陷阱”的重要举措。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了区域碳减排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
    闫华飞, 杨 美, 肖 静
    2023, (6):  1138-1151.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03
    摘要 ( 126 )   PDF (983KB)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必要途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能否有效促进区域碳减排是亟待探索的待解课题。研究基于2010~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区域碳减排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碳减排,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碳减排效应在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地区显著,而对上游地区不显著;(3)传导机制分析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区域碳减排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53.2%。
    长三角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
    程丹亚, 曾 刚
    2023, (6):  1152-1164.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04
    摘要 ( 71 )   PDF (1903KB) ( 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2011~2019年长三角区域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区域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时空格局,并实证考察了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1)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处于高位小幅波动上涨态势,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格局,而绿色技术创新规模先缓后急逐年递增,呈现东高西低格局,且“反K字型”空间格局初现雏形。(2)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传导效应,地理空间以及经济地理空间邻近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增加会促进本地城市的碳减排。(3)独立绿色技术创新在抑制工业领域碳排放方面成效显著,邻近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对本地城市工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大于本地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合作绿色技术创新因规模较小对工业碳减排效果不显著。深入探索长三角区域内部城市间在促进碳减排方面协同合作、联防联控机制并加强区域内部绿色技术协同创新网络建设是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低碳绿色发展的着力点。
    长三角一体化大市场与环境治理的交互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周五七
    2023, (6):  1165-1175.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05
    摘要 ( 52 )   PDF (858KB) ( 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区域市场一体化与环境治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长三角更高层次的区域一体化离不开区域环境治理改进。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和GS3SLS方法,对长三角市场一体化与城市环境治理之间的交互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长三角市场一体化与城市环境治理之间显著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作用,长三角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更大些,而长三角市场一体化与城市环境治理之间的空间交互溢出效应均显著为负。因此,要提升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需要加快形成区域一体化大市场,创新环境治理参与长三角市场一体化的方式和路径,推进长三角市场一体化和环境治理协同发展。
    基于流动空间的武汉都市圈同城化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任俊虎, 余 斌, 资明贵, 张汉霞, 郭新伟,
    2023, (6):  1176-1186.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06
    摘要 ( 121 )   PDF (1516KB) ( 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同城化是城市间要素流动与融合发展的动态过程,实施同城化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流、人口流、信息流三方面构建都市圈同城化综合测度模型,借助ArcGIS空间可视化分析武汉都市圈同城化水平及其空间格局,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解析武汉都市圈同城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武汉是都市圈的经济、人口与信息中心城市,武汉都市圈同城化水平整体差异较大且两极分化现象突出;(2)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形成了“一心一区双轴多点”的空间格局,且具有空间非均衡性、空间指向性和空间邻近效应等空间特征;(3)基础设施建设是武汉都市圈同城化的关键驱动力,经济发展能力是其直接推动力,而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保障是间接推动力。基于此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同城化发展建议,以期为区域同城化建设提供科学支撑与案例借鉴。
    自然资源
    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陈 卓, 许彩彩, 张耀宇, 吴永兴, 张亚洲, 陈利根
    2023, (6):  1187-1199.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07
    摘要 ( 224 )   PDF (2407KB) ( 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理的土地要素配置是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科学研判土地面临的稀缺瓶颈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前提。文章选取2008~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先后运用核密度估计法、GIS空间分析、空间自相关以及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系统考察了城市土地稀缺度的时空演变、空间差异以及影响因素,为实现长江流域土地资源支撑高质量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结果表明:(1)研究时期内,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稀缺度呈现出“提速期”和“振落期”两个阶段,上中下游的具体增幅分别为26.9%、13.2%和9.5%;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土地稀缺度的高值范围逐渐减少,中低值区域逐渐增多。(2)城市土地稀缺度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局部空间集聚范围变化突出,但集聚效应并不显著。(3)不同区域影响城市土地稀缺度的主导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外商直接投资会加剧土地资源的稀缺,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环保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基于上述结论,长江经济带应因地制宜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大企业环保投入力度,通过高效、可持续的利用土地以破除政策约束下的要素稀缺困境。
    安徽省各生态分区的NDVI年际变化特征及归因分析
    吴 楠, 陈 凝, 程 鹏, 宋 婷
    2023, (6):  1200-1207.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08
    摘要 ( 194 )   PDF (2454KB) ( 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2000~2019年安徽省域植被NDVI逐年数据和2000、2020年土地覆被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分析了全省及5个生态区(淮北、江淮、皖西、沿江、皖南)NDVI数据和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指标定量剖析了人类活动(主要为快速城镇化过程)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年间,全省植被NDVI呈上升趋势的区域整体分布较广、稳定性较好,面积占比为81.5%。皖西和皖南区植被覆被状况改善的面积和强度明显高于其余3个生态区。NDVI呈下降趋势的区域不多,且稳定性较差,主要分布在城市、县乡周边以及沿交通廊道呈现网状辐射。5个生态区中,沿江区植被NDVI呈现下降的斑块最多,波动性最高。城镇化为全省最为主导的土地覆被变化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植被NDVI的极显著下降。而林草封育后植被的持续自然生长可能带来了NDVI的极显著上升。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受水区熊河水库碳氮磷沉积历史重构及源解析
    刘 伟, 晏志伟, 高 健, 罗存华, 杨家香, 万 亮, 费 强
    2023, (6):  1208-1219.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09
    摘要 ( 136 )   PDF (1015KB) ( 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鄂北岗地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但该区域也是湖北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水质污染严重。为缓解鄂北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2015年湖北投资180亿实施了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但目前对受水区相关水库的污染现状缺乏了解,对其碳、氮、磷污染历史缺乏认识。选择鄂北典型受水水库——熊河水库,利用沉积物210Pb和137Cs定年方法建立熊河水库建库以来坝前沉积物样品的年代序列,并结合沉积物理化分析和流域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粮食产量的数据,重建了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对熊河水库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熊河水库采集的34 cm沉积物柱芯(命名为XHS)的沉积历史约66年(1953~2019年),平均沉积速率为0.66 cm/a;沉积物柱芯XHS的总有机碳含量为0.57%~1.56%,总氮含量为0.32~1.84 g/kg,总磷含量为0.97~1.91 g/kg。沉积物柱芯XHS的总有机碳含量与熊河水库流域人口数量、GDP和粮食产量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总氮与熊河水库流域粮食产量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沉积柱XHS中TP与Fe/Al-P、Ca-P、IP和OP呈正相关。在1999年之前,人类活动导致TP和各形态磷呈现上升的趋势。沉积速率与熊河水库流域人口数量、GDP和粮食产量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沉积物柱芯XHS的碳/氮比值(C/N)进一步表明沉积物有机碳在1981~1996和2012~2019年这两个时期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在1963~1970和2006~2009年这两个时期来源于浮游植物和陆生植物的混合输入。
    长江上游鲢幼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关键环境因子判别
    蒲 艳, 杨 浩, 田辉伍, 邓华堂, 倪文静, 魏 念,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2023, (6):  1220-1228.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10
    摘要 ( 76 )   PDF (939KB) ( 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长江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为了解长江上游鲢幼鱼空间分布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在长江上游至三峡库区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和水文环境数据,并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筛选影响其分布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显示,长江上游鲢幼鱼资源密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分布于三峡库区丰都江段;影响鲢幼鱼资源密度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流速、浮游生物密度、离坝距离和水温,其中流速偏差解释率最大为57.7%。随着流速增大,鲢幼鱼资源密度整体呈现降低的趋势,集中分布于0.10~0.55 m/s 流速范围内;浮游生物密度和离坝距离与鲢资源密度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即随着浮游生物密度增加和距离大坝越远,其鲢幼鱼资源密度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水温的升高,鲢幼鱼资源密度整体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集中分布在18℃~21.5℃水温范围内。本研究揭示了长江上游流速、浮游生物密度、离坝距离和水温变化对鲢幼鱼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在长江十年禁渔背景下,应加强缓流生境库区和干支流汇合处的生境保护,为鲢种群资源量恢复构建重要栖息地。
    雅砻江锦屏大河湾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邵科, 胡兴坤, 董微微, 熊美华, 汪鄂洲, 余丹, 朱滨
    2023, (6):  1229-1237.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11
    摘要 ( 42 )   PDF (1000KB) ( 1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于2019~2020年6~7月在雅砻江下游锦屏大河湾里庄江段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采集鱼类卵苗19种,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7种,5种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产漂流性卵鱼类2019年和2020年产卵规模分别为103.07×104粒和388.58×104粒,主要产卵场自上而下分布在烟袋、南河-青纳和里庄等3个江段。与历史数据相比,锦屏大河湾产漂流性卵鱼类种类组成变化不大,均以中华金沙鳅和犁头鳅为主要繁殖种类,产卵规模有所降低,以圆口铜鱼、长鳍吻鮈和长薄鳅等的减少较为明显,产卵行为仅零星发生。虽然受到梯级水电开发、过度捕捞和采砂挖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雅砻江下游流程最长的流水河段,锦屏大河湾仍是多种鱼类产卵繁殖的重要分布区,产卵规模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建议进一步增加栖息地保护与修复、河流连通性恢复、优化生态调度等措施,促进该区域鱼类物种和生境多样性保护。
    生态环境
    环太湖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冯新惠, 李艳, 余迩, 杨佳钰, 李懿, 王诗逸
    2023, (6):  1238-1253.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12
    摘要 ( 142 )   PDF (6749KB)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土地利用转型所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环太湖城市群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综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测度结果,揭示土地利用转型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并识别其显著区域。结果显示:(1)2000~2018年,农业生产用地转为生活用地是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特征,共计转出3 054.3 km2。生态用地总体变化缓慢,但水域生态用地面积波动较大。苏南城市郊区土地系统有序程度快速提高,研究区东北部和南部土地利用无序程度增强;(2)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从0.407持续下降至0.392。区域生境质量由0.328降至0.303;固碳服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湖州西南部,低值区主要集中在苏州东北部;水资源供给总量由157.33亿m3升至165.41亿m3;游憩服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湖州西南部和太湖周边,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太湖中心以及嘉兴东南部;(3)区域生态综合指数均值下降0.026,苏州中部下降最为严重,形成大面积块状冷点,张家港市东部、溧阳市西部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形成多个局部热点区域;(4)识别出土地利用转型影响生态环境的四类区域:LC-EC区域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LH-EC区域主要分布在城郊以及部分农村;LC-EH区域面积最小,主要分布在无锡市以及太湖风景区;LH-EH区域主要分布在张家港市以及湖州市。研究结果可为协调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与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参考。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青弋江河流健康评价
    孙久星, 徐光来, 池建宇, 杨亦然
    2023, (6):  1254-1266.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13
    摘要 ( 149 )   PDF (2347KB) ( 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水域生态系统评估是区域水环境监测的有效手段。研究于2021年7月对青弋江流域10个河流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生物采样以及水体理化因子监测,采用生物环境分析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等方法研究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应用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WQI)对流域内河流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弋江流域内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以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为主,直接收集者为主要功能摄食类群,主要优势种为中国圆田螺、纹石蛾、日本沼虾以及方形环棱螺。群落多样性良好且具备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生物环境分析表明,解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导因子为溶解氧、河宽、水温、化学需氧量、流速、总磷和水深。最佳因子组合为溶解氧、总磷、化学需氧量。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显示多个点位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由WQI指数分析可得流域内水质较好,除了个别点位外,整体处于健康及以上状态。相较于生物评价和理化因子评价,WQI指数评价法能够综合反映流域健康状况,更具适用性。
    南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李国莲, 李肖, 张玉, 李海斌, 谢发之, 舒莹, 李卫华
    2023, (6):  1267-1280.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14
    摘要 ( 111 )   PDF (1678KB) ( 1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下游南岸南漪湖的水质恶化受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为了解南漪湖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研究采集全湖区表层沉积物中样品39个和主要出入湖支流表层水样6个,分析了南漪湖水体中重金属As、Cr、Cu、Mn、Ni、Pb、Zn含量和赋存形态以及沉积物中TOC、TN含量,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南漪湖污染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间隙水中Pb平均浓度值超过美国优先污染物国家推荐水质基准的连续浓度(CCC);沉积物中As、Cr、Cu、Mn、Ni、Pb和Zn的平均含量高于背景值倍数为Pb(3.36)>Mn(2.74)>Zn(2.51)>As(1.8)>Cu(1.4)>Ni(1.34)>Cr(1.13)。沉积物中重金属As、Cr、Ni和Pb以残渣态为主,Zn在东湖区非残渣态占比54%,Mn在东湖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占比达37.4%,Cu在西湖区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占比为26.7%。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表明Pb在13位点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中等;重金属分配系数(lgKd)平均值及排序为Cr(4.80)>Zn(4.50)>Cu(4.43)>Pb(4.37)>Ni(4.31)>As(4.27)>Mn(2.73)。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空间分布表明南漪湖水体污染主要来源于入湖河流汇集的工业废水、湖区水产养殖和水生生物降解以及周边农业和居民生活的面源输入。基于全湖区Pb生态风险较高,后续应持续关注重金属Pb对南漪湖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鄱阳湖入长江口流域水体重金属分布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王志刚, 詹华明, 徐力刚, 郭豪坤, 李佳乐
    2023, (6):  1281-1290.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15
    摘要 ( 185 )   PDF (1166KB) ( 1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采集鄱阳湖入长江口流域地表和地下水体,并对水体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评价了水体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风险。研究区水体主要阳离子为Ca2+,主要阴离子为HCO3-、SO42-,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的主要成因为水岩相互作用。地表水重金属平均浓度高低顺序为Cr>Fe>Zn>Pb>Cu>Mn,Cr浓度变化幅度最大,Cr与Fe在地表水中重金属总浓度中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54.36%和19.50%。地下水重金属平均浓度高低顺序为Mn>Fe>Cr>Zn>Pb>Cu。研究区重金属污染可能来源于研究区周围冶炼厂排污废水和城市工业排放的污废水。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中, Cr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均最高。 地表水体中Cr对儿童的HQder、HI>1,Pb次之。地下水体中,Cr对人体的HQder、HI>1,Mn次之。研究为鄱阳湖流域地下水资源保护与饮用水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丹江口库区2001~2020年植被生态系统质量遥感监测与时空演变分析
    路利杰, 王立辉, 李扬, 赵鹏程, 杨启池, 冯奇, 肖飞, 杜耘, 凌峰
    2023, (6):  1291-1304.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16
    摘要 ( 39 )   PDF (9064KB) ( 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丹江口库区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良好的生态系统质量是保证水库安全运行和“一泓清水”永续北送的前提。以丹江口库区为研究区,在获取高精度精细生态系统类型数据基础上,基于植被覆盖度FVC(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叶面积指数LAI(Leaf Area Index)和总初级生产力GPP(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等生态系统遥感参量构建生态系统质量评估模型,对库区2001~2020年植被生态系统质量进行遥感监测,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丹江口库区2001和2020年植被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分别为56.16和78.32。2001~2020年,库区植被生态系统质量逐渐变好,质量指数增加15以上的区域占总面积的81.32%;(2)各县(市、区)生态系统质量有所差异,淅川县和丹江口市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在2001和2020年均低于库区平均水平,但增量较高,分别增加25.55和23.99;(3)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指数最高,但增量较低;(4)2001~2020年,生态系统质量指数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其中0°~3°区域,指数增量最大,3°~15°区域,指数增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大,15°以上区域,指数增量随坡度的增加逐渐减小。除0°~3°之外,8°~15°区域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增量最大;(5)植被生态系统质量与降水的偏相关系数绝对值略高于与气温的偏相关系数绝对值,表明生态系统质量受降水的影响比受气温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丹江口库区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生态规划制定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对保障库区生态安全、实现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滇池流域河湖水环境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朱天源, 赵海霞, 范金鼎, 王俊淇, 顾斌杰
    2023, (6):  1305-1316.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17
    摘要 ( 44 )   PDF (3491KB) ( 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滇池流域是云南省内人类活动最为剧烈的区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巨大的水环境压力。研究滇池流域河湖水环境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变化机理对于进一步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先后分析了滇池流域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时空分异特点和滇池湖体生态健康空间差异性,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滇池流域水环境存在显著的时空分异特征:(1)2010~2020年,滇池流域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显著提升,2010~2015年对劣Ⅴ类河道的消除较为明显,2015~2020年存在更多河道水质向Ⅱ类、Ⅲ类转变。(2)2020年,滇池全湖处于亚健康状态,但水环境质量存在空间异质性,总体上草海水质优于外海。(3)滇池流域水环境质量变化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政策优化、减污扩容是改善滇池流域水环境的最佳方案,人口与建设用地增长的交互作用对滇池流域水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中国城市群污染协同治理的时空分异及优化路径研究
    曾鹏, 魏旭, 段至诚
    2023, (6):  1317-1333.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6018
    摘要 ( 54 )   PDF (7601KB) ( 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群作为一个跨行政区划概念的空间载体,如何在城市群的角度下探讨环境污染的协同治理问题,这是近年来区域发展及人地关系研究的焦点话题。首先根据城市生态学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以及空间正义理论,提出了“城市群的食物链原理”,并基于此构建了城市群污染协同治理的概念模型。然后运用熵权-TOPSIS法、改进协同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引力模型分析了城市群污染治理水平的基本格局,并对城市群污染协同治理的演进过程、空间联系结构以及整体发展态势进行了探究,最终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不同城市群的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群各城市污染治理格局呈现出中间宽两头窄的分布情况;(2)城市群污染协同治理水平大体由国家级城市群向区域级、地区级城市群依次递减;(3)城市群污染协同治理空间联系强度主要受地理临近性与省际边界效应影响;(4)城市群污染协同治理主要受污染治理压力与污染治理响应两个子系统的影响,不同城市群受子系统的影响存在差异。最终基于差异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群提出了污染协同治理的路径优化建议。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