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8, Vol. 27 >> Issue (01): 51-.doi: 10.11870/cjlyzyyhj201801010
王 琦1,易桂花2*,张廷斌1,3,4,别小娟1,刘 栋1,何 冬1,徐嘉昕1#br#
WANG Qi1,YI Guihua2,ZHANG Tingbin1,3,4,BIE Xiaojuan1,LIU Dong1,HE Dong1,XU Jiaxin1
摘要: 耕地是所有生态生产性土地中生产力最大的一类,生态足迹模型是定量评价可持续发展的常用工具之一。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和EFNPP模型,测算、分析了2006~2013年四川省耕地生态赤字等相关变化及趋势,客观评价了四川省耕地资源利用状况,并探讨了几种模型的差异。结果表明:2006~2013年间,四川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不断上升,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基本稳定,人均耕地生态赤字持续扩大;耕地资源利用由弱不可持续状态逐步向强不可持续状态发展。3种生态足迹模型的对比研究发现,EFNPP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客观、动态地反映了区域耕地利用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状态。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